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蛮定天下 > 献永昌吕正入云南

献永昌吕正入云南

公元191年夏,距离孟晨攻占云南之后两个月,益州牧刘焉才收到情报。当听到陈傅身亡,赵凌战死的消息时,刘焉鹰眼一立,将手里的竹简猛的拍在桌子上,恨声说道:“一对废物!”

这时的刘焉正在谋划夺取汉中,根本没有余力再分兵去收复云南。不得已之下,派人命令永昌益州二郡,兵合一处,讨伐孟晨。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刘焉心里打算待他攻取了汉中,再转回身收拾孟晨不迟!

永昌太守王猛,收到刘焉命令不敢怠慢,忙召集手下商议。

手下谋士出声说道:“那孟晨据说是南疆蛮王孟利之孙,此人有结义兄弟七人,号称云南八骏。不久前南疆火云寨反叛,就是他们深入南疆协助蛮王平定的。如今占据云南实力不可小觑,依我之见只宜坚守不宜轻出,否则我永昌郡极有可能步云南后尘落入孟晨之手。”

那谋士姓吕名方字文约乃是永昌郡本土大族吕氏之人,对南疆各处势力了如指掌。王猛乃是刘焉入主益州之后,任命的永昌太守,与陈傅一样都是刘焉的亲信。

王猛名字虽然带个猛字,其人却一点也不猛,乃是文官出身。听吕方一番分析,王猛也是眉头紧皱,说道:“只是州牧大人的命令,我又怎敢违抗?不知文约是否能想个两全其美之策?”

还没等吕方搭话,突然一人高声喊道:“些许小贼怎么就把你们为难成这样,不用别人出马,只要大人许我五千兵马,我便去踏平云南,取了孟晨项上人头,为太守分忧。”

王猛一看,说话之人正是自己手下的都尉周剪。周剪也是本地大户人家出身,自幼学习兵法,又专门请了教师教他武艺。王猛到任之后,听说他的名声,任命他为都尉,守护一方百姓。但也只是闻其之名,并没有真正见识过他的能耐。是以他出声请战,王猛没敢立刻答应,而是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吕方。

吕方出声问道:“据说孟晨原有蛮兵两万,打破云南之后又得降兵一万,不知道周将军哪来的把握,只带五千士兵就能取胜?”

原来周吕两家同为永昌大族,却向来不和,吕方有什么建议,周剪一定出声反对,反过来周剪提什么举措,吕方也第一时间站出来提出不妥。两个人争论由来已久,王猛也是倍感头疼。见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又要开吵,王猛心烦的挥了挥手,说道:“别再争论了,不管你们两家原来有什么矛盾,只是现在乃是非常时期。应该摒弃前嫌,一心助我。否则的话,州牧大人怪罪下来,我想在座的各位恐怕都不会好受吧。”

两人见他抬出了州牧刘焉,也就不敢在多言语。王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心里计较,州牧大人的命令我无论如何都要执行!正好这周剪主动请战,我且与他五千兵马,这样对州牧大人也算有了交代,何况,万一他真的取胜,于我不也是大功一件么。想到这,他开口下了结论,“就依周将军之言,我给你五千人马,即日启程,讨伐云南。”说罢一转身,往后堂走去。

周剪跟着站起,路过吕方之时,重重哼了一声,也大步走了出去。留下吕方一人坐在椅子上沉吟良久,呵呵一笑,摇了摇头也走了。

吕方回到家里,立刻吩咐手下把族内的头头脑脑找到家里。秘密商议到,郡守王猛派周剪前去讨伐云南,此番出征必败无疑。孟晨随后就会攻打永昌,到时候我们就成了覆巢之卵任人宰割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索性投降孟晨,献了这永昌郡,也可保我吕氏一族平安!大伙一听,是这个道理,纷纷点头同意。

吕方又说:“此事必须做的隐秘,如果被王猛得知,不等孟晨到来我们就是灭族的大祸。需得选派一位绝对信得过的族人前去孟晨处沟通上下。”

商议到最后,决定派遣吕方的族弟吕正前往孟晨出投降。吕正字文起,族兄吕方在官府里担任官职,而吕正负责打理家族之内的日常琐事。大伙商议决定偷献永昌郡,此事关系重大,吕正丝毫不敢怠慢,就于当天回到家里挑选了一匹快马,走出城外,直奔云南!

经过两个多月的休整,孟晨等人先是收编了降兵,又整顿了政务。原来的步兵,重新做了编制,五百人为一小队,经过统计一共收编了十个小队,从降兵之中挑选了十个人当他们的小队长。五个小队为一中队,一共两个中队,分别由曹青和李洋统领。骑兵两千五百人,由霍雨统领。政务方面,以孟晨为首,程策辅助,还沿用原来陈傅时期的大小官员。项岳常同两个人从原来的降兵之中抽调了五百人组建情报部门,这五百人年龄没有限制,就一个标准,精明强干!

