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黄胜传 > 四十三,施反间千里救人

四十三,施反间千里救人

黄胜这边的战斗其本进入尾声,西凉军降者无数,李肃也在乱军中被擒;此战歼敌三千多人,降者近五千人,也有部份西凉兵趁乱逃跑。

赵云的部队却未见返回,有骑兵回来报知黄胜:“我军追击西凉军十余里远,几十名西凉兵已全部被消灭,西凉大将弃军而走,赵将军单骑追去,未见返回。”

黄胜听得战报,高兴之余,又担心赵云安危,下令一百骑兵前去接应赵云。

此时,天色已亮,黄胜与曹操一起督军打扫战场,收缴所得物资,押解俘虏前往已方大营。

曹操看着黄胜军队,装备精良,纪律严明,无比羡慕地道:“任孝的军队,当为天下之佼楚。”

黄胜道:“孟德过奖了。”

这时,又有探马回报说赵云正率军返回,黄胜这才放下心来。

不久,赵云领骑兵返回到大营,曹操和麾下诸将也在黄胜帅帐中,赵云入到大帐,向黄胜汇报道:“主公,西凉主将已被我生擒。”

黄胜大喜,道:“好,此战首功非子龙莫属,把敌将带上来。”

一会,徐荣被押上来。

黄胜问:“你就是徐荣?”

徐荣道:“没错。”

黄胜道:“今日败于我军,你可心服?”

徐荣道:“阁下棋高一着,徐某自知不如。”

黄胜道:“徐将军愿降否?”

徐荣不加思索的道:“不降。”

黄胜道:“董卓妄自废立新君,乃是国贼,将军为何要助纣为孽?”

徐荣道:“董公对徐某有恩,我岂能背之。”

黄胜道:“将军之言差矣,董卓所行之事,已引起天下人共怒,将军助之,岂不是与天下人为敌?如此,安得为义?”

徐荣沉默不语。

黄胜又道:“将军莫非是担心家小性命?”

徐荣见说到痛处,更是暗然神伤。

黄胜道:“我看俘虏之中还有一将官,此人是谁?”

徐荣道:“乃是参军李肃。”

“李肃?”黄胜听到这个名字,若有所思,道:“我爱将军之才,愿用李肃,换回徐将军家小,如何?”

徐荣道:“多谢将军抬爱,只不过,李肃却换不回徐某家小。”

黄胜道:“将军放心,不用半月,将军定能在此见到一家老小,到时,还请将军归降我军;如若不能,那时,我便放了将军,绝不食言。”

徐荣道:“若真能救出我家小,徐荣愿降。”

黄胜道:“好,这段时间,先委屈将军,将徐将军带下去,不得怠慢。”

徐荣下去后,曹操道:“徐荣家属远在长安,长安又是董贼大军驻地,任孝如何救出徐荣家小,我心中很是好奇,可否告知一二?”

黄胜道:“我亦没有十足的把握,到时再说与孟德听。”

曹操道:“好,我拭目以待。”

众人散去后,黄胜叫典韦走过来,低声吩咐了一番,典韦点了点头便出去了,黄胜又叫人把李肃带上来。

一会,李肃被押上来。

黄胜问:“你叫李肃?”

李肃道:“是。”

黄胜道:“今日被擒,你有何话要说?”

李肃道:“不知将军要如何处置在下?”

黄胜道:“李先生愿降否?”

李肃稍作沉默,道:“不知,徐荣将军现在如何了?”

黄胜道:“徐荣拒不肯降,已被我斩首。”

李肃身体微震,道:“我若不降,将军是不是也要将我斩首?”

黄胜道:“既然是敌人,我自然不能放你回去。”

李肃道:“罢了,李肃愿降。”

黄胜道:“好,李先生能弃暗投明,乃是识时务也,如今,我有一件差事,想拜托先生。”说完叫人给李肃松了绑。

李肃道:“噢?何事?”

黄胜道:“我有一故友在长安为官,前段时间有书信来说,想到乐安投靠我,我也素爱其才,先生回长安去,帮我送一封书信给他,就说我如今在平皋,到时先生可带他到平皋来。”

李肃听说要他回长安,双眼一亮,但马上又惊恐地道:“肃已降主公,怎能再回长安虎穴。”

黄胜道:“先生归降我,尚未有他人知晓,请放心回去。”

李肃问:“主公那故友是何人,肃在长安有些时日,或许认识。”

黄胜道:“贾诩,贾文和,先生认识否?”

李肃吃了一惊,道:“贾诩!当然认识,不想他竟是主公故友,真是意外。”

黄胜道:“没错,正是贾文和,文和先生与我有数面之缘,我与他甚是投缘,此事就拜托李先生了。”

李肃只得答应,又问:“何时起程?”

