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周中兴 > 卷1第51章 永别赵叔

卷1第51章 永别赵叔

安排罢搜查事宜,召公虎便问杨不疑:“杨公子,敢问那些避难村民是如何为赤狄发现?”

于是,杨不疑说起他这几日在彘林中的所见所闻:

原来,赤狄粮道被劫后,已是军心惶惶,在同周王师对峙的最后几天,便决议要撤兵、弃守彘林。

他们此次举大兵来攻彘林,绝非是要同周王师争胜负高下,而是得知重要情报,据说彘林中隐居着一个重要人物,事关大周国运——那便是杨不疑的恩师、方兴口中的老胡公。

围彘林不久,赤狄便就听闻周王师竟特地来解彘林之围,更加坚定其推测,林中这位重要人物竟能惊动召公虎,想必此人颇有价值。

此前七日七夜的搜寻,赤狄人始终没能在彘林中找到任何人影,眼看粮草即将告罄,两位首领皋落芒遮和隗魃商议,让黑衣赤狄施展邪术,借来三天大雨。一为周王师进攻,二则是发动最后一次彻底搜查。

赤狄用了非常恶毒的浓烟,在彘林中连薰三日三夜。此烟奇毒,烟熏之时赤狄士兵都得退到彘林边缘,待到烟雾消散之后,方才敢进林中搜查。

果然,经此三日烟熏,在周王师发动总攻前夕,赤狄在彘林中找到了百余名四散逃窜、昏倒在地的赵家村民。然而搜查之下,他们并未找到有用之人,便把女人都掳走,将老人小孩统统残杀活埋。

听到这里,方兴眼睛再一次被泪水糊住。他虽然谈不上对这些村民有多少感情,但自己毕竟成长于斯,父亲也是为了保护这些赵家村民才牺牲,此时心中说不出地难受。

“后来赤狄又如何?”召公虎接着问道。

杨不疑道:“见搜查无果,周王师又冲锋在即,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氏便不顾其他赤狄部落反对,便先行撤退,而丢下那些实力弱小的赤狄步兵作为掩护。”

“这两个部落如此失道,怕是会大失赤狄之心罢?”

杨不疑笑道:“这两个部落经此一战,怕是要原形毕露,不知未来还可否号令诸赤狄部落也。”

“此话又怎讲?”

“十余年前,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氏宣称他们得到鬼方秘术,一时间各赤狄部落闻风而聚,声势浩大,竟灭了蒲、杨二国。然而,其所谓秘术,大多都是障眼之法,故而表面煞有介事,实际却收效甚微,甚至被毒物反噬。”

召公虎大喜道:“这么说,所谓鬼方邪术都是招摇撞骗?”

“非也非也!”杨不疑摇了摇头,“鬼方邪术确有其事,只是目前赤狄人大多才疏学浅、无人能施其法。倘若有朝一日赤狄有奇才横空出世,驾驭此巫术,恐怕成我大周心腹之患!”

召公虎闻言,闷闷不乐。

一个时辰过去,彘林的搜寻工作仍旧没有丝毫进展,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召公虎不禁焦急万分。

此时,方兴找到召公虎,道:“太保莫怪,方才是我悲伤过度,失了分寸计较。我倒是有一法,可找到老胡公栖身之处。”

召公虎赶忙道:“快快讲来!”

方兴取出了亡父交给自己的司南,对召公虎道:“当初彘林突围之时,乃是沿着司南所指一路往西,出口便是赵家村口。如今我若从赵家村出发,一路逆行而东,或许能找到洞口位置所在。”

“妙计!”召公虎大喜,当即安排战车,请赵札驾车、载着自己和方兴前往赵家村口。而杨不疑、蒲无伤等人另驾车马,紧随其后。

赵札不愧为造父之后,使出家传本事,驾起车马如履平地,很快就把其他战车远远甩在身后,片刻就到达彘林西侧之赵家村口。

方兴认出自己十日之前突围出彘林之处,于是众人下车,改骑马入林。方兴顺着司南,带着大家一路往东搜寻。彘林中的树木大多被赤狄人砍伐,用作兵器或焚烧取暖,那日突围之路早已面目全非。

杨不疑问方兴道:“方老弟,那日你从恩师洞中突围,顺正西方向走了多久?”

“约摸一个时辰。”

“我们今日骑马亦行了半个时辰,想必应该离此溶洞不远也。”

“只是此处已被严重破坏,成了另一番景象。”方兴竭尽全力回忆细节,希望在最快时间内找到老胡公的藏身洞穴。

突然,杨不疑似乎发现了什么,驱马向前,众人赶忙跟上。

只见他走到一处被烧成焦炭的土堆旁,翻身下马,附身抓起一把灰烬,放到鼻中闻了闻,转身对召公虎道:“启禀太保,这是个谷堆!”