八骏众人公推孟晨为首,见了面在不喊五哥,五弟,老五什么的了,统一都喊主公。孟晨刚开始不同意,八个人都是兄弟,何分彼此尊卑呢?程策首先反对,以无规矩不成方圆为理由,称如果没有规矩,没有一套完善系统的管理办法,那我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大家都是新时代的大学生,道理都懂得不少,觉得程策分析的有理。就都按照程策的提议进行!

经过一番调整,在孟晨等人的治理之下,云南县大小官员默认了孟晨的统治。其实不默认也不行,毕竟军队掌握在孟晨的手上,俗话说,谁的拳头大谁说话算。不顺从不是拿身家性命开玩笑么?

正在这时候,永昌郡吕正来到了云南。他并没有如他族兄吕方所说直接面见孟晨,洽谈偷献永昌郡一事。而是找了一家客栈安顿下来,他要观察观察。看看孟晨究竟有没有实力迎接即将到来的暴风雨,毕竟投靠一方势力,不是儿戏,那是关乎整个家族命运的事情,岂能大意?当然他所考虑的暴风雨并不是指周剪带的那五千兵马,而是一旦永昌城陷,孟晨能不能抵挡得住刘焉的报复!

吕正到客栈休息片刻,走上大街。一路所见,百姓神色之间并不慌乱,丝毫觉察不出这里刚刚经过一场战乱!至少说明,云南城破之后孟晨并没有惊扰百姓,甚至进行过安抚!在城里转了一圈,心中有了计较就准备到军营去看看。

云南城不大,所以孟晨把军队驻扎在了城外。吕正一路走出了城外,捡了条小路往山上走去,毕竟军营不是谁都能随便进入的,他是想找个高处看看孟晨部队的军容。还没走出多远,突然后面转出一人,阴声问道:“你到这里干什么?鬼鬼祟祟,莫非是益州派来的细作不成?”

吕正吓了一跳,回头一看,身后站着一个青年,一身的白衣衬底,外罩一见兽皮马甲。一双虎目圆睁,瞪着自己。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项岳!

原来那客栈乃是项岳掌管的情报部门自己开的,一来用于招待投奔而来的宾客,一来用于审查往来的闲杂人等。其实吕正一进云南就被人盯上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罢了。当时项岳正在与常同切磋武艺,忽然手下来报,刚刚进城了一个客商,看其装束不像是一般的商人,一身上好的蜀锦,腰扎玉带,不是大富必是大贵。进了城不谈买卖只在城里瞎逛,行迹十分可疑。

项岳一听顿生警觉,于是让人带路,亲自前去察看,一看果然,不仅在城内四处察看,看样子还想偷看军营,所以才出声将其拦住,准备问个清楚。

吕正被人发现了行迹,也不慌张,转过身来,举手施礼说道:“在下永昌吕正字文起。特来拜见孟晨,不知道你是哪位?”吕正此时表明身份是因为他已下定决心投靠孟晨,从自己刚进入云南城不久就被盯上这件事可以看出孟晨等人谨慎认真的态度。所以军营看与不看此时已经意义不大了。至于为什么知道来人就是孟晨的手下,从他审问自己是不是益州的细作就知道了,毕竟吕正也不是傻子。

项岳一听他是从永昌来的,还要拜见孟晨,心里疑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是又感觉不到他身上有丝毫的恶意,也就抱拳回礼:“在下项岳。”吕正一听,哈哈笑道:“原来是八骏之一的项将军,闻名已久,这次我来确实有大事相告,不知道项将军可否代为禀报?”

项岳一听不敢怠慢,一面领着吕正去见孟晨,一面让人通知程策。领着吕正一路来到县衙,到了偏厅项岳命人看茶,让吕正稍等片刻,随后进入后院去找孟晨。

不一会,孟晨带着程策项岳来到偏厅,两方见礼之后分宾主落座。孟晨问道:“方才我听老六说吕先生有大事相告,不知道吕先生口中的大事究竟是什么事?又与我等有多大的关系?”

吕正略一欠身,将永昌郡中发生的事情做了一番简短的说明。随后说道:“那周剪所率五千人马不日就到,孟大人需早做准备。另外,请孟大人另外派遣部队随我返回永昌,有我族兄作为内应,一旦兵临城下,拿下永昌不费吹灰之力,还望孟大人早做决断,以免耽误时机!”

孟晨沉思片刻,说道:“此事干系重大,仅凭先生一面之词叫人万难相信。不过,先生所说那周剪带兵来犯,我们会立刻准备,同时非常感谢先生为我们带来这么重要的消息。这件事攸关我部生死存亡,我们必须马上准备,还请先生暂留几日,让我略尽地主之谊。至于你说的偷袭永昌一事,还需从长计议。”

吕正一想也是,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先在这待一阵子也没坏处。看看孟晨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战事也算是客观的检验一下他的实力!吕正知道他们急于商议军情,也就不再多话起身告辞。孟晨让项岳代替自己招待吕正,送他返回客栈。

送走了吕正,孟晨随即命人将驻扎在外的霍雨等人请回府衙,商议剿灭周剪一事,孟晨下了决心,一旦吕正的消息是真,定要让那周剪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