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周中兴 > 卷1第31章 深夜会议

卷1第31章 深夜会议

召公虎心发无限感慨,叹道:“方武是个英雄,死于抗狄之沙场,死得其所!壮哉!”

方兴闻言,又回想起先父牺牲在赤狄乱箭之下的场景,不禁黯然神伤,唏嘘再三。

“说起来,你先父本为方氏,自幼投奔孤之太保府中,故而改唤曰召武。他忠心耿耿,文武双全,如今不在人世,本帅痛失股肱之臣也!”

召公虎以衣襟拭泪,轻抚方兴背道:“从你谈吐来看,方武生前有教你读书识字?”

“先父本意乃授我武艺,这样可在边境防身。但我自幼对打打杀杀不感兴趣,便缠着先父教我读书写字。只是,村民们都觉得此乃不务正业……”方兴说到这里,突然牵挂起彘林之中的赵叔父女,不知他们是否安好。

“这倒相当难得!”召公虎面带赞许之色,频频点头,“大周重视礼乐教化,然而立国两百年后,能如此用功文教的少年,可谓少之又少。读书写字绝非不务正业,如今大周正处用人之际,假以时日,定可派上用场!”

“恩人老胡公也如此说。”方兴眼前放光,在此观点上,眼前的太保召公,竟然隐居彘林的老胡公如出一辙。

“是么?”召公虎来了兴致,问道,“你口中之恩人,在彘林中近况如何?”

于是方兴把赵家村遭遇屠村之后、老胡公出手接纳了幸存村民,最后又如何让自己突围求援等等,将这些来龙去脉同召公虎一说。

只见召公虎表情阴晴不定,陷入沉思。

“恩人还说,召公乃社稷之臣,此次定会亲自率军前来讨伐赤狄,为黎民百姓分忧。”方兴继续道,他此刻眼之所见、心之所感,说得真诚。

召公虎抚须沉吟,许久道:“他老人家倒是算无遗策!”

“恩人乃世外高人也,想必曾经出将入相,是个叱咤风云的大人物罢?”方兴说出这个缠绕心头多日的疑问,满心期待召公虎会给他个答案。

不料,召公虎并未回答,而是一脸阴郁,问道:“你是说,卫巫又出现了?而且就在赵家村里?也就是卫巫同赤狄人通风报信,最终使得赵家村被屠杀殆尽?”

“正是……先父一直怀疑村里有奸细,直到恩人出现,才发觉这奸细原来便是卫巫!”

“除不尽的孽障!看来,这些老冤家又不甘寂寞、蠢蠢欲动了!”召公虎显是心下烦忧,开始在营帐内踱起步来。

突然,召公虎转身对帐外的传令兵道:“来人,速速请少师显父、少保皇父到帐内议事!”

传令兵领命而去。

此时已近一更,除了值夜的兵士,营帐内万籁俱寂。此时召公虎突然召开临时会议,显然有要事相商。

方兴对召公虎作了一揖,问道:“主帅开会,那我……”

召公虎摆摆手,道:“不妨,你从彘林最前线过来,知根知底,大军解彘林之围前,恐怕得有劳你伴孤左右也。”

方兴点了点头,他知道召公虎位高权重,又是先父旧主,于公于私自己都应该留下来。不过他心中仍有疑问,便道:“可是军中大事,我一个野人……”

“不妨。你乃方武之子,本帅自要安顿好你。”召公虎顿了顿,接着道,“另外,前来议事的二人也非旁人,是本帅和太师周公之得意门生,皇父官拜少保,显父官拜少师,都位列九卿之中。此次二人随军出征,乃是协助本帅统领后军。”

不一会,帐外报来:“少师、少保求见。”

只见皇父、显父三十出头年纪,眉清目秀,但皆是一身戎装,入得营帐来参拜召公虎。一番繁复礼罢,召公让二人落座。

虽说军中一切礼节从简,但方兴却从皇父、显父身上,明显感觉到二人儒雅翩翩,和身上戎装大不和谐。

或许,让此这二人从军为将,倒不是召公虎识人不明、用人不当。正如虢季子白所说,军务大权都牢牢掌握在太傅虢公长父手中,宿将大司马程伯休父也在前锋军中,召公虎所能调度之人着实捉襟见肘。

召公虎对二人道:“二位,此次大周王师倾巢而出,乃为彻底根除赤狄十数年之患。今接前方急报,此刻狄军已经包围太岳山一线,我军须速速驰援,二位意下如何?”

方兴见召公虎只字不提彘林之事,看来目前知情者的确不多。

两位军帅对视一看,脸上都露出为难之色。

一人起立施礼,声音不大,乃是少师显父:“禀主帅,此次出兵之前,中军虢公便百般不愿,说是小题大做,大大不以为然。如今军权都掌握在他之手,恐怕……”

“但说无妨!”召公虎道。

显父一脸忧心忡忡,他是处理政务是一把好手,担任太师周公御说的副手。此次出征,他主要负责后勤补给运输,在同中军帅虢公长父打交道时,倒碰了不少钉子。

少师显父接着道:“前方屡屡有赤狄军情快马报来,但是前锋三军却执意去晋国布防,中军帅虢公毫无救援赵邑之意,更别说同赤狄正面交战。”

召公虎点点道:“大周王师对外声称西六师全军出动,可如今根本未能满编。如此兵力对付赤狄,必须前锋军和后军勠力同心,万万不可起分歧!”

