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水浒兵器谱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浙江四龙有意投奔方腊

第一百七十六章 浙江四龙有意投奔方腊

从婺州金华山回徐州芒砀山的路,要经过朝廷官军和江南军对峙的地区,朱武并不知道江南方腊的军队会在哪里集结,稳妥起见,选择不经过江南军正在进攻的睦州,而是去稍远一些的杭州。

婺州到杭州三百六十里,公孙胜、朱武等人一路走,未遇到江南军,四日后,来到钱塘江。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就是现在的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如今是秋季,公孙胜、朱武等人看着滚滚江水正犯愁,只见上游飘来几条渡船,李衮急忙叫住船家。

“你们打哪来?”一个身上、臂上刺着花绣的艄公边将船靠岸,边问道。

“我们从婺州来,要过江去北方。”朱武应道。

“婺州没有江南军跟官军打仗吗?”刺着花绣的艄公又问。

“周围县城有,还没打到婺州。”朱武道。

几条渡船靠岸,因公孙胜、朱武等七人都带着马匹,一条渡船容不下,便分别乘坐三条,公孙胜、李衮一条,侯健、薛永一条,朱武、陈达、杨春上了刺着花绣艄公的船。

船离岸,刺着花绣的艄公又道:“听说江南军迟早会来打杭州,不知诸位有没有听到风声传闻?”

朱武见这个艄公十分关心江南军的发展,早就留意,说道:“方腊的江南军是因为朝廷花石纲才揭竿起义的,杭州造作局和苏州应奉局是罪魁祸首,只要江南军拿下睦州,杭州将首当其冲。”

刺着花绣的艄公见朱武有些见识,便又问道:“客官觉得局势怎样,官军有希望打赢江南军么?”

朱武反问道:“你觉得杭州百姓希望谁赢?”

刺着花绣的艄公不知朱武底细,不好回答,打了个哈哈,道:“花石纲让许多百姓受苦,难免有些心向江南军的。”

朱武已经读出他的心思,笑道:“江南军正在攻打睦州,此处距离睦州不远,船家不妨南下亲自探查一番,据我所知方腊求贤若渴,若有心相投,必获重用。”

刺着花绣的艄公漫不经心道:“我等只是寻常百姓,逆来顺受惯了,谁能给条生路,就支持谁,反正江南军迟早打过来,到时或者随一城百姓选择归顺也未可知。”

朱武道:“现在方腊只有徽州一座城池,势单力孤,若有人投奔是雪中送炭。如果打到杭州,那时他羽翼丰满,若再去投奔只是锦上添花。一念之差天渊之别,船家若真有此意,宜早不宜迟,孰轻孰重仔细斟酌才是。”

刺着花绣的艄公大喜,称谢道:“小人四个结义兄弟久在钱塘江上行船,屡被官府借运送花石纲之机征用,春夏正是趁船旺季,全都给杭州造作局做了役使,半文钱也无,衣食无着。却待卖了船改行,官府又不许,说要交脱役税,卖了船都不够缴税。如今都想弃船逃荒,投奔江南军,正犹豫之间。今日听君一席话,令小人茅塞顿开,钱塘江上船家渔民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小人这就振臂一呼,南下迎接江南义军。”

朱武道:“别急着呼,等我们下了船你再振臂,不然都被你呼走了,我等找谁趁船过江。”

刺着花绣的艄公哈哈大笑,道:“客官真会说笑,听你一语如拨云见日,你是我的恩公,自然要送你过江。我姓翟名源,因着一身花绣,江上人称‘锦鳞龙’,那两条船上是我的义弟‘冲波龙’乔正、‘戏珠龙’谢福,我们还有个义兄,唤作‘玉爪龙’成贵,我们兄弟四个合称‘浙江四龙’。日后如有机遇,都拜恩公所赐,愿闻恩公姓名。”

朱武道:“口舌之辞何足挂齿,在下朱武,濠州人氏,浪迹江湖,跟兄弟们做些买卖。”

说话间,船已过江,朱武等人牵着马下了船,杨春把出银两与“锦鳞龙”翟源。

翟源不受,道:“有缘得遇朱兄弟,受惠已多,不敢再收银钱。倘若日后相见,定报大恩。”

翟源、乔正、谢福在船上向众人拱手作别,各自撑船,离岸而去。

陈达不解,问道:“哥哥劝他们投靠方腊,会不会养虎为患?方腊壮大了,与我何益?”

朱武道:“目前方腊只有一座城池,实力比起大宋官军判若云泥,因此在现阶段,对江南军应采取战略联盟的态度,才能有效削弱朝廷殿帅府、枢密院的势力,有了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对官军的牵制,我等十三座山头才有图存求变的空间。尽管方腊在江南起兵,但是没听说有像样的水军,与官军发生渡河战斗会吃大亏,甚至根本打不到杭州,‘浙江四龙’正好可以补足江南军的水军劣势。”

公孙胜看了朱武一眼,道:“你想的真够长远。”

朱武笑道:“其实我这是‘事后诸葛亮’,刚刚只是看他有意投靠方腊,顺水推舟罢了。”

众人见朱武坦诚,俱都大笑。

七人乘马来到杭州,天色已近黄昏。

杭州为两浙路首府、转运使治,当时人口已达二十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

因为江南方腊军正在攻打西南方向的睦州,旦夕可破,杭州知府惧怕城内混入奸细、内应,近一个月来城门紧闭,仗着杭州城内钱粮广有,尚可自足。

公孙胜、朱武等人到了杭州城外,却见城门关闭,入不了城,只好绕城而走,去往西北广德军方向。因无法进入杭州城,众人错过了宿头,看看天色已晚,此处前不着村,后不巴店,无处歇宿。

正无可奈何,忽然看见前方有灯火闪烁,陈达、杨春认为是个村子,自告奋勇前去探路借宿,两骑马转眼奔向前去。

公孙胜道:“贫道从蓟州二仙山到信州龙虎山时经过杭州,探得杭州有两万禁军兵马,几乎相当于江南军全部的兵力,不想知府胆小如斯,不顾百姓生计,关闭城门不许出入,等到江南军围城时,一城百姓都会因为物资匮乏困死在城内。”

朱武道:“官府衙门不顾百姓死活由来已久,这也是为什么‘浙江四龙’要投靠方腊的原因。”

正说着,忽听前面传来呵斥和打斗声。

李衮叫声:“不好!”一马当先冲上前去。

朱武这才想起陈达、杨春在前面,急忙跟公孙胜、侯健、薛永催马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