黄胜道:“明日就可出发。”

李肃道:“好,肃必定办好主公所托之事。”

黄胜道:“嗯,先生且下去休息,明日早点动身。”

李肃朝黄胜一拜,道:“李肃告退。”

次日,李肃来向黄胜告辞起程,黄胜叫典韦带李肃出大营,到达辕门,李肃看到旗杆上悬着一颗人头,虽然血肉模糊,但仍能看出好像是徐荣首级,这时典韦在旁边道:“先生可要将徐荣首级带回长安?”

李肃连忙摆手道:“不不,不必了。”说完,快步走出了大营。

早有兵士备好马匹在营外,李肃接过马绳,向典韦谢了一声,便打马向西而去。

李肃一路狂奔,不敢停留,将近涵谷关的时候,看到前面有几个西凉兵,那几个西凉兵认得李肃,忙上前招呼。

李肃认得其中一个好像是徐荣亲兵,道:“你不是徐荣将军亲兵吗?何故在此?”

那个亲兵道:“我等知道徐将军被捕,不知生死如何,故在此等候,顺便打探消息。”

李肃叹了一口气,道:“徐将军已被贼军斩首了。”

几个亲兵听说徐荣已死,都抽泣起来。

李肃道:“事已至此,你们跟我回长安吧!”

那亲兵说:“徐将军生前跟我等说过,若有朝一日自己战死沙场,务必将他家人带回故乡养老,我等深受徐将军大恩,望先生到长安帮我等知会太师。”

李肃道:“此事容易,你等放心好了。”

说完李肃便带着几人一起赶路。

到达长安,李肃不作停留,直奔太师府求见董卓。

“什么?徐荣已被贼军所害!”董卓听了李肃报告的战况,又惊又怒。

李肃道:“卑职还有一事禀报太师。”

董卓没好气地道:“快说。”

李肃便将黄胜如何招降自己,又托自己来长安办的事全说出来,并拿出黄胜写给贾诩的信。

董卓看完信的内容,一拍案几,大声喊:“来人,速将贾诩唤来见我。”

不久,贾诩来到,一看董卓面色不对,小心地问:“不知太师招卑职前来何事?”

董卓厉声道:“贾诩,你可知罪!?”

贾诩一愣,道:“太师,卑职所犯何罪?”

董卓将信往贾诩脸上一扔,道:“自己看。”

贾诩捡起信看完内容,忙跪下道:“卑职从未见过这乐安太守黄胜,这分明是贼军施的反间计,请太师明察。”

李肃在旁边道:“黄胜要是不认识文和,又怎知道文和在长安为官,文和的名气,好像还没那么响亮吧!”此时的贾诩还真是没什么名气。

“这...”贾诩真是有口难辩,这飞来的横祸任凭他再聪明也想不通是什么回事。

董卓沉声道:“你还有何话说!”

贾诩伏地叩头道:“诩真不认得这黄胜,望太师明察啊!”

董卓面无表情地道:“来人,将贾诩押下去,待我查明真相后再处置。”

“太师...”贾诩还想说话,董卓一挥手,卫兵便将贾诩架了出去。

李肃道:“太师,徐荣将军已故,其家小申请回故乡养老,望太师恩准。”

徐荣战死,家小自然由董卓这个主公扶养,听说他们要回乡下养老,董卓当然是十分愿意,便说道:“这事你去办吧!”

李肃应声告退而去了。

却说,那几个徐荣亲兵乃是黄胜重金收买的人,徐荣又被关押在黄胜那里,他们自然是尽力办好所托之事,领得徐荣家小之后,出了长安,便改道向东而来,一路相安无事的到达平皋。

黄胜得知救得徐荣家小,大喜过望,重赏了这几个兵士,又叫徐荣上来与家人相会,徐荣看到全家上下一人不少的被带到这里,当即上前跪拜于黄胜面前,道:“将军智谋,徐荣佩服,今后,愿跟随将军,鞍前马后,绝无怨言。”

黄胜扶起徐荣,道:“我又添一员良将矣!”

黄胜想起一事,便问那个亲兵:“不知,贾诩现在如何了?”

那亲兵道:“我等在长安时,听李肃说,贾诩被董卓关押在狱中,不知结果如何。”

黄胜道:“我让李肃把徐将军的死讯带到长安,拉贾诩下水,只是分散李肃和董卓的注意力,不过,贾诩此人,颇有谋略,若能把此人救出,之前所定的计策便是锦上添花了。”

徐荣道:“要在长安狱中救一个人,谈何容易,此事甚是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