少师显父皱了皱眉头,道:“恕属下直言,我军此次全军出征,后方镐京城空虚,中军帅虢公逡巡不进,今日属下和他商议粮饷之事,听得他竟有撤军之心。若前锋三军刻意避战,而我后军兵微将寡,又将如何抗敌?”

召公虎对此事早有耳闻,但是亲自从显父口中听得,顿觉得心中大不爽。召公虎此次执意出征,冒了极大风险,背负许多压力。可如今彘林内形势不明,他更不能对众人明言。

说起来,镐京有太师周公御说坐镇、虎贲卫队精锐守备,倒是不怕京城内有变数。但倘若西北诸戎乘虚而入,那自己贸然出征,必会成为大周罪人。他日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面对先祖召公奭、姬姓列祖列宗和历代周王?

共和执政十四年以来,周、召二公勉力维持政局、协调诸侯,可谓是殚精竭虑,这其中无数苦衷,又能和谁说?

众人看见召公沉默,也都叹气不语。方兴看在眼里,知道现在的境遇并不是很妙,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召公虎看着帐外,打起精神,问少保皇父道:“此次联络各诸侯国的军队,可否有动静?”

少保皇父是召公虎一手提拔的政坛新贵,此人出身和爵位在众卿大夫中不算显赫,但是他刚正果毅,才能出众,在平定国人暴动中立功颇多。于是召公虎力排众议,从众大夫中提拔了他,担任自己副手,赐官少保。

此次是皇父第一次出征,召公虎便发挥他的长处,让他负责联络各诸侯国出兵,以配合大周王师行动。

皇父道:“禀主帅,大国当中,晋国目前已有回应,晋侯将派出一军,由世子晋籍率领,明日即可到达,驻扎汾隰东南;另外,卫国国君、太宰卫伯和主动请缨,兵发全国二军,由他亲自率领,日夜兼程,明日亦可赶到,驻扎汾隰东北。

“小国中,河东各诸侯国纷纷出兵响应,魏国、郇国、耿国皆由国君帅一军助战,明日清晨即可集结完毕,供主帅调度。唯霍国地处前线,不敢出战,霍伯此前已经遣使告知过主帅。”

召公虎频频点头,少保皇父性格沉稳,这一切说起来是轻描淡写,但在场人都知道,能联络到临近几乎所有诸侯国的军队相援,绝非常人可为之。

召公听罢,面露喜色,赞道:“太宰卫伯和真社稷之臣,倾全国军力以助王师,壮哉!晋侯、魏伯、郇伯、耿子也皆能为国赴难者,有他们助战,便可和赤狄一战。只是霍国确是身处战地,本帅已告知其坚守待援。”

“这霍国倒总是乐得安稳!”少师显父心有不平。

“此言差矣,我们身为王室卿大夫,切记不可妄议诸侯国君。”召公虎正色道。

方兴心中则大大不以为然,他对霍伯可没有什么好印象,对他的胆小懦弱嗤之以鼻。

召公虎对皇父、显父道:“二位辛苦,今夜尽快回营歇息。明日我们三更造饭,四更出发,尽快同前锋三军合军一处,准备渡过汾水,同诸侯部队汇合!”

“遵主帅令!”二人领命告退。

召公虎于是转头对方兴道:“你也疲惫,明日还需要劳你随军出征,今夜便在我军中歇息罢!”

方兴作揖告退,便有人引他到隔壁营帐歇息。

入夜,方兴在床上辗转反侧。

“爹!多亏你在天之灵庇佑,我今日才能顺利突围,遇到了周王师和太保。老胡公、茹儿、赵叔,你们要坚持住,王师明天便要发兵,前往彘林了……”

不知过了多久,方兴实在坚持不住,沉沉睡了过去。

次日天明,三更鼓响罢,召公虎下令埋锅造饭,饱食开拔,前往十里之外的前锋军营。

车辚辚,马萧萧。

方兴乘坐在召公虎副车之上,回头望去,后方车如水、马如龙。虽说召公虎所在的这支后军部队战斗力并不乐观,但此刻自己处于战车之上,比起在彘林狼狈地东躲西藏、被赤狄围困追逐的感觉,已是今非昔比。

汾隰是汾水中下游一片地势低洼的湿地,一望无际。周王师之所以选择在汾隰周边驻扎,一来此地足够保障部队所需水源,二来也可防御赤狄骑兵偷袭,这低洼泥泞的地形显然对于骑兵冲锋不利。

行军十余里,天光大亮,后军便到达太傅虢公长父坐镇的前锋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