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世间路之山阴林家 > 20 姜媛的诗

小楷不需要用太多的力,笔尖轻轻滑动即可,林荃写得很慢,很享受这个过程,慢慢地读,慢慢地写,其实这样才能保证效率,做事情最怕一开始一头扎下去,乱做一通,然后累了乏了,整个事都乱了。就跟赶海的时候推独轮车一样,不急,慢慢来。不知不觉,十五篇时文已经写完四篇了,虽然不累,还是站起来伸展了一下。闲来无事,案头一本唐诗顺手拿来翻了翻,一纸笺片悠悠然飘出,诗一首在其上:

闲雁

雁声秋不断,阿弟却无音。

千里阳关路,摇摇一片心。

落款一个字:媛。

是姜媛写弟弟的诗,林荃信手从桌架上抽出一纸裁好的白笺,仿赵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苏轼写给子由的词,同样怀念弟弟,并排放在一起,《闲雁》用的是小楷,馆阁体样式的,就是一个工整,倒是林荃的仿赵体灵秀飘逸,似赵类王,赵孟頫南宋人,书法取神于钟繇二王,于此世尚无此体例,林荃感觉自己就是开创者了,连续写了两张,一张楷书,一张行书,草书林荃是不会的,此生也不可能会了,就行书那些笔画的特例,他就记了好多时间,都是前世爷爷奶奶的功劳。

放在一边,继续抄书,不长时间,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林荃连忙去敞开门,只见小丫头在前,姜媛在后,“林公子,午饭时间到了”小丫头甜甜地说。

“灵儿带林公子过去,我收拾一下。”说完,不待林荃反应,径直走进书房,林荃也不说什么,跟着叫灵儿的丫头向堂屋走去。山东的房子很规整,好一点都是石头砖瓦房。

姜媛的宅子有四进,一品阁所在的位置是一进,旁边有个小门,当然一品阁也有后门可以直通住宅区,一品阁与外院的南厢房连在一起,仿佛在住宅外面建了一排房子,用作经营,算是一进。第二进是外院,现在是姜圣夫妻居住,三进中院,四进后院,是姜媛和灵儿的住处。林荃所在的位置就是中院,一处堂屋两处厢房,堂屋用来会客,当然是亲近家人或朋友,一般的客人都在外院客厅,结构很简单,林荃姥爷家的也是如此,不同是姥爷小舅共两套四进屋子并在一起,相互打通,看起来就比较气派。

姜媛走进屋子,审视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书桌上,林荃用白棉纸抄写的文章,棉纸上没有打线,却工工整整,标准的颜楷,虽然不是馆阁体,但更有韵味。要知道,不打线书写,时人很难做到整齐,总会左斜右斜。姜媛见过那么多手抄书,林荃这书写的效果,她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好的,让她震惊不已。更为难得的是,五篇文章均是如此,书法秀丽,外方内圆,恰是这位少年的气质。坐在案前良久,姜媛心绪复杂,久久不能平复。

“看来林家确实书风浓厚,三妹找了个好婆家。”姜媛喃喃道。

以她之前的成见,林茂是一个家族供出来为家族争光的人,林荃顶多是一个刚开蒙的农家小子。不怎么会言语,举止不那么大气,看不出有什么礼节,人虽然长得不差,但是穿着打扮一看就是乡下的庄户人家,土棉布的罩衫,虽然干净,但也皱皱巴巴,这种人她见得最多,平日里不是很待见,甚至话也不会多说,全身上下只有那双皮质的靴子还算过得眼去,但也是粗制滥造。

眼光余处,三张小小的白笺叠在一起,一张是她的诗作,另两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的句子,赵体的圆融让诗意有了另外的美妙,姜媛不禁呆立在一旁,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字体,显然是经历过多年的练习,有所得的层次了。林荃给她太多的惊喜了,这种惊喜是强烈的对比所带来的冲击,一个打扮土气普通的农家子,做砚做得大师级,写字又是大师级,真的是有种闪了狗眼的感觉。

屋子里除了书桌,其它地方没有动过,也不需要收拾,本来担心林荃动乱了弟弟的东西,看来多余了,随手带上门,几步工夫来到堂屋。席面已经摆上了,本来都是大碗装的,灵儿用小碗分装,这样一桌菜变成两桌,多出来放在食盒里送到外院姜圣一家人享用。

方方正正的八仙桌,方方正正地放着八个碗,所有的食物都切块处理了,这样容易分盘,烧鸡一看就是半只,已经剁好了,鱼也是烧鱼块,各种鱼、肉,豆腐,先炸后吊汤,鲁菜的吊汤是林荃无法拒绝的软肋,尤其一口好汤,前世奶奶总是说一把盐的厨子,厨子的好坏就在最后的放盐环节,不多不少,把汤的鲜味全部逼出来,在没有工业味精的年月里,就是这把盐控制着菜的味道。

不过,席面上唯一一个青菜类还是肉炒咸菜丝,冬天啊,还是菜少,不过倒也没啥,林荃最喜欢的炸鳐鱼上来了,林荃盯着这个菜,瞅着大家,看得姜媛直翻白眼,索性把这盘菜都倒进了林荃的碗里,林荃自然是千恩万谢,感慨道,“媛姐姐真是善解人意,绝对的好姑娘,将来肯定找个好婆家。”灵儿都翻了白眼,林茂忙不迭警告他,要慎言。

倒是姜媛大方的很,“谢弟弟吉言,”连说了两遍,一副高兴的样子。

姜媛从书房回来的时候,酒水刚温,不是烧酒,是米酒,用小酒盅,一杯杯地慢饮,酒的时间可能长了,有一点点酸味,所幸大家都不怎么多喝,林荃喝了一杯就借口不喝了,确实不好喝。他们三人在不断地调侃着,说着现在人看来没有营养的套话,也难为她们了,又不能家长里短,风月之事更不能讲,只好谈谈诗词,讨论下国家大事,她们的国家大事无非就是登州府,在这个乌龟都比人走的路远的时代,登州府出轰动性新闻的频率低的要死,所以命中注定,她们要讨论诗词,看来古人动辄诗会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没办法,一顿饭就憋成了一个诗会。

不得不说,栾三妹虽然看似粗野无审美之人,却背了太多的诗词,一张纸一首诗的话,她会的有几笸箩了。不过大家都很识趣,没有即兴作诗的环节,只是对已有诗词的品鉴。三妹极其迷恋林茂,眼神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眼神中流露的情绪也是丰富多彩,随着林茂的变化而变化,林茂不是一个拘束的人,总是恰到好处地把气氛调整得温馨。

其实林茂的眼神中,内容与三妹一样,也是深深地迷恋对方,林荃看着也觉得心里好笑,这两人算是绝配了。倒是姜媛心中不怎么自在,一个劲地腹诽,却要装作熟视无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