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方长安 > 第六十二章 谁主东宫(2/2)

第六十二章 谁主东宫(2/2)

此言一出,忠王、韦坚和李静忠都是一愣,不约而同地出声问:“何出此言?”

李泌说:“当今圣人英明神武,非一般帝王可比,帝王的心思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揣度的。除了武惠妃去世这一突发之事会影响圣人立储决策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因素:李首辅和其他重臣越为寿王说话,圣人就会越担心皇子和外臣勾连甚紧,就越不可能把储君之位交给寿王。皇子和外臣的关系向来为帝王所忌讳,决不能让圣人有所猜忌。当今圣人虽然年过五十,但身体康健,不输年青之人,至少十年内还将君临天下,他绝不愿意看到未来的太子在朝中众臣的支持下对皇位产生威胁。”

忠王似懂非懂,看着韦坚和李静忠,李静忠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李泌继续说:“现在殿下要做的、能做的,只是两件事情:其一,尽力结交大内总管高力士。高力士乃是内廷宦官,不是外臣,圣人不会猜忌。但高力士却是能够影响圣人决策的不二人选。其二,委婉隐晦地告诫与殿下相熟的大臣,不仅不要举荐殿下为储君人选,更不能向圣人奏请尽早立储的事情。”

忠王和韦坚同时问:“为何不奏请尽早立储?”

李静忠道:“奴才懂了,李泌的意思是武惠妃刚去世不久,圣人对她的情意短时间内还在,如这段时间立储的话,寿王仍然会受到格外青睐的。”

李泌点点头。

忠王恍然大悟:“哦,应该想办法让父皇拖过这段时间,最好到明年再考虑立储的事情。”

荣王府,李琬正在后花园的池塘边欣赏着里面的鱼儿。一边看着鱼儿,一边回想着方才发生的事情:

方才他在书房与荣王妃郑氏的父亲郑勉正讨论立储之事,他向郑勉吐露了力争入主东宫的想法,这时府里的内监来报:“殿下,恒王殿下找您串门来了。”李琬闻言便要让请进,不料却被郑勉拦住。

郑勉对报信的内监说:“你去拦住恒王,就说荣王殿下出门了,请他下次再来。”说完起身拉着李琬往后花园走去。

李琬不知其故,疑惑地看着郑勉,但也没有制止,郑勉是他王妃的父亲,早年曾担任过州刺史,现在担任鸿胪寺少卿,多年来翁婿关系亲密,早已是亲信之人。

两人来到后花园,李琬欣赏了一会池塘里的鱼儿,然后问郑勉:“为何不让我见瑱兄弟?”

郑勉道:“刚才与殿下谈起朝廷立储之事,殿下既已有意角逐,当需仔细谋划,谨慎行事。皇子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圣人的掌控中,此时正是非常时期,若皇子之间串访频繁,难免会引起猜忌。再说恒王也说不定有角逐东宫之意,还是不宜过多见面为好。”

李琬的眼光从池塘中的鱼儿转向了郑勉,问道:“依您之见,我该如何做?”

郑勉回答:“我们应该积极联络朝中一些交往亲密的官员,请他们为殿下说话。”

李琬摇摇头:“父皇一向不愿意皇子们与朝中大臣交往密切,可惜我平素不曾结交几个信得过的大臣。”

郑勉说:“这的确是殿下的不足之处,圣人虽不愿意皇子与大臣结交,但从无明令限制,你看忠王、寿王、恒王包括前太子他们平时都结交不少外朝重臣,关键时候他们在圣人面前能说得上话,殿下以后还是要多与朝臣来往。”

说到这,李琬想起一事:“父皇曾让我遥领过河西采访使*,负责监察节度使及其下官员。虽然我一直未去过河西,但河西节度使返回长安时经常来拜会我,倒还是能说得上话。听说现任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前一阵子在青海又打了个胜仗,大败吐蕃军,这两日就要回长安述职,不妨和他说说?”

郑勉拍手道:“甚妙!我也与崔希逸相熟,殿下,那就等崔希逸回来后,我去约他,咱们在外面找个酒楼,一起商谈一番。”

李琬又说:“还有一人,刑部侍郎韦陟。他出身显贵,其父韦安石为前朝宰相,韦陟年少成才,文章妙手,尤其书法奇佳,曾在我荣王府任职伴读,和我关系尚可。”

郑勉笑道“就是那个人称‘人欲不饭筋骨舒,夤缘须人郇公厨’*的韦陟?最近他家厨的两道名菜葫芦鸡与狮子头可是大名鼎鼎啊。此人官居侍郎,家世显赫,理应结交,那就一起约上。”李琬点头一笑。

恒王府。

李瑱坐在前厅里与公孙玥璐、独孤峻、仆固怀恩及太监王承恩喝茶闲聊,话题也聚焦到东宫太子之位上,独孤峻说:“如今朝野上下对东宫人选议论纷纷,几个亲王府好像也都在暗自行动。殿下,咱们这边该怎么办?”

王承恩也说:“独孤将军说的是,武惠妃亡故,寿王李瑁失去了最重要的依托,不再是圣人心目中的唯一储君人选。朝中人士都分析除了寿王外,忠王、棣王、荣王和咱们恒王殿下都有机会入主东宫。咱们是不是也该想想法子?”

仆固怀恩一拍大腿:“对啊,圣人的诸位皇子中,就属咱们恒王最有资格,不仅学识过人,而且还带兵征讨西域,为大唐立下战功。其他皇子们谁有这个本事?”

李瑱当即呵斥道:“怀恩不得胡说,诸位皇兄大多人品贵重,贤明仁达。怀恩不可如此无礼。”

公孙玥璐看着李瑱问:“殿下是怎么考虑的?”

李瑱喝口茶,轻轻放下茶碗,这才淡淡说道:“当年我离开碧游宫时吾师曾经说过,我一生并无位极九五*之运,出山只为辅佐天子安定中土,为大唐立十全大功。我当谨遵师命,一旦功成,当修成正果归隐山林,不贪图人间富贵。”

众人一听,心下明白李瑱无意角逐东宫之位,惋惜之余倒也释然。

公孙玥璐说:“既然天意如此,那咱们恒王府的人啥也不用操心了,坐观忠王、荣王和寿王他们去争吧。”

众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