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蛮定天下 > 李洋挥剑挑庞乐

李洋挥剑挑庞乐

李洋挥剑挑庞乐

刘璋兵败之后,益州大部分地区陆续臣服于孟晨。庞義知道大势已去,又不愿跟随众人向孟晨投降。率领本部人马退往襄阳,投奔荆州刺史刘表。

刘表嫌他将祸水东引,担心收留他会结怨于益州新主孟晨,从而引来刀兵之祸,便想将其拒之门外。谋士蒯良闻听,立刻找到刘表建议道:“庞義一心向汉,不愿投降孟晨,而来投奔主公,主公若不收留,岂不令天下耻笑我等气量狭小。况且庞義以全军退归荆州,其实力不可小觑,接受他无异于多一条臂膀。益州孟晨观其所为,野心非小,早晚必会兵发荆州,与是否接收庞義并无太大关系。他来这里反而可以大加利用,给他兵马钱粮,令其打回东川,必要之时,我方可以甚至可以出兵助力。如此祸乱益州,令孟晨不敢正视荆州,方为上策。”

刘表为人,乃是安于现状之辈,面对蒯良的提议,只给与四个字的答复,从长计议。之后就不了了之,也不驱走庞義,按时供应粮草,也不令其打回东川,就那么闲养着。

等到孟晨入朝求官,曹操按照郭嘉的提议,以天子明昭,命令刘表攻取益州。蒯良再次找到刘表,提议道:“曹操以天子昭令,如不出兵,恐怕落下抗命不遵的话柄,正好益州败军庞義在此,给他足够的粮草,令他就带本部人马打回益州。无论成败,于我没有任何损伤,于天子也算有了交待,正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刘表听完,深觉在理,不在犹豫,立刻修书庞義,命其率领本部人马打回益州,同时拨给他足够六万大军一年的吃穿费用。

庞義本欲到达荆州之后,面见刘表交出兵权,换一个太守的职位,安安稳稳的过个几年,毕竟荆州地区,刘表经营数年并无战乱。很多当时名仕都选择避乱荆州,他也并不例外。奈何求见刘表的书信,发出去仿佛泥牛入海,绕无回音。终于等到了回信,却是命令自己打回益州的正式公文。

庞義接到命令,又得了刘表赠与的许多粮饷。他心里清楚,当初刘璋在益州鼎盛之时,尚且败于孟晨之手,如果自己有打败孟晨的能耐又何须投奔刘表?只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刘表的命令他不得不听,也不敢不听。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带领本部人马回师益州。

庞義没有按照来时的路线进入益州,而是选择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攻占沿路郡县,胜了算是大功一件,一旦见势不妙,也可以乘船快速的逃回荆州。

李洋就任巴郡太守仅半年有余,只在江州一带做到了完全掌控,对于巴东地区,仍然任用原来的编制进行管理,连驻军都没有令外调派。正好让庞義钻了一个空子!

由于事先没有防范,庞義很顺利的夺得巫县等地。等到李洋收到消息之时,庞義已经打到了朐?一带。本来巴东地区并未真正占领,李洋完全可以放手不管,在江州附近设下埋伏,以逸待劳伏击庞義一众。无巧不巧正值孟晨沿水路返回江州,此时已经登船,信息不通。不明情况之下,冒然进入巴东,极容易被已经攻占巴东地区的庞義捕获,后果不堪设想!

果然,在庞義占领朐?之后,沿途探马报告有一艘商船从荆州驶入巴东。庞義在荆州之时,听说了益州孟晨派遣使者朝拜天子一事,所以他猜测这艘商船,应该就是迎接使臣回返益州的船只。庞義马上调集所有船只,在江中设下埋伏,打算活捉船中使者。不曾想对方仅是一艘商船,却极难对付,居然在自己精心布置的埋伏之下逃了出去。恰好此时探马报告,江州人马来到。自己刚刚攻占朐?,江州兵马就到了,居然来的如此迅速,大出庞義预料之外。其时正值孟晨突破水军登岸之后!

所以当手下来报,益州使者强行登陆逃脱之时,庞義并未多加理会。此时他正在与手下部将商议如何对敌李洋之事,对于使者逃脱一事并未多做理会。

只是他做梦都没想到,那艘商船之上会有孟晨存在。不然以庞義此刻的兵力,只要足够重视,对付区区一只商船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或生擒,或击杀益州势力将一战而破,由此立下不世之功。就这样错过了如此大好的机会,也偏巧李洋来的及时,间接救了孟晨一命。

庞義的旧部庞乐,自从救援成都无功而返之后,一直不得庞義待见,闻听江州兵到,庞乐首先请令,前去会战李洋。两个人虽然同为庞姓,却并无亲属关系,庞乐的能力一般,庞義对他的态度一直在不冷不热之间,见他请令出战,也没拒绝,拨给他五千人马,前往李洋之处,打探虚实。