召公虎也抓起一把灰烬,在鼻中闻了闻,道:“是粟米,此乃河东诸国再常见不过之农作物。”

杨不疑拔出佩刀,顺着谷灰继续往下扒了一层,又抓起一抔尚未焦透的粟米,道:“此乃陈年粟米,还受了潮。”

赵札点头道:“这几日大雨倾盆,粟米受潮最正常不过,不知有何蹊跷否?”

杨不疑道:“赤狄历来不种粟米!赤狄多居于太岳山以东盆地之内,彼地多种菽类粗粮,而粟米只在我华夏诸国中方有种植。”

“此粟米若是赤狄从赵家村等附近村邑抢来,充作干粮,也未可知。”召公虎没听懂杨不疑的逻辑。

杨不疑微微一笑,转头问方兴道:“方老弟,敢问赵家村还有如此成年粟米否?”

方兴摇了摇头,道:“赵家村民以牧马为生,大部分五谷都是从赵邑用马匹交换而来,皆为新米,很少成米。”

赵札也道:“即便是赵邑所产之米,也大多为新米。这几年庄稼收成不佳,新米供不应求,更是少见如此粟米成米。”

召公虎若有所思,道:“既如此,那这谷物从何而来?”

杨不疑道:“若要存放陈米,非得干燥地窖不可。”

方兴一拍大腿:“是了,在老胡公山洞之中,就有大片的粟米陈米,作为储粮!”

“这么说,这些粟米是从……”召公虎面色沉重,没把话说全,但是众人无疑都有不详预感,“赤狄为何要烧掉这些谷堆?”

杨不疑道:“这些谷堆中心尚温,想必刚烧不久。赤狄撤退心切,这些带不走的粮食,自然就会一烧了之。”

赵札摇头不解:“若说赤狄在地窖中发现存粮,留在其中取用岂不更好,为何要费尽周章搬运到此?”

杨不疑望了下四周的地形,道:“那便只有一种解释——连下三日大雨,地窖中必有积水,粮食因此受潮,赤狄才会将粮食搬到此干燥之地。”

召公虎闻言焦急,道:“二位所言甚是!当下之计,须是尽快找到洞穴才好!”

杨不疑道:“洞穴想必就在这附近,你看,这附近有烟熏痕迹。”

“烟熏?”

杨不疑指着一处焦黑的火堆,道:“看!这便是赤狄用此毒烟将洞内避难之人熏了出来。”

事不宜迟,召公虎当即安排兵士,寻找附近可掘地见水之处。

不一会,便有一伍长前来汇报:“禀报太保,属下发现一处乱石堆,有用黄土掩水痕迹,像是一处通道入口。属下不敢擅做主张,特来请太保示下!”

召公闻言,赶忙率众前往探看。只见在一片不起眼的灌木丛中,有一片乱石堆砌成的矮墙,相当不起眼。石缝显然非常潮湿,若不是仔细搜寻,一般人无法发现。

方兴仔细辨别一番,这并不是昔日自己跟随老胡公进洞的入口,不是是另有溶洞,还是溶洞另有出入口?

杨不疑一个箭步冲上前,正打算拔剑去撬动石头。

身后赵札提醒道:“贤弟小心埋伏。”

杨不疑笑笑,道:“无妨,赤狄狡诈,哪有把自己埋里面之理。”

召公虎赶紧派几个兵士过去帮忙,不一会儿,在几个大汉齐心协力之下,石墙被撬开一道缝隙,一个仅容单人通过的洞口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啊也!”杨不疑右手持剑,准备侧身进洞探查,却大吃一惊,一个后撤步跳出洞口。

身后几名周王师士兵恐有埋伏,举起盾牌一拥而上,堵住洞口。

“莫慌,是个赵家村民。”杨不疑恢复镇定。

众人往洞口望去,只见一个黝黑大汉蜷缩着倚在门口,左手勉力支撑着,右手按着脖子,鲜血从脖中渗出,把衣襟染得通红。他睁大着惊恐的眼睛看着杨不疑,表情十分痛苦。

“赵叔,你还活着!”方兴一眼认出这个村汉便是赵叔,赶忙一个箭步冲上去扶住他。

赵叔晃了两下,一个趔趄栽倒在地,痛苦地喘着气,颤巍巍伸出左手,指着杨不疑,露出恐惧神情。

方兴赶紧掐着赵叔的人中,道:“赵叔,我是方兴!这是杨不疑,自己人,他只是穿着赤狄衣服而已。”

杨不疑突然反应过来,原是自己的赤狄装扮吓到了赵叔,赶忙脱下狄服,只留贴身单衣。

“赵叔,你没事吧?茹儿在哪?老胡公在哪?”方兴摇晃着赵叔,近乎声嘶力竭。

“别晃,他太虚弱了。”蒲无伤走上前来,示意方兴把赵叔平放,自己则拿出药匣子,准备给赵叔止血。蒲无伤刚要掰开赵叔右手紧捂的伤口,却发现他已经失去呼吸、撒手人寰。

“他走了。”蒲无伤摇摇头,不再说话。

方兴再也止不住,嚎啕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