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吴钩拍遍进临安 > 第十五章 庆功宴会

第十五章 庆功宴会

第二天,午时,谢易才睡醒。他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马上感到头痛的要命。

谢易一手轻柔着太阳穴,赤足下床推窗远眺。连绵多日的冬雨已经停了,久违的阳光照射在楼下的三元湖面,波光潋滟。湖上曲折的小石桥上,几个侍女正嬉笑着观赏湖中的金鱼。宁静祥和的一天,在经历过生死大战的人来看,一切都那么美好,一切都那么珍贵。

昨天下午,宋金两国的柘皋大战已经结束,金军全线溃退,精锐的“拐子马”军团大部分被歼,金军已退往店埠,准备积蓄力量绝地反击。

周家庄五里外的官道上涌动着从石梁河上游方向过来的宋军,川流不息,无边无际。傍晚的时候,宋军一支骑兵队伍来到周家庄,令谢易颇感意外的是,这支宋军竟然是杨沂中副使的亲兵卫队。杨沂中在游击将军施全陪同下查看了惨烈的周家庄保卫战的现场,听取了战斗经过的讲述,杨沂中对周家庄上下给予表彰和慰问,更是对谢易的指挥才华赞叹不已。

晚上杨沂中和施全就在周家庄就餐住宿,吃晚饭的时候,滴酒不沾的杨沂中命令施全代表他和谢易连喝了八碗酒。一天没有吃饭疲惫不堪的谢易当场喝倒在地,呕吐不止,惹得杨沂中和施全抚掌大笑。

此时,谢易穿好衣服下楼走到湖边,沿着湖边的青石小路散步。自从接受了觉知师兄的请求赶赴周家庄救援,他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都在高度紧张中度过,现在他终于有闲情逸致欣赏周家大宅院的雅致园林,可以彻底放松心情了。

得到仆人禀报,从前院匆匆赶过来的周滨见到谢易纳头就拜:“恩公……”

谢易忙伸手相搀道:“万万不可,周老伯不必多礼。觉知师兄尊你如父,我岂敢受你大礼参拜。我起来的太晚,杨副使和施全将军他们如今何处?”

周滨擦拭眼角的泪水道:“杨副使他们一大早就开拔去了店埠,据说在那里和金军的战斗已经开始。杨副使让我转告官人,他们会一举收复庐州,将金军赶过淮河后再与官人相会。”

谢易点点头,转而问道:“我虽不是周家庄的人,但还是想劝老伯,放弃周家庄带众人南迁吧。周家庄所处之地乃金军渡淮犯宋的要地,躲过这一次已经艰难无比,下一次就不一定这么幸运了。”

周滨叹了口气:“自五代时期,周家就在此定居,至今已经延续二百年。老庄主去世后,少庄主又一心向佛出家修行,周家已无香烟可续。我年纪大了,只想把这把老骨头埋在这里,我陪着老庄主也不会寂寞。庄客和周府内的仆从杂役都是自由身,来去悉听尊便。大官人连日劳乏,昨日又历经血战,今天庄内已无外人,请大官人随我到履安馆,官人可以自由自在享用一次午膳了。”

谢易知道周滨对周家的感情,也就不再规劝,一路跟着周滨沿幽廊走去,忽然他又问道:“昨天你为何没有疏散少夫人和家中仆人?”

周滨叹口气道:“官人有所不知,周胜去南少林向少庄主求救,少庄主除了委托官人救援之外,还特意写了一封给少夫人的休书。少夫人接到休书后便要寻短见,我只好派侍女和仆人在楼内外日夜值守。前一日官人要所有妇孺隐藏地道,但少夫人坚决不从,她性子刚烈,我也无可奈何。只要她不走出周家,她就依然是周家的少夫人。主人不避灾祸,我这个老奴哪敢独爱自己性命,所以只好陪少夫人一同殉难。”谢易这才明白事情原委,又是叹息不已。

走进履安馆,桌子上摆着十八样精致菜肴,谢易不由得皱眉道:“周老伯,午膳只有你我二人吃,何必如此奢靡浪费?真是罪过。”

周滨笑道:“官人差矣,午膳并非是你一个人用,其他几个人都等你多时了。”说罢,周滨击掌高声道:“官人已入席,速来参拜。”

屏风后转出来九斤、周胜和八个参战的乡兵庄客,他们一起跪倒向谢易叩头见礼。谢易见到曾经同生共死的同袍欣喜异常,忙搀起众人请大家落座。

周滨在一旁解释道:“官人身份高贵,本不应该和贱民同桌就餐,但参战的庄客们都是周家庄的义士,在我看来,他们就不能被当作奴仆看待,不知官人认为老奴所言是否在理?”

谢易连连点头道:“周老伯说的极是。我本来就是个居士,佛家讲,‘佛性等故,视众生无有差别’,我眼中无贵贱之分。更何况他们都是义士,都是忠孝豪杰,理应享有此宴。我还要为诸位同袍弟兄亲手斟上三碗酒,以示我的敬意。”

九斤自从见到谢易就嘿嘿傻笑,此时他大大咧咧叫道:“一日不见,九斤想死官人了。只要能见到官人,九斤的心就踏实得很。官人才是周家庄的大恩人,应该是我们敬官人才是正理。”

谢易指了指他的胳膊问道:“你的箭伤怎么样了?”

九斤挽起袖口道:“昨日施全将军派军医帮我们受伤的乡兵都进行了医治,现在我的伤已经不碍事了。”

谢易听罢笑了起来,忽然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看了看在座的乡兵,又扭头看屏风,声音颤抖地问道:“周家庄的义士莫非只剩下你们十人?”

众人的笑容都消失了,每个人脸上浮现起哀伤,他们低下头沉默不语,谁也不愿开口提及。周滨在旁代为回答:“前后参战的庄客有八十九人,活下来的只有十三人。除了他们十人之外,还有三个重伤无法赴宴,周家正倾尽所能照顾重伤义士。”

谢易顿感凄然和自责,自己的作战经验还是不足,如果能筹划的再稳妥些,或许伤亡的人员就会大为减少。他站起身面向村口战场方向深深一揖,将杯中的酒洒向脚下的大地。

周滨安慰道:“虽然七十六人因抗金捐躯,但他们保护了周家庄其他两百人免受屠戮,可谓死得其所,功德无量。死难的七十六人都已妥善安葬,抚恤金已足额给了他们家人,官人放心。”

谢易点点头,为了不让自己的心情影响大家,他亲自为幸存的乡兵们一一倒酒布菜。轮到九斤的时候,谢易问:“你有什么打算?伤好以后,是否还要去投奔韩世忠宣抚使?”

九斤用力摇头道:“我不打算去了。九斤从没有见过一个像官人这样拿下人当人,为了下人可以舍命相救的。如果官人看得起我,九斤愿意终生追随官人左右。”

九斤的回答出乎意料,谢易楞了一下,解劝道:“我是一介布衣,无富无贵,你跟着我不会有封妻荫子的荣耀。你和这几位兄弟经过周家庄一战,都已经是令人生畏的战士。杨殿前亲眼目睹过战场,赞扬过你们的忠勇,并且他也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名帅,忠义孝悌深得陛下信任,跟着他才会前途无量。我可以向杨殿前推荐你们,投奔他才是一条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