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世间路之山阴林家 > 1 山阴林家(上)

1 山阴林家(上)

在人世间,无非一场修行,前世来世无可知晓,今生又是苦渡。佛陀让人行善,像鸵鸟入沙般,只问付出,情托来生;孔丘沉浸于世间,在善恶间往来,一事一段音律,取义成仁均在心间,汝心安,则安之。是故,佛家多超然,有彼岸之极乐世界可渡,儒门酸甜苦辣咸,尝尽人间百味,往往为历史的罪过背书,还好,人死了,啥都没了,为善也好,作恶也罢,只待后人评说,子不语鬼怪乱神,儒小子,请在世间往复吧,但守善心,莫问前程,不管来世。

中国的土地上有许多有趣的地方。

胶东半岛的山区历史上是个有趣的地方,偏居一隅,气候湿润,旱涝虽有,但极少光顾,人们也算是安居乐业。同时相比较胶莱谷地那种富饶的平原,山区里土地贫瘠,以沙质土壤为主,产量低,境内丘陵连绵,现在是种水果的好地方,烟台苹果莱阳梨,都生长在这些低矮的丘陵上,境内偶有几座大山,最高的艾山海拔才八百多米,比山东境内的泰山崂山也小了很多,更别说中国西部那些搭大山了。

从军事上来看,胶东丘陵地带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它西部的胶莱平原就是战争的终点,历史上,通常是,战事在这里结束之后,烟台威海地区连兵都不用派,胜利者只需要派个人过去,传传话,这就叫做“传檄而定”。

况且这里的物产也不丰富,战争物资匮乏,山小大军周转不便,清朝时候于七起兵造反,没多长时间就被平定了,也算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吧,所以在中国战争史上,这是战争的荒原,极少发生大战,极少反复争夺。

要知道,中国古代是一个家天下的格局,并不具有当今社会的国家观念,在古代老百姓眼里,天下之主是谁都无所谓,都要缴粮服役。王朝的更迭跟皇位的传递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至少在老百姓眼中是这样的,也就是说在金銮殿的椅子上坐谁都无所谓,甚至是不是人都无所谓,这就是古代平民的想法。

君不见那些有名的四战之地,从来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老百姓就像草,风吹来就倒,秋风起,火来就化为灰烬,却在春天又焕发了勃勃生机,一茬又一茬。

金銮殿上,谁应该坐在那里,是士大夫应该考虑的事,这些人吃饱了撑的慌,就要考虑这些事。

故事缘起于这片土地,大元朝山东布政司登州府栖霞县山阴乡上林庄林家。

林荃,登州府第一名山牙山山后的山阴乡,十六虚岁少年,两年前从社会主义祖国穿越到此地,成为当地一个小地主兼小商人林瑶的次子,长兄林茂字子美林秀才。

这两年来林荃逐渐适应了封建社会的农耕生活,简单来说,就是慢,地主家里的生活更是慢而细致,一切都要应天时、顺地利,不误时节,不误时机,否则就要白白劳作。

林荃的父亲林瑶,一个小乡绅,也是读书人,早年过了县试、府试,在当地也算是小神童,府试后迎娶青州府丝绸商石氏之女石花娘,可惜的是婚后才一个月时间,父亲染急病不治,病也急,其离世也疾。

林瑶夫妻俩商议后,决定林瑶弃学来主持家务,两口子一起努力来振兴林家,实际上他们也做到了。当时林瑶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另有一个妹妹,只有大哥与林瑶成家,二哥和小弟都到了成亲的年纪,也是时势所迫不得不为吧。

石氏也就是林荃的母亲,乳名花娘,学名单字悦,石花娘石悦。是一个很有头脑的女人,在林瑶父亲去世不久,就与林瑶一起离开老宅,用自己的嫁妆在官道店上兑了一处房产并扩建,开了骡马店(就是后世的旅馆,运货物的大车的歇脚店)和一处油坊,三五年间便置了两百多亩地,也算是一方富豪了。

在农村,有土地不光是生计的事,更是面子的事情,手里有个百十亩地,在乡间就算是有了个顶天立地的户头了。本来林家在山阴也算是世居的大家族,几代人传承至今,虽说人丁不旺,但是也有十几个小支,两三百人口,产业也是有点的,大大小小十几个山头,三条沟都是林家的,林瑶家所在的沟叫做上林庄,家族中大的支系的大多在下林庄,下林庄面积更大,按辈分讲亲疏,好多都是五服之内,所以逢年过节上下林家庄也是走动颇多。

上林庄所在的沟小,大约有个一百来亩可以浇水的田地。在胶东丘陵这里,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说法,胶东不像南方那样,田和地代表着不同的耕地类型,胶东的区分方式是泊地和山地,就是能不能浇水的区别,同样的贫瘠,同样的在大部分情况下靠天吃饭。

这里大部分田地都在山间小平原或者山沟沟里,比起山岭来,田地确实不多的。通常一条小河穿过岭间,在岭间留下来淤积的平地,其实也不小,小河因为山林的滋养,一年四季都是有水的,夏天雨季来了咆哮几天,冬春就是涓涓细流,山阴所有的河,都算是白河的支流。

上林庄也有条小河,流出村外汇入白河便向东北流去,几十道弯之后流入渤海口。山阴的河都是上林庄这样的不大的村河,白河收集这这些村河,等流出山阴之后,也成就了山阴。白河像线一样串起各个小平地,白河的水量也是不大的,且季节性强,行不了船,(似乎登州这里能行船的河道都有海水倒灌的迹象,靠径流的流量无法行船。)山阴乡稍微大点的村庄都在白河两边,哪里的平地多一点,哪里的村子就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