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隋最强逃兵传奇 > 第157章 火药味十足

第157章 火药味十足

看着杨明一脸迷糊的样子,柳婴儿瞧了瞧周围,然后压低声音道:“清华书院有一项传统,就是在每年的创院庆典前,都会举办一项‘三雅赛事’,以诗、画、琴为题,对全院学子进行考核和评估,然后选取前三名,在庆典当天宣布,接受众人的礼贺。可谓是对学子们最大的褒奖了。”

原来清华书院在创立之初,就一直保持着一项传统的活动,既以诗、画、琴为题,考核全院学子的学业水平。

通俗来讲,就相当于现代大学里的期末考试。

古书《太平御览》里有载:古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谓之三雅也。

古时文人爱作诗、书画、抚琴,亦爱饮酒。所以取名‘三雅赛事’,既是暗合三种雅学,又隐喻应当学习古人豪放不羁的品性。

“我的乖乖,这里面的道道还真多啊。”

听完柳婴儿的解释后,杨明还是觉得似懂非懂。

不过大致内容他倒是听清楚了,所谓‘三雅赛事’,就是对全院学子进行诗词、书画、抚琴等方面的考核,然后选取最优秀的三个人,当众接受表彰。

而搞明白了这一点后,杨明再次看了一眼台上那三个站在墨白身旁的学子,心中顿时了然,无疑,这三人,就是此次三雅赛事的前三名了。

果不其然,就在这个时候,墨白宣布李子麟为此届三雅赛事的头名,另外两位于博雄以及徐志豪,分列二三名。

与此同时,又有四名书童推着一面巨大的木板走了进来,木板上张贴着数张诗作以及书画,都是这三人的代表作,以供众人欣赏。

“听闻清华书院的学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这李子麟,更被誉为有史以来难得一遇的天才,早就想要见识一下,此等良机,可千万不能错过啊。”

“然也,这李子麟天赋异禀,七岁吟诗,八岁作赋,震惊大江南北,我也想要看看,他这次又有何大作问世,话不多说,我们快快上前去吧,晚了可就抢不到好位置了。”

这一刻,殿内的名流贵族们,全部化身为追星的粉丝,纷纷挤到木板前,想要欣赏李子麟的最新大作。

由于近些年战事平息,经济复苏,使得江南地区重新有了对文学上的追求,加之李子麟作为远近闻名的天才,众人都想一睹他的风采。

于是刹那间,李子麟的诗作前便挤满了人群,人们竞相争阅了起来。

见到这一幕,李子麟心中的气闷瞬间消解了大半,他的脸上,重新浮现出了高傲神色。

“杨明,我们也过去瞧瞧吧。”

跟周围人群一样,柳婴儿也显得颇为好奇,拽着杨明的衣袖,目光兴奋道。

杨明虽然一直听闻这个世界重武轻文,但还没有具体了解这里的文化水平究竟如何,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好好领略一番。

于是点头道:“好吧,那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说罢,杨明便带着柳婴儿,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挤开如潮水般的人群,来到了那贴满诗词书画的木板之前,细细阅览了起来。

首先映入杨明眼帘的,便是木板上最显眼处的一首诗词,诗名为《秋愁》,乃是一首五言绝句。

而它的作者,正是此次三雅赛事的头名、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李子麟。

诗的全文为:

秋困眠书案,

闻声舫已过。

桃花何处有,

转醒欲折枝。

“好,好啊!”

众人在看到这首诗词后,立马发出阵阵惊叹之声,夸赞道:“文词优美,意境悠长,果真是卓尔不凡啊!”

一时间,无数赞美声,犹如雪花般,向李子麟纷纷涌来。

李子麟听后,脸上的骄傲之情更加浓厚了,不由地挺直了身躯,闭眼享受了起来。

“真的有这么好吗?”

可就在这一片赞叹之中,一道不合时宜的疑惑声,却突然响了起来。

众人闻言,脸色均为之一变,随后纷纷转头,向声音的发源处望去……赫然正是杨明!

而当李子麟看到杨明之后,脸上的神情更是在转瞬间变得阴冷凌厉了起来。

先前因为杨明的缘故,抢走了本属于他的风头,此时在享受众人的赞美时,又是杨明跳出来搅局。

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得原本就心高气傲的李子麟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于是寒声道:“不知这位兄台有何高见,敢在这里口出狂言呢?”

李子麟这话,语气中含枪带棒,火药味十足,显然是动了真怒。

不过因为刚才李子麟演讲的时候,杨明睡着了,所以并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就是这首诗词的作者,只是非常自然的点评了起来。

“首先,这头一句已经点出了作诗的时间为秋季,然而在第三句,却又问‘桃花何处有’。众所周知,桃花只有在春季时才盛开,而在秋季里问桃花开没开,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其次,开头写到因为太困,所以伏在书案上睡着了,可第二句却突然承接‘闻声舫已过’。试问一下,一个已经睡着了的人,又是如何能够听到舫船经过时的声音呢?这在逻辑上根本就说不通。”

“最后,诗的名字为‘秋愁’,可是纵观全文,却根本没有体现出‘愁’这个主题,而是顾左右而言他,给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所以在我眼里,这就是一首不合格的诗词。”

杨明一共提出了三点批评意见,而每一点都正中要害,使人无法辩驳。

那些原本恭维李子麟的人,在听完杨明这些话后,也全部沉默无语了。

确实,他们也发现了,这首看上去很美的诗词,其实细细品究起来错漏百出,根本就难以达到佳作的水平。

而众人中,要论最难堪的,恐怕就要属李子麟了。

为了创作这首诗,他把自己关在房里整整一个月,可万万没有想到,他自认为完美无缺的诗作,此时竟被杨明贬的一无是处,这让他脸上顿时颜面无光。

看着底下纷纷躁动起来的人群,李子麟不由地慌了,他从小到大,都被誉为神童、天才。

如果在这里被一个无名小辈打败的话,那么他今后又该如何见人呢?

想到这一点,李子麟心中一狠,转而向身旁的墨白拱手道:“山长,学生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您能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