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良渚王国奇幻之旅 > 第二十六章 商人辛

第二十六章 商人辛

这大竹山的东面,经常会遇到海水侵袭,航行风险较大。所以,大家更愿意在白天走竹山水道。

如果说良渚人里,最熟悉大竹山的非白须老者莫属。那么,商队的老大辛,可以说是第二或第三熟悉这块区域的人。

直到喊辛等来问话时,陈芳发现,方才辛并没有唯唯诺诺地站着。而是因为,他驼背。不仅是他,他的弟弟也有些驼背。但他的妻子和儿女却是正常体型。

虽然看上去有些矮小,但辛却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辛出身于一个石工技师家庭。辛的祖祖辈辈都在竹山之中开挖巨石,然后用大舟运往到良渚王国的各个城市之中。辛本来会和他的父亲,他父亲的父亲那样,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在一个石窟中开挖一辈子,然后死去。然后,他的儿子和儿子的儿子,会继续开挖石窟。

然而,辛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他十分厌倦在黑暗石窟中的日子。这样的生活不仅枯燥,而且危险。这种危险不仅来自于石窟坍塌的可能,还有粉尘的侵袭,常年弯腰工作的劳损等等。

辛的爷爷、父亲乃至他的兄弟,大多没有活过25岁。石工技师大概是所有技师当中,平均寿命最短的。而从小弯腰劳作,造成了绝大部分石工技师的驼背。

在几次运送石料的过程中,他发现,这外面的世界才是他的世界。而且,在运送石料的同时,他通过夹带私货,所得到的感谢和赏赐,远远胜过一家人在大山深处的敲敲打打。

于是,他把他的弟弟,他的妻子带离了深山,从此走上了商人的道路。这一路走来,他们还和两个平民家庭实现了商业上的联盟。

一生中数百次的运输,数百次地穿梭竹山,让他和塔洲上的白须老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分享着生活上的各种经验,交换着所需的物资,甚至,辛把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白须老者的三儿子。

即使是在良渚王国这个等级严密的社会里,也有人不那么介意世俗的眼光,白须老者是一位,辛也是一位。

然而,商人的生活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风光。虽然他们可以穿着高档的服饰,用着上流社会才能享用的美食佳肴。即使不提来自祭司、王和贵族以及其他技师阶层的鄙视,光光是这路上的险境就数不胜数了。像前日遇到的山体滑坡,在辛的一生当中,早就不是第一次。

他经常告诫他的孩子,当年一次在竹山之中采石,整座山体塌下,几十个采石人命丧于此。那一年,没有人敢喝山脚流出的泉水。有人说,那泉水都是红的。

相比起采石工作,现在的商人之旅,不知道要快乐多少倍,也要安全的多了。

为了开辟新的商路,辛不辞辛苦地在竹山各个山谷之中,寻找最近的水路。这偌大的竹山,他游过每一条山谷,爬过每一座山头,探寻过每一处泉眼。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这世界级的莫干山度假区,过去却是水道纵横。

今天若是没有盘山公路,想越过莫干山,那就好比登天一般。而在5000年前的良渚古国时代,只要能找到正确的水路,便可轻而易举地从山的这边穿到山的那边。

只要能找到正确的水路,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很多人就迷失在大山的水路之中。这纵横交错的水路,形成了竹山里的巨大迷宫。

很多人找不到出路,在一个个死路之间来回打转,直至太阳落下,精神奔溃。良渚人不怕黑夜,他们害怕的是黑暗的背后。

这太阳下山之前,若是找不到塔洲或一块相对安全之地,那么,上山,容易遇到伏虎盘蛇;停在水面,又往往会遭到水兽的攻击。聪明的群狼甚至会将舟船围困于水中。

如果说竹山水道是一只大王,那辛就是网上的那只蜘蛛。

辛给玉公主等介绍的水路,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连力和猛都收起了最初的嚣张,开始打心底里佩服眼前这位驼背矮人。

相比辛脑子里的竹山堪舆图,比玉公主手中的那个简单粗糙的龟壳刻图要精确得多,复杂的多。陈芳甚至想邀请辛到祭司院,帮助他们制作一个更加精密的竹山堪舆图。

在辛年轻的时候,他甚至到处吹牛,说自己可以闭着眼睛穿梭于竹山之间,以劝说大家把货物交给他去运输。

很多人说,现在的辛年纪逐渐大了,看透世事,所以为人更加谦虚。但事实上,辛自己知道,这些年天气巨变,这张熟悉的巨网,有时候看上去却是那么得陌生。

他的想法,白须老者也同样强烈地感受到了。对于白须老者来说,行舟远行已经不可能了,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竹屋里,看日出日落,海升海退,了结余生。

而辛不一样,全家族都需要他丰富的商路经验。但他老了,他的弟弟已也在老去。

如今每一次的远行,他都会只带上一个儿子,沿途教他一切。留着其他的孩子在家中,以防万一。商人,是最懂得躲避风险的。

这一次,他们带上了家族里最小的孩子,8岁的哼,他们用猪叫声为他起名。

这随行的孩子,每次经历的都是一次生死的考验,这也是难得的生存技能学习机会。他需要把每条水路牢牢地记载脑子里,他甚至要记住沿途每一颗树的特征。

有时候为了锻炼孩子,辛甚至会决定在夜间航行。月亮的高度、星宿的位置、狼嚎的距离、水兽的深度,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很多意志薄弱者,在黑夜之中,往往容易精神紧张过度。

令辛欣慰的是,他的五个孩子以及弟弟的四个孩子中,只有一个小儿胆子较小,但却是一个理财好手。其余的孩子都是人来疯型,颇有当年自己年轻时候的风采。

在玉公主问话辛时,何杰、张凯还有彘,却在屋外逗辛的小儿玩。

“他俩知道他们是一个名字吗?”张凯问道。

“一个彘,一个哼,一个是猪,一个是猪叫,当然不一样了。”何杰的回答简明扼要。

“那彘和哼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张凯追问道。

“彘代表勇猛的大猪,哼代表猪很快乐?他们希望这小儿一辈子快活似神仙?”何杰也有些懵,“那你叫张凯是什么意思?张是什么意思,凯又是什么意思?”

“张嘛,姓氏,好歹和玉皇大帝是一家人。这凯嘛,唉,我都不好意思说。

本来我爸爸那辈还讲究字辈,我爷爷是国字辈,我爸爸是秀字辈,这到我这代,啥也不管了。我同学里面,一大把的张杰、王强和何杰,就你这个何杰。

据说我出生之时,我爸刚好在听新闻,听到凯旋门,就觉得这‘凯’字很新鲜,就给我取名叫张凯。

唉,其实就是少见多怪啊。你知道,现在全国有多少个张凯嘛!我自己都见过七八个了!”

“哈哈哈哈哈哈”大家笑成一团。彘多少有些着急,因为老是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不过,这小哼倒是很可爱,就像他的一个弟弟。头上系了个小辫子,就像小猪尾巴。

在一晚休整以后,陈芳把受伤的亲兵留下,交给辛,让他们带往王城,交给王和大祭司,她还请辛为大祭司介绍大竹山水路的变化。

而辛则让他的弟弟为玉公主们带路,穿越大竹山。这辛来的路是不能走了,他们需要去找一条新的水路。

临别之前,白须老者送给了老侍女一个长木棒。陈芳定眼一看,痒痒挠。

舟队缓缓驶入大竹山。晨光照在竹林之上,竹叶上的水珠透着亮光。水道两边,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之声。

几叶轻舟飘在水上。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