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水浒兵器谱 > 第四十八章 雁翎刀朱武睹物思亲情

第四十八章 雁翎刀朱武睹物思亲情

朱武听完白玉乔的讲述,捕捉到最有用的信息就是四个兄弟没死,都逃了出来。

朱武、李忠心情瞬间舒畅无比,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打听出了想要的结果,这五两银子花的真值。

只听白玉乔继续道:“听完我就溜出来了,谁也没看见我。”

有人看见你就完蛋了,朱武心想。

梅府的人并不知道,亳州太守侯蒙派了马军营指挥使金节率领三百骑兵追击梅展的小徒弟,并且抓住了几个活口,供出他们的身份。侯蒙目前正押解十万贯药材和那几个扮作山贼的军士,走在去东京开封府弹劾高俅、梅展的路上。

朱武隐约觉得这里面有点问题,但是又找不到问题的重点所在。

他扔了二钱银子在桌上,对白玉乔道:“老伯胃口好的话,再点些酒菜。有了那五两银子,去东京开封府的盘缠足够了,别在许州颍昌府耽搁,找女儿要紧。”说完,跟李忠起身便走。

背后白玉乔连连称谢:“朱公子是个贵人,有机会到东京开封府去看看秀英和我,我定让秀英好好服侍公子。”

朱武没有回头,走出酒肆后,叹了口气,对李忠道:“一个时代,一种身份,都会使一个人的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差异,白玉乔居然能在心底里说服自己以女儿为荣,当真是‘适者生存’这个词语的最好诠释。”

“嗳?”李忠莫名其妙。

知道了李俊、石秀、王英、马麟没死,朱武、李忠迫切的想调查他们的下落,但是没有任何线索,寻找四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们决定还是履行与吴秉彝的约定,先把第一批两万张角弓从京西北路的陈州运送到永兴军路的陕州再说。朱武是为了传说中的契约精神,李忠则是为了五十两银子的报酬。

知道四兄弟安然无恙,朱武、李忠了了心事,安安稳稳的在客栈里过了一夜。

第二天二人吃罢早饭,悠闲的逛起了集市。看见一个铁匠铺,朱武把经历过战斗的两柄雁翎刀拿出来打磨锋利。

铁匠看了看两把雁翎刀,对朱武道:“客官这两把刀不是一起打的。”

“能看出材质差异?”朱武问道。

“很明显,”铁匠举起从朱武从亳州军械库挑选的一把雁翎刀,“这把刀的材质是混合钢,硬度尚可,就是比较脆,州府的厢军制式兵器都是用这种材质,五钱银子就能买到。”

朱武暗自佩服,专业人士一看便知。

“这把不同,”铁匠又举起朱武父亲给他的那把雁翎刀,“这把刀用的是精铁,坚韧、有弹性,刀刃均匀锋利,如果跟刚才那把刀对砍,那把刀砍断了,这把刀可能连缺口都不会有,至少值一两银子。”

朱武想起了父亲,睹物思情,眼神有些迷离。

“我这里正好有一块上好的精铁,不如给你打一把,跟这把刀凑成一对,客官使起来也顺手,那把混合钢的就折五钱银子,客官只要再添五钱银子就成,磨刀的钱就不算了。”铁匠道。

“就依你,几时来取?”

“傍晚来,给你上了好油养着。”

朱武把两把刀都留下,一把折了钱,一把做样式比照着打一把。

李忠把红缨枪也留下:“枪头也给我磨一下,钱都算在里面了罢。”

铁匠道:“磨一个枪头要什么钱,傍晚一起来取。”

朱武、李忠在集市上逛了一天,中午只吃了碗素面,晚上到铁匠铺取刀枪时,已是饥肠辘辘。

朱武看看褡裢里的银钱,原本十四两二钱银子,留在陈州蒋敬处五两,给了白玉乔五两,买酒二钱,打一把精钢刀添了五钱,零零碎碎的花销几十个铜板对付了,手里只剩下三两五钱银子。

朱武看着手中可怜巴巴的一点儿银子,道:“哥哥,咱们得省着点使银子了。”

李忠埋怨他:“小哥使钱太大手大脚了,你家里也不是个有钱的样子啊,怎的生出你这个少爷使钱的性儿。”

朱武默然,确实,从小到大家里都不富裕,但是在母亲的精打细算下,日子仿佛过的游刃有余,不像邻居其他家那般捉襟见肘。朱武就是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下长大,养成了一种纨绔子弟才有的钱财观。

朱武反思自己的财富观念,觉得有机会还是要向蒋敬请教一下才好。

正在街上走着,朱武、李忠看见一队十人的州府厢军六人持刀、四人持枪,列队迎面走来。行人纷纷闪过一边,让他们通过,朱武、李忠也不例外。

但是这队厢军走到二人面前停下来,领头的面无表情说道:“你们谁是朱武?谁是李忠?”

朱武、李忠有些意外的互相看了一眼。

“我是朱武,他是李忠。”

只见十个人突然将他俩包围,领头的依然面无表情:“跟我们走。”

李忠手里有兵器,长枪的枪头刚刚磨利。见州府军不由分说就要带走,当下把枪一横,便要出手。朱武连忙用手压下他的枪,小声道:“他们没有恶意。”

“你怎么知道?”

“如果是抓人,应该先收了我们的兵器。”

“哦。”李忠觉得朱武说的有道理,为什么他看问题的角度总是跟自己不一样,李忠暗自琢磨。

这队州府军把他二人带到了一座酒楼,刚到门口,就见头顶上二楼房檐下露出一张脸,笑道:“我还跟李团练打赌,说二位兄弟会不会对州府军抗命,看来是我输了。”

说话的这人正是陈州团练使吴秉彝,旁边又探出一张脸,面皮发黄,这就是吴秉彝口中的许州团练使李明。

“快上来,跟二位兄弟喝杯酒压压惊。”李明道。

上到二楼,吴秉彝把朱武、李忠让到一个隔间,只见除了李明,里面还坐着一个人,身长体阔,见到二人起身见礼,目测竟比吴秉彝还要高些。

吴秉彝道:“请二位兄弟来,是李团练的意思,主要是今日汝州的马团练也在,正好大家亲近亲近。”

朱武、李忠这才知道里面这个人就是汝州团练使马万里。

马万里客气道:“听吴团练说起二位大名,便想着借李团练的酒局认识一下,异日运送角弓过境,少不得稍尽地主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