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决战垓下 > 第七十二章 溃逃

第七十二章 溃逃

刘邦在这一刻显现出了难以名状的苍老,挺拔的脊背不知从何时开始佝偻起来,而他现在却顾不上这些,整个人脑中不停地浮现着一天前看到的草人旁的木牍,特别是最后那一行小字——勿谓寡人言之不预!

伴随着敌人的步步逼近,刘邦等人不时地听到自家的兵卒,被突然从路边杀出的楚军袭击的报警声,一处又一处燃烧的大火中,汉营的将士们就像一只只扑火的飞蛾,被烈焰彻底吞噬。

没人会再想着去抱以侥幸之心了,这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圈套,一个专门针对汉军上下的攻心战术。当他们信心满满地率领千军万马向东挺进,在以为可以大松一口气的时候,突如其来地被予以狠狠的当头一棒。

尤其是终于知晓,原来自己从一开始就在人家的计算之中,更令人欲哭无泪的是,人家在动手之前还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他就在前面等着收拾你,是你自作聪明,非要往陷阱里跳!如此毁灭性的心理创伤,让汉军全体将士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和士气荡然无存。

刘邦与楚人交战,常常以计取胜,善于利用他人的弱点,乘隙而入,想不到如今却在最至关重要的一役里聪明反被聪明误,输在了自己的强项上。满心的失落、沮丧、悲凉,令从来沉着、冷静的汉王殿下再也按耐不住,最后化作一声怒吼:“项籍!”随后转身遁去。

同样脸色衰败的周勃、柴武等人互视一眼,连忙追了上去,同时不忘安排好殿后部队,尽管汉军训练有素,但以有心算无心,他们又岂是有地利优势,在城父街巷中神出鬼没的楚军的对手?

而今先进入城父的数万人,大多数已被伏兵缠住,能撤回来的连一半都不到,且身上多半带伤。当他们狼狈不堪地看到城内从东、南、北三个方向,由火把组成的长龙浩浩荡荡地向自己这边汇聚而来。虽然不知道城外是否也有什么伏兵等待着他们,但除了撤离已经别无选择了,因为再不走就只能死在这里了。

汉营将士毕竟都是经历了南征北战,见过大场面的,现今面临被重重包围的局面,虽然气势不及对手,但也不怎么慌乱,在上至营将、下到伍什长的命令下,迅速结阵,队列整齐,进退依旧保持着章法。

楚军的几路大军在钟离昧的指挥下陆续赶到,飞快地将汉营的残兵败卒包围起来,而汉军将士这时才发现,西城可供其防守的工事建筑,早在他们入城以前就已然被拆除殆尽。他们这些断后的弃子根本不可能抵挡住楚军无论人数、装备,还是战斗力,都远远超过自己的主力大军。

仅剩的万余汉卒仍在且战且退,这些人知道不这样只会死得更快,但过了没一会儿,抵抗就愈发无力。不是力竭,而是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一个足以让他们终生畏惧的东西——项羽的中军大纛!

一看到熟悉的项字旗号,刚才还坚实紧密的阵型,竟立时松动起来,一个又一个的汉卒喃喃自语道:“西楚霸王来了……”

“不要信,项籍不会理咱们这些人,要来也是去追汉王去了,来的充其量也就是个替身!”营将在阵中喊话,气喘吁吁地道:“守住阵列,退出城去!”

似是不打算给汉军重整队列的机会,营将话音未落,便见周围的巷道中,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楚军将士疾速奔出,出现在他们四周,纷纷组阵而上,将其严密地包围住。

“稳住,一定要稳住,”营将语带颤音,发声越来越小,他艰难地咽了口吐沫,说着自己都不信的话:“这些人都是乌合之众,没什么不好对付的……”

“此话当真?”副手难以置信地道。

“试试就知道了,”营将定了定神道:“要真是主力大军,何必如此藏头露尾,早就正面杀过来了,何必躲在这破街陋巷里面?”

副将一想也对,于是就传达号令,指挥众将士紧守阵列,步步为营。

“杀!”

然而不等双方短兵相接,楚军阵中突然射出无数箭矢,由于距离太近,汉军将士根本来不及闪避,当即就有几百人被射中倒下。其余的汉军想往前冲击敌阵,还没碰到敌人就被长矛刺中,还有人被戈戟倒拉横扯得血肉模糊,运气好的人逃过了前两轮攻击,还没来得及大呼侥幸,成群结队的剑士就迈步上来了,不想死在乱剑之下的话,只能有多远逃多远。

就这样,在全体断后将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眼前这些楚军的实力总算是摸清楚了,只是辛辛苦苦得出来的答案让每一个在场的汉军将士皆是无法承受!没有经过积年累月的沙场熏陶,不可能有这等程度的实力,更不用说和楚军交锋至今,对方是什么成色还看不出来么?如此熟悉的感觉,他么的不是项羽的主力还能是什么?!

营将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的一幕,最后看得自己后背发凉,仍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直到那个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穿着一身重甲的中年大将出现在他面前时,营将这才愣住了,因为这个人不久前还与他在陈下战场上打过几次照面。

钟离昧!

虽然当时隔得老远看得不是很清楚,眼下天色又太暗,但营将知道,面前这位就是钟离昧本尊,不光是他,就连他的副手,以及一些从陈下熬过来的老部下,都已经开始莫名其妙地颤抖起来。能把这群百战余生的老兵吓成这样的,除了这一路上诡计百出,暗算得每一个汉卒心惊胆战的钟离昧和他的老卒们,还能有谁?!

只是这厮,怎生得这般阴魂不散?

无奈现实比人强,在楚人难以匹敌的威压和弃械不杀的喝令下,终于有人万念俱灰,绝望地倒在地上,哪怕马上去死,也不愿再受折磨了。有人示范,就有人跟风模仿,先前还奋勇作战的一万战力,不多时便悉数崩溃,再也不愿意负隅顽抗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