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黄胜传 > 七十三,定局势三方受益

七十三,定局势三方受益

黄胜率军直入下坯,又派人招降郡内各县城,徐州军民本来就不欢迎曹军,听说是青州军到来,纷纷举城而降,黄胜迅速就稳定了下坯局势。

现在,只剩下广陵郡还未投降,黄胜得知广陵太守乃是陈登。

原来,当初曹操攻下徐州,陈珪一族并未随刘备而走,而陈氏是徐州大族,曹操也不敢轻易冒犯,又喜爱陈登之才,便聘为幕僚,并封其为广陵太守,如今,曹操弃了下坯与广陵二郡,又知道陈登不会离开徐州,便让其留在广陵,虽然,曹操知道陈登有可能投降黄胜,但是也没有办法。

黄胜深知陈登是个难得的人才,其人一切都是以家族为重,绝不会忠于任何势力,于是,打算派人劝降陈登。

黄胜写好一封书信,令人带到淮阴,信中写道:元龙先生,徐州局势,先生想必已经清楚,如今,我军已占领下坯,广陵与中原已断绝联系,徐州之民并不欢迎曹军,相反,我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担壶相迎,先生若归降我军,乃是顺民心意,更是百姓之福,请元龙细思。

陈登收到信,没多作考虑,便出城而降。

黄胜十分高兴,对陈登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元龙真不愧是徐州名士,徐州之民皆敬仰元龙,元龙治理广陵,最为合适。”

陈登道:“主公过奖了,陈登只是想为徐州百姓多做点事情。”

黄胜道:“身为父母官,为百姓谋福,正是为官之根本,广陵有元龙在,我很放心。”

陈登道:“多谢主公信任。”

于是,黄胜仍任陈登为广陵太守,因为,陈登在徐州很得民心,虽然知道他不一定会忠于自已,但陈登绝对忠于徐州百姓,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这时,黄胜已得知高顺攻下了郑国,并斩杀了车胄,又捕获了李典、曹洪二人,心中大为欢喜,同时,让高顺率军来下坯,镇守此地,又分兵一万给张辽,让他镇守东海。

同时,黄胜又派使者去告知曹操,让他用彭城一郡来换李典、曹洪、曹休三人,黄胜知道曹操不一定会答应,但是绝对让他非常头痛。

正如黄胜所想,曹操听说要用彭城换回三人,心中十分的不愿意,因为彭城乃是豫州门户,失去彭城,豫州就会在黄胜和孙策两方大军的威胁下,但是,曹洪与曹休都是曹操族亲,李典也是曹操的得力爱将,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下,曹操真的是左右为难,其他人心中也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声,毕竟,这关系到了曹操家族的事。

曹操决定问一问荀彧的意见,因为荀彧有超于常人的政治眼光,对这样的事往往有独到的见解,于是,曹操写信令人带去濮阳给荀彧,又对黄胜的使者说,先考虑几日再行决定,好在黄胜已吩咐过使者,曹操若是一时未能下决定,就先回来,使者便回下坯向黄胜复命。

不久,曹操在彭城收到了荀彧的书信,信中言:黄胜的意图,并非要彭城,他也知道,主公不会让出彭城,青州富甲天下,黄胜也不想要财物,眼下,可让陛下拟旨,封黄胜为大将军,而如今,袁绍也是大将军之职,主公再派使者往河北,说,黄胜认为,袁绍有篡位意图,所以,他已不配挂大将军之职,黄胜又利用扣押李典等三将来威胁,让主公表奏他为大将军,如此一来,袁绍必定更加忌恨黄胜,两家交恶,则利于我军,此乃一石二鸟之计。

曹操看完信,大喜过望,马上派人去下坯向黄胜答复,黄胜见曹操只用一个大将军的虚职来换李典等三人,心中多少有点不甘,而吕布与高顺却认为十分划算。

吕布道:“李典乃是很早就跟随曹操的人,曹洪、曹休都是曹操族亲,此三人绝对不可能招降得了,大将军之职,仅次于三公之下,主公受之,百利而无一害。”

高顺也道:“这是提高主公威望的机会,主公可放心答应曹操之求。”

黄胜道:“袁绍也是大将军,我若受大将军之爵,那天下岂不是有两个大将军?”

高顺道:“曹操此意,说明已代表朝庭不承认袁绍的爵位,袁绍自然知道曹操就代表了天子,如此,就让曹操与袁绍交恶,与主公无关。”

黄胜思虑再三,决定应曹操之求,等朝庭旨意一到,就释放李典等三人。

十日后,黄胜等来了天使,接了圣旨,受了官印,便如约放了李典、曹洪、曹休三人。

曹操见三将已被放回,马上又派使者前往河北。

袁绍听了曹操使者的话,大发雷霆:“黄胜欺我太甚!我当趁其主力在南,再次兵下青州,拿下乐安,让他后悔今日之事。”

郭图道:“主公,目前,还不是动兵的时候,我军士卒刚训练成军,未曾临阵,青州军精锐无匹,更是身经百战,黄胜如今刚受大将军之职,主公若现在向黄胜动兵,岂不更加证明黄胜名正言顺,眼下,主公应向朝庭申请三公一职,看曹操之意如何,若曹操应允则最好,若曹操不应,则说明其中乃是他从中作梗,挑拨主公与黄胜,让我两军交恶,届时,主公就向曹操说明,要是不授三公之爵,主公就结联黄胜和孙策,三面夹攻曹操,看他如何抵挡。”

袁绍大喜,道:“好,此计甚妙。”

于是,袁绍向曹操使者说明意愿,让其带回知会曹操。

曹操收到袁绍的信后,又陷入沉思。

曹操对手下众人道:“袁绍若位列三公,岂不是与我同阶,万不能应他所求。”

程昱道:“主公,昱有一言,请主公斟酌。”

曹操道:“仲德请说。”

程昱道:“主公何不向圣上求取丞相之职?”

曹操一愣,道:“我的威望不足,此时任丞相之职,恐怕不适合。”

程昱道:“有何不可,主公占领天下之中心,又扶携圣上,功盖环宇,丞相之职,受之无愧。”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程昱之言,毕竟,曹操若是升了官阶,手下肯定也会得到提升的。

于是,曹操自任为丞相,又封袁绍为司徒,至此,三家都是皆大欢喜,不过,袁绍对黄胜却是更加忌恨。

黄胜心中很是郁闷,曹操居然利用困难扭转形势,化不利为有利,如今,官拜丞相,又救回了三将,可以说,此次政治交锋,曹操才是最大的赢家,而袁绍白得了一个三公之职,也是暗自欢喜,不过,黄胜得了几乎整个徐州,也是收获不小。

黄胜总结了一下徐州之战的结果,这次能够击退曹操,有着多种因素的结合,黄胜虽然赢不了郭嘉的计谋,但每次还是能化险为夷,不得不说,还是靠一些运气的,另外,张辽与太史慈的超常发挥也对整个战局有着巨大影响,而最后,黄胜反守为攻,偷袭东海,是这次战争的关键,这也是曹操始料未及的,棋错一着,以至后面处处被动,最终,曹操只得退守彭城。

202年,黄胜留张辽守东海,高顺守下坯,自已率领大军回乐安。

曹操也率军回了濮阳,并留夏候惇,程昱,李典等人守彭城,调于禁,曹休前往沛县驻守。

至此,徐州之战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