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小二的崛起 > 作词

听着林倾晨的话,陆小二脸色微微一沉,他端起一边的茶水,冷声“:谁的手,伸的这么长?”

跟了近半年的陆小二,林蔓蔓自然明白陆小二这般神情的意思,她开口道“:我们隔壁镇,德义镇!”

“哦?德义镇!”陆小二轻叹一声,听着这个熟悉的名字,陆小二这才想起来,在调查陈有之一案中涉及的铁矿一案,矛头十有八九都直指德义镇的县尉,许大头,而他的主子,也就是称“老虎胡”的胡威。

“怎么惹大小姐生气的?”陆小二又问道。

林蔓蔓低着头,这才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陆小二。

原来是商会的一批酒水运往永州,途经德义镇的时候,被许大头的手下的人给劫了,说是这种酒水没有州县上面的批文,不能运出暗水,后来林倾晨派人要拿回来,却被许大头的人打了回来,并且放话说是他们的东西,不仅如此,很多在德义镇的暗水商会店家也遭受了洗劫,德义镇县令给的答案是马匪洗劫,其实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就是他们搞的鬼,这就相当与跟暗水商会宣战了。

“他们的手,也伸进来了吗?”陆小二吸了口气问道。

“嗯!”林蔓蔓点点头“:商会在寒镇的一些店铺这些天遭受了莫名的破坏,而且孔县令那里也没有什么消息,应该是衙门里有人……”说道这里林蔓蔓的声音停了下来,意思不言而喻。

陆小二冷笑一声“:倒是有几分本事。”

“大小姐并没有示意出手,陆公子你看?”林蔓蔓皱眉道,她明显是有些心急,这是暗水商会成立后的面对的第一次危机,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这个新生势力,如果一旦让步,那么很多在会的成员一定会分崩离析,只有狠狠打败这些挑衅者,才会树立威望,吸纳更多的商人入会,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林蔓蔓自然着急。

“贸然出手的话风险太大了,如果没有控制好的话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而且搞鬼的是德义镇,单单解决隐藏在寒镇捣鬼的人并不能解决问题。”陆小二沉声道。

“那陆公子,这怎么办?”林蔓蔓问道。

“不急,秋后的蚂蚱,他们蹦跶不了几天!”陆小二冷笑一声,似乎是对此事胸有成竹。

……………………

“雨露甘霖满春台,花喜人悦换银环,不知谁家度临江,船玉婵娟共享霜。”如意台上,等林倾晨正式宣布聚会开始后,不少的才子都纷纷吟诗想要吸引一些大小姐的眼球,尤其是以雷开和王束为首的人,作诗都极为疯狂。

“满篇词藻华丽,内容前言不搭后语,就这些还才子。”坐在右侧的大家闺秀中,除了某些大小姐身边的小丫鬟被这些才子迷的神魂颠倒以外,像刘娇娇,邱絮还有张雨欣都对这次些人嗤之以鼻

“邱姐姐说的是,这些人胸中无墨,只会写些风花雪月,而且还很烂!”一边的刘娇娇笑道。

“这么说,邱絮小姐一点有好诗词了,不如拿出来给大家开开眼界吧!”听着邱絮的话,张雨欣便开口道。

一时间,很多双眼睛都盯着邱絮,邱絮自然知道张雨欣像让自己出丑,不管自己做出什么样的诗词她都会鸡蛋里挑骨头。

“我只是商家之女,不擅诗词,听说张小姐自小饱读诗书,尤其喜欢李宽李诗人的诗词,还传言作诗颇有几分其神韵,张小姐,不如你试试吧!”只是一个瞬间,邱絮又把矛头扔给了张雨欣。

李宽是何许人也,是周仁宗皇帝时期有名的才子,当年南越蛮兵起义失败后,南越仗着有毒障林为天险,就想和大周谈条件,是李宽在朝堂之上,一人力辨,痛斥蛮夷,让周仁宗下定决心,剿灭了蛮夷但是也意外劳民伤财,李宽也遭到了罢黜,后留下数百篇上佳之作,被称为大周第一才子,至今无人超越。

而张雨欣一直以来都倾慕与这样的才子,所以将李宽视为楷模,写诗词都处处模仿他,时间一长,不少诗词大家都认为张雨欣诗词中有李宽的影子,她的名声也就至此传开来了。

本以为搬出李宽,这个张雨欣的认为的楷模,为了自己的名声,张雨欣会出面作诗,但是都张雨欣依然出乎大家的意料。

“邱小姐说笑了,你是商家之女不假,但是论诗词造诣,我哪里敢和你比啊,别客气了,来啊,上笔墨。”不给任何邱絮辩驳的时间,就看见丫鬟端着四宝放在邱絮面前。

“请吧,邱小姐!”张雨欣开口道。

听着里面的动静,外面原本喧嚣的斗诗也戛然而止,不少才子都望向右侧,隔着薄薄的帘布看着。

“里面怎么了!”

“不知道啊,好像是有人要作诗!”

“谁啊!是不是张小姐,我早就听说了,她的诗词造诣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是啊,听说,她的诗词还颇有李才子的神韵,一定要见见!”

“不是张小姐,好像是邱家小姐!”

“邱家小姐!她会作诗?”

“没听说过,不过好像是被张小姐逼上去的,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议论的声音也透过帘布传经女眷耳中,见邱絮依然没有出手,张雨欣便又道“:怎么,邱小姐莫非要藏拙?”

邱絮轻轻一笑“:张小姐过奖了,我邱絮可没有你说的那般厉害,只是这真正能写出好诗词的人却不在这里。”

“真正写出好诗词的?谁啊?”一边的刘娇娇出声道。

邱絮目光朝左侧一瞥,然后提笔写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等邱絮停笔后,如意台右侧的女眷满头雾水,并不是她们不认识这首词,而是因为这首词她们都太过于熟悉了,元夕灯节时,一位姓陆大才子写下这首诗,轰动了整个文坛,不少文人大家都想找出这位陆才子,更有不知道多少闺中女子倾慕着这位陆公子,连张雨欣闺房中还留有这首词的原稿。

“邱小姐,你拿这词出来,想干什么?”张雨欣不解道。

邱絮微微一笑,她拿着写好的词环视一圈道“:这首词是当今元夕灯节的巅峰之作,不知比起刚才帘外诸位的作品如何?”

尽管是一头雾水,但是很多大家闺秀都明白,这首词比起刚才那些来说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完全没有可比性。

邱絮的声音很大,整个如意台上人都听得到,帘布外的那些所谓的才子都脸色通红,他们也知道自己作的诗词不如那位陆才子,但是邱絮这样公开的讲,让这些人脸面尽失,不少人都开始对邱絮怀恨在心。

“但是我想告诉在坐的诸位,这位陆公子,现在就在这如意台上!”还没等大家多想,邱絮的话如同惊雷一般炸响在大家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