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世间路之山阴林家 > 54 登州府栾家(上)

54 登州府栾家(上)

栾明义生死未明,事实证明栾明义终于倒在了赌性上。这种赌性,带来的后遗症还是比较明显的,三千两银子的亏空,是栾家无法抹平的。

栾明义带去的两个儿子也全都生死不明,家里只剩下老大栾田与栾三妹,听到栾家出事,债主们都是明白人,知道去晚了可能连本钱都要不回来了。于是债主们纷纷拿着契约上门了,大家都很客气,谨慎的人,也是表现得也是仁厚,只要本金,不要利息,其实对栾家也是种帮助。

也有人本金和利息都要,当然这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栾家的基本都是短期借款,利息更高,栾田也是个经营的人才,在这种家庭长大,这种事也是驾轻就熟,反复地调集资金,拆卖店铺,终于把欠款快还完了。

当然家中也是空空如也,栾家的媳妇们把嫁妆和家具基本上都变卖干净,连娘家也都借遍,这才勉强维持下去。也就是栾家,家族内的气氛还是比较融洽的,大家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也知道以栾家的能力,只要有个机会就会翻身。

事实也证明,栾明义还是比较精明,他自己也存有一份契约,所以那些拿着伪造契约上门的人,都被栾田赶了出来,甚至原来的契约也作废了,这就是古代的反坐法,不能诬告,不能敲诈。即便如此,最后欠的三百两还没有着落,这还不算林瑶拆借的三百五十两。

终于在一个有预谋的时机上,最后的债主上门了,登州水城的长史,就是一个看门收税的官,姓李名庆,与姜媛的婆家是本家。不过别小看这个不入品的小吏,却是世袭,水城顾名思义是水军的地盘,后来登州水军裁撤一些编制,水城遂改为民用,其结果就是水城的军户编制改为民户,这小吏就从守门的变成了收税的。按照古代的税收制度和方式,一线经手者的手段是可以想象了,富裕程度也同样可以想象的。

也许看影视作品看多了,感觉胥吏们都是尖嘴猴腮,实际上不是的,胥吏们职业基本都是父死子替,他们的家族基本上都是衣食无忧,良好的营养条件,势必造成他们的良好发育,应该说,大部分胥吏放在人群中都是一表人才。那李庆就是仪表堂堂之人,一米八的大个子,走路呼呼有风,若不是养尊处优,缺乏锻炼造成的虚胖,这骨架子在任何时代都是美的代表。

李庆的举止是经过练习的,文雅程度不下于那些乡下才子们,言语也是官话,绝不是张口脏字的胶东土话,之乎者也是张口就来,所以很难把李庆与地痞无赖相提并论。李庆这人很是豪爽,在这水城里办事从来一口涂抹一根钉,虽然是类似于外来户的军户转民户,在蓬莱也是吃得开的存在。尤其这蓬莱县主簿,跟他属于同一个军户所出来的,自是相当关照。

按说,在大元朝一旦成为军户,世代就是军户了。而李庆他们幸运的是,当他们这个军户所裁撤之后,这些军户无处安置,就把他们放在水城这里,也不做军户算,这些人就地落籍,成了民户,翻开大元朝历史,他们是独一例。

李庆的娘子是蓬莱南乡的大族里的女子,就是与沈家发生冲突的王家,最近几年也是没落的快,但是总算人丁兴旺,能娶到这种女子也是李庆的本事。

李庆此人喜好风光排场,最喜欢的事是,在水城开闸之前,将属下召集起来,介绍自己的光辉事迹,说明自己的豪放人生,竟然有人相信。渐渐地水城周围聚集了一批痞子流氓以他为老大。

一些不知道底细的小女子被他吸引,也甘愿投怀送抱,甚至有人为他生子,甘为外室。在这个世道下,风流倜傥也算是说他了。

李庆靠什么发财?贪墨税银是肯定的,毕竟收多收少他说了算。其次就是印子钱,有点套路贷的性质,借他的钱,如果没有背景的人,他会让你还不上,直到把家搜刮光才肯罢休。他的几房小妾都是这样来的,在登州府城也算是数得上的狠角色。

李庆名义上借给栾明义三百两银子,实际上只到账二百七十两,那三十两就算是利息,十月五日还三百两,每拖一天二两银子。栾家一出事,李庆就登门了,他不是来要钱的,而是来安慰栾田,说了一些让人放心的话,让栾家不用担心,自己的钱不用急着还。栾田看着李庆,也是感激,在这个节点,有人如此落话,也是仁义所在。

十月五日,到了还账的期限,栾田登门拜访李庆,李庆不见,之后天天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