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七十三章 拉拢刘文秀

第七十三章 拉拢刘文秀

一日,朱慈煊送走了刘文秀,正准备回宫,却被老师沐天波叫到了密室。

朱慈煊见他神色凝重,很是奇怪,询问究竟。

沐天波却是反问他:“殿下觉得蜀王为人如何?”

朱慈煊不假思索应道:“蜀王性格谨慎小心,但忠义之心与晋王无异。”

“为师也是这般认为,”沐天波笑了笑,望着朱慈煊认真说道:”殿下若是有心,可以拉拢蜀王,让他成为殿下的心腹之臣。”

朱慈煊虽然一直在拉近与刘文秀的关系,但并非拉拢,顿时啊了一声,呆呆望着自己的老师。

沐天波解释道:

“蜀王满腹才华,胸怀大志,但多年以来,一直受秦王压制,渴望明主而不可得。殿下乃是未来的储君,倘若在蜀王心中留下明主印象,蜀王将可能视殿下为真正的主上。”

朱慈煊虽与沐天波亲近无比,但听了沫天波这‘诛心’之话,心中仍是大吃一惊:

“呵呵,老师的胆子可真是大呀,竟然公然让自己挖父皇的墙角。”

“蜀王乃是一字并肩王,如何会不受重用?蜀王是大西军四大统帅之一,怎么会没有机会一展才华抱负呢?”

朱慈煊也大概知晓,作为四大统帅,刘文秀的地位最低,但对沫天波适才对刘文秀的评价仍不甚明白,接连提了两个疑虑。

沐天波叹息道:

“蜀王虽然是四大统帅之一,但他性格多愁善感,过于自律谨慎,平日里又小心忍让。这种性格对于他身为大西军的统帅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在四兄弟中处于弱势。

蛮横霸道的秦王可以费尽心机挑他的刺儿,性格耿直的晋王则常常口无遮拦、霸气外显、不知轻重得罪他。因此蜀王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才华也被压制以至于没有施展的机会。”

朱慈煊接话道:“听吴太傅说过,秦王让蜀王掌兵,曾经经略川蜀,也算是信任有加了,如何能说不信任?”

沐天波摇头道:“罢了,秦王的事情,为师也不便与殿下议论太多。”

孙可望这个名字,如今在昆明朝廷颇为忌讳。朱慈煊心中明白,自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只是怀着好奇的目光望着自己老师。

沐天波顿了一会儿,续道:“每个人的抱负不同,如是普通人,到了蜀王的位置,自然很高;但对于蜀王而言,却并非如此。

老师与蜀王认识很久,算是他半个知己,他的抱负可不小。”

”蜀王的抱负是什么?”朱慈煊不失时机得问了一句。

沐天波道:”蜀王曾经略川蜀数年,最钦佩之人便是诸葛武侯,他自然希望自己能如武侯那般建立盖世功业。”

朱慈煊啊了一声,心中对这位逝去千年的诸葛武侯又增添了几分敬意。

即使远离了千年,

其品德情操依然影响着天下英杰,

能让两个乱世的反贼成了守护大明最后的支柱!

这时又听到沫天波冷冷道:“诸葛武侯以忠义闻名,那孙可望之流自然不是明主?”

“那明主自然是父皇了,”朱慈煊笑了笑,道:“这次父皇多亏了蜀王,才能在昆明安定下来,父皇心中对蜀王感激得很。”

“陛下自然是明主,”

沐天波脸色平静得应了一声,盯着朱慈煊认真说道:“但殿下是一国储君,又有创业之君的抱负,宜早该为陛下分忧才是。”

“学生谨记老师教诲,“朱慈煊心中明白老师的话中之话,应了下来,又问道:“蜀王与学生一直生疏,只是最近数日才好转,只怕要拉拢他可不易。”

“殿下身份特殊,又是晋王引荐,蜀王自然不敢与你亲近。”

沐天波道出了朱慈煊心中的焦虑,转而又淡淡笑道:“但如今为师见殿下近日来与蜀王相处很是融洽,这对于蜀王来说,可是少见得很。”

朱慈煊一下子来了精神,听得更加认真。

沐天波沉思了一会儿,又认真说道:

“为师与蜀王相交多年,深知蜀王此人,生性谨慎,一旦被他认定明主,必定忠心不二,非他人可比。”

“老师之言不无道理。如果刘文秀真得认了自己为主君,那对于化解他和李定国的矛盾的确方便了许多。”

朱慈煊心里接受了老师的意见,于是请教道:“老师,学生该如何做,才能拉深与蜀王的感情?”

“信任,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欣赏,不可有任何的虚情假意,”沫天波沉思了一会儿,又道:

“殿下需记住:

性格敏感多思的人,过分夸奖可能会招致怀疑言语的真诚,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还有,敏感多思的人往往缺乏自信,殿下若要夸奖,需夸得恰到好处,最好是恰恰是对方心中所想,若能同时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便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朱慈煊点头,对沐天波真是越来越佩服,暗暗侥幸:“若是重生没有遇到沫天波,自己要完成战略任务,只怕会增添不少困难?”

他前世创业,与不少性格敏感的同事有交集,对于他们的交往也有经验,从内心赞同沫天波观点。

他不失时机的追问道:“老师,你最了解蜀王,你快告诉学生蜀王心中所想,学生便能见缝插针,去拍他马匹了。”

沐天波思索了一会儿,道:

“蜀王此人,有个优点。他仪度温雅,柔和谨慎。擅长安抚士兵,训诫诸将不得虐待百姓,深得将士之心。

殿下若是夸他,这点可不要放过。只是为师还是强调,要体现殿下的诚意,切忌泛泛而谈。”

”擅长安抚士兵,训诫诸将,又深得将士之心,如此人设,倒是一个很好的政委人选。”朱慈煊心中将刘文秀作了个新的定位,躬身道:

“老师放心,学生记住了。”

沐天波又道:“至于其它忠义之话,殿下也可以夸奖,但不宜太多。”

朱慈煊又点了点头。

沐天波神色凝重起来,重重说道:“殿下,老师要特意提醒你,有两件事情殿下一定不要提起来。”

朱慈煊收心问道:“老师请讲,是那哪两件事?”

沐天波沉声道:“是蜀王指挥的两次大战,一次是保宁之战,另外一次是常德之战。”

朱慈煊询问其中原因,沫天波挥手止住,没有应答,道:“今日时候不早了,殿下回宫去吧,免得陛下和皇后娘娘担忧。”

朱慈煊辞别了老师,登上了归皇宫的马车。

一路上,朱慈煊想着沫天波的话,又有回忆自己前世的历史,暗暗赞同沫天波的建议,

要获得刘文秀信任,的确不能随便夸奖,必须要真心实意才行。

但他也有不同观点,

就是沐天波千叮万嘱说的两个战役!

这不应该是结交刘文秀的两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