庞乐领令之后,点兵出营,直奔李洋所在,一路之上,庞乐暗气暗憋,心中不痛快到极点!他始终认为救援成都失败,过错并不在自己身上,而是曹青等人太过狡猾。惹得庞義因此不待见自己,所以庞乐恨透了孟晨等人。益州争夺战中,李洋一直负责后勤补给,是以名声不如其他几人响亮。庞乐更是连听都没听说过,难免有些轻视。来到李洋寨前,勒住战马,命令士兵叫战。

庞義不知道船中会有孟晨,李洋同样不知道孟晨在如此劣势之下居然逃脱。收到庞義沿江占据郡县的消息之后,李洋大吃一惊,一面报告成都,一面亲提本部人马,来战庞義。

由于心系孟晨安危,李洋传令三军水陆并进,日夜兼行,只用一天时间便赶到朐?附近。只是害怕庞義设有埋伏,不敢再冒然前行。朐?一带,长江沿岸尽是山地,大小山脉相连,李洋于附近选择了一处相对开阔之地,扎下两座大寨,一为陆寨,一为水寨,两寨之间互为犄角。

等到庞乐引兵来到之时,李洋已经将大寨扎稳多时。正在思索如何援救孟晨之事,手下来报,外面来了一队士兵约有五千余人,正在营外讨敌骂阵。李洋听说,心道来的正好,孟晨此时音讯皆无,既然己方难以收到消息,那么从敌将口中或许可以探的一二。李洋想罢走出帐外,点起一队士兵下令打开营门。两军对峙,李洋急于知道孟晨消息,催动胯下宝马一点红,往前走了几步,高声问道:“来将通名?”

庞乐见来人身无甲胄,只是一身青衣打扮,知道此人应是江州太守李洋无疑。同样高声回道:“我乃庞義将军帐下庞乐是也!对面可是李洋李太守么?”

李洋身子微微一欠,回道:“正是在下,庞将军,我有一事相询,不知你是否清楚?”

庞乐内心只等与李洋厮杀,将其打败好立下大功一件,好让庞義对自己刮目相看。这个李洋出兵列阵非但不与自己拼斗,反而说有事询问,心道一声麻烦,按住性子问道:“你有何事?”

李洋将其不耐之色尽收眼底,暗自一笑,高声问道:“庞乐将军,最近有一艘商船从南郡出发路过此地,不知你是否见过?”

庞乐闻听,眼珠一转,心下了然,原来是想跟自己打听己方阻截的那艘商船一事。看来庞義猜的不错,那艘船上确是益州的使者无疑。可惜己方水军太过无能,出动百余船只围堵,居然让他们跑了。不过这话庞乐不能跟李洋如实诉说,自己再看不上水军能力那也只是内部的事情,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所以面对李洋的问询,庞乐冷声回道:“不错,是有这么一艘商船,不过已被我方水军拦截,将其凿穿,船上之人已经全部葬身鱼腹了。”说罢哈哈大笑,庞乐如此说法,意在挫动对方锐气。

可是对于知道实情的李洋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一般,船上的其他人先放着不说,光是八骏之中就有四人之多!如果全部身亡,对己方势力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孟晨还在上面。李洋头脑灵活,反应也快。观察庞乐的一举一动,心下犹疑,别是这家伙没说实情是在骗我?

想到这里,李洋决定诈他一诈,抬枪指向庞乐,冷声说道:“一派胡言,船上之人尽是我军精锐,岂是你等水军所能拦截。不会是你等虽然出兵阻拦,却没拦住,不敢如实说明吧?”

此话说出,已经接近真相,说得庞乐一愣,就这一愣恰好被仔细观察他的李洋捕捉在眼底。不等庞乐回话,李洋抢先说道:“鼠辈居然妖言惑众,今日就叫你知道我的厉害。”说罢举枪催动一点红直奔庞乐!

庞乐一见李洋奔来,心中想到就等你过来呢,谁有心情陪你在这胡诌。大喝一声:“来的好!”两个人各举兵刃斗在一处。

李洋身为八骏之一,虽然以剑法闻名,枪法亦是不弱,平日里,没少与封展常同的人比试。一个区区庞乐,哪里会是对手,不过五个回合,李洋使出枪中夹剑的绝技,一个晃身,趁庞乐不注意,左手使枪将其逼住,右手冷然抽出佩剑,对着庞乐的咽喉刺去。

电光火石之间,庞乐躲闪不及,只一剑就将庞乐刺死。手下的士兵一见主将身亡,扭头就跑,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李洋想要从他们口中得到实情,岂敢轻易放他们离开,撤回宝剑,把手一挥,寒声说道:“追,尽量给我捉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