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伐清与殖民 > 038章 降官分类

038章 降官分类

什么渣渣玉、渣渣辉的,大家都没听懂。

而且这个消息将青狼文采两人也雷的不轻,郑青狼也是拜访的陪同者,高文采更是张家玉的至交,早郑恩之前数年,就已经与张家玉结交了。

这时郑恩看向李邦华:

“老师,难道你就不惊慌?”

“你不是也没有多少慌!”

郑恩李邦华对视起来,相视一笑,笑的很苦。

是啊!惊虽惊,但慌?还真没有。

张家玉会转过头来为了他的新主子,而出卖自己这个一见如故的人吗?连带着要出卖自己的至交高文采。

张家玉会害一见如故的自己,还有至交高文采吗?

不会。

如果会这么做的话,就没有必要陪自己去拜访这些殉国名单上的人,去认真聆听思考自己与准殉国者的对话。

是的,自己记忆犹新对方全程都在认真聆听,而且他有过发言,虽不多,但一针见血,印象深刻。

看着郑恩沉思的样子,李邦华感觉这个大胖子迟早都会想到其中关窍,也就没有卖关子,直言解惑道:

“张家玉来过了,他来了之后先是象征性的询问了一下我要不要为顺朝效力,结果不言而喻。

他本没抱多大的希望,象征性的说完之后,就开始讲最近发生的事件。

开始我还奇怪他为何不多为他新效忠的顺朝多美言几句,多说一些劝降的话。

等他说完最近发生的事件之后,我明白了。”

李邦华深吸了一口气,郑恩只敢认真聆听。

“张家玉说了范阁老,倪尚书,施邦绍……”

接着就是一段长长的名字,这些名字就是最初郑恩铭记的殉国名单,除了少了李邦华与高文采。

当然也不多了一些原历史不曾记载的人。

李邦华自嘲的笑了笑:“你知道吗?我竟然是唯二你前晚拜访过的,之后没有殉国的人。”

郑恩青狼点头,高文采也是痛苦不堪,他也是唯二。

在座的几位都能看出已经年过七十的李邦华有多痛苦,人到七十古来稀,在这个人均寿命也不超过三十岁的明末,已经是非常的长寿了。

特别是昨天看到一批批志同道合的组队去实现人生最高理想,而他本人却选择了苟且,这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郑恩决定将大明忠臣进行到底,毕竟按照历史的轨迹,大明能不能延续下去还是个问题,而反清却是要郑恩付出一生的事情。

东虏从身心的奴役汉人可要不得,这样容易出乱子,比如晚清的时候,为了一族的屁股而放弃天下。

不过反过来倒是可以的。

同样面对洋人,赔钱的却是对方。

所以,必须反清,团结一切的力量反清,再不济也要想办法在海外为汉人留下一条后路,宝岛太近,又是大哥的老路。

吕宋倒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这只是退路,以防万一,会不会走到这一步,鹿死谁手,现在还说不准,大明又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只是没有统一的调度才几次就要翻盘而没有成功罢了。

所以,李邦华这么难受,郑恩得劝,不劝不行:

“老师,您这是为了实现更高的价值,一切都是为了心中的大明。”

一旁与李邦华感同身受的高文采情绪很是低落,也不知道跟自己说,还是回答郑恩话:

“很多时候这东西就像是打老婆,要么一次都没有,要么就是无数次。

可有一有二就有三。”

还有这事?这个举例让郑恩没办法接下去,他是二十一世纪来的,家暴是不可取的,跟老伴相处几十年,也没发生过这种事情。

高文采说完,李邦华又开始继续:“呵呵。”

一个凄凉的冷笑过后:

“张家玉作为投顺的庶吉士,早就与顺之内应勾搭上了,北京城破他也有功劳,所以顺军一进城,他就成了顺朝的官儿,还封了爵。

他说,新顺王将降臣分了几个等级,第一级就是一早就投靠顺军,如陈永福。

还有北京城破之前,带了投名状投大顺的,如唐通。

这类当场就是加官进爵。”

李邦华时不时的冷笑着,说话的时候仿佛再说一堆狗屎:

“第二类是围城北京时,献城献门投降的,主动充当内应并发挥作用的,如张缙彦。

这类也会当场许官,论功劳给予升官爵一级,最不济也保住原职。

第三类是北京城破之后才响应顺军的,这类是留待处理,一般会保留个原职。

第四类,这一类包含很多,摇摆不定者,不反抗者,城破之时也未有响应者,都在其类,这类就是冷处理了。

第五类……”

说到这李邦华看向了郑恩,之后没有细说,而是直接跳过。

“可笑,第四类人占了朝廷百官的大多数,连内阁首辅都在其中!

周岁不到四十,就当上了首辅的魏藻德,圣上何等的恩宠,却尸位素餐,无所作为。

北京城换主子了,他倒是精神了,天天上蹿下跳,想晋升第三类,自以为年轻有为才高八斗,要在新朝大展宏图,可惜晚了。

哪怕他恬不知耻的说出:‘方求效用,那敢死?’

最后依旧是第四类。”

李邦华、高文采持续陷入痛苦之中,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包含了心头滴下的血:

“昨日,皇上敲钟上朝,无人一人到达,死在上朝路上的忠烈且不说,多少百官高坐家中,充耳不闻。

今日,天未亮,也未敲钟,原本缩在家中的百官倒是上朝了,不止是百官上朝了。

连以前被皇上罢官的,已经告老还乡的,只要当过官的,都早早的自发上朝。

这些人没有官服,从戏班子那买戏子官服,没有官帽,用纸糊一个官帽。

上朝人数之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被新主子晾了半天,也不曾有离去的,一个个还智珠在握,手怀奏折,等着为新朝的繁荣献计献策呢,皇上在的时候怎么一个个都哑巴了?

……”

PS:《红楼梦》第七五回:“贾政因说道:“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