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宋重组 > 第四章:老师被教

第四章:老师被教

赵佶高兴地说道:“太好了,以后我也能成大侠了!等下我就去和我皇祖母说,她一定会同意的。”赵佶非常有自信地说道。其他人听后,满脸的惨淡。他们陪赵佶逛了一天的街,早就累的不行了,听说还要去皇宫就更加凄惨了。

太皇太后一听这赵佶要学武,因为大宋重文轻武,看不起武夫,当即就不同意。后来,赵佶以太祖是学武出生和他学武是为了强身健体等,这样一套说辞,她也就不再反对,不过后来又给他安排一个文学老师。赵佶也想要普及一下古文,也就没推迟。就这样赵佶开始了他上午学文下午习武的充实生活。

两天过后,赵佶没想到的是他的老师竟是苏轼——北宋大文豪,让他惊讶不已,这怎么可能呢?难道是我的到来,创世神的照顾?其实也是有可能的:历史上他老哥就是喜欢和高老太婆斗法,老太婆又喜欢权力,再加上现在有权,估计就有了换皇帝的想法,于是就让苏轼这种老顽固来试试水,看能不能培养出心腹听话的皇帝。这也是他现在这样自由,和高老太婆不再坚持反对赵佶习武的原因,原来是心思不纯啊!果然皇家的人都是狡猾之辈,没好人啊!

这天,赵佶坐在苏轼对面,心中忐忑的紧。他不想这样枯燥地学习,也不想把大文豪气走,另外还想让苏轼办件事,所以正想着怎么说呢?

在赵佶跟着苏轼念了一篇文章后,苏轼还没来得及讲解文章的意思时,赵佶问道:“学士等下,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

苏轼笑着并和气地说:“王爷请你说。”

赵佶回答地说道:“是这样的,你不是让我跟你念文章吗?其他先生也是这样教学生的吗?”

苏轼非常好奇地问道:“是的,有什么问题吗?我们不是几千年来都是这样教的?”

赵佶想了想,于是说道:“原始的人没有火,没有房子,没有衣服等,后来有了;秦朝那时,没有纸张,东汉才有,到现在有更好的;我们大宋以前没有火药,现在也有了。难道几千年以来,就不能改变一下这教书与学习的方式方法吗?”

苏轼神情呆呆地看着赵佶,口张得大大的,不知道怎么去解释赵佶提的问题。赵佶叫了几声,苏轼才回过神来:“王爷什么事?”

赵佶相当无语,这叫什么事,我给你说了半天,口干舌燥得容易吗?你既然在开小差啊!没办法,于是赵佶又把刚才说的话再说了一遍。

这回苏轼来神了,只不过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只是耍无赖地回问赵佶说道:“怎么改?王爷定有方法,还请王爷明言!”

赵佶真想抽他几个耳刮子,心想:“真是老狐狸,你自己不知道就明说嘛,话还说的那么冠冕堂皇。虽然你是大文豪,但这是千年以后的东西,不知道我也不会笑话你。幸好我自己知道,要不能还不被你笑,岂不是被人骂?”

赵佶心头一转说道:“既然学士不知道,那我就说下我的一点小方法,还请学士指教指教。”

苏轼就像没听到是的,迫不及待地说道:“请说!”

赵佶心想道:这苏轼不愧是大文豪!这气度就是不凡啊!看来得救救他,别让他死得早了,得压榨干净才行。

赵佶道:“不过呢,我有几个条件还请学士务必答应!”

苏轼还是无动于衷,紧张地道:“那赶快说啊!”

赵佶慢慢地说道:“第一,这个方法如要传出去,当让人知道是我发明的,不知道可否?”苏轼想都没想就答应,可见为人不一般啊!当然这赵佶是有他的用途的。

赵佶又说道:“第二,用我的方法编造一部书,名叫《大汉字典》,期限为十四年。”

苏轼一听,这么长时间就编一部书,这书肯定不简单啊!于是好奇地问道:“那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有什么用?”

赵佶说道:“学士只要答应就可,等一下听完我讲的方法,你就知道。”

苏轼重重地说道:“好!我答应了,还有吗?”

赵佶说道:“第三,以后不要参加党争,做中立派就可,如不行那就暂时辞官,以后再复出。辞官理由就是要全心编造《大汉字典》。”

苏轼现在是好奇加惊讶:为什么赵佶热心他的事,连理由都给我想好了,他想的太远了点吧?于是问道:“为什么?”

赵佶说道:“因为我想让你活得长久一点!”

“为什么?”

赵佶严肃地回答道:“这个原因你现在不需要知道!只要知道我是为你好就行。”

苏轼感觉不可思议,这赵佶还是个小孩子吗?于是说道:“还是先看看你的方法再说吧?”赵佶想了想也是,这还真急不来。

于是就把汉语拼音法,和后世的规范标点符号法,还有阿拉伯数字教给了苏轼。接着又说了《大汉字典》的编造方法。花了半天功夫,还好苏轼脑袋够聪明,接受能力也强大,要不能可得累死他。也亏了赵佶边说边写,要不能估计苏轼一下子也不好理解。

当苏轼听完赵佶讲解后,当场就拍案叫绝,激动得跳起来。苏轼当即说道:“这样以来,只要学好了拼音及查《大汉字典》和标点符号的运用,就可以自学成才。这样普通人也可以读好书,这是功在千秋的大业啊!王爷小小年纪就有这种发明,当真乃是奇才啊!了不得!”

苏轼接着又说道:“王爷放心,从此以后,我不会再参与党争。我现在是没那时间和心思了去做那事了,说实话,我本来就不愿意去参和那种事,实在是身不由己啊!不过现在不要紧,这得谢谢你啊!”说完就要向赵佶行礼。

赵佶哪敢受他礼啊!不说后世自己是读他的作品长大的,现在还是他学生呢。再说这也不是他想出来的方法,他哪敢真的作为自己的功劳呢?那真要被人骂不要脸的无耻之徒哦!

赵佶说道:“学士,我还有几点建议,不知你想听不?”

苏轼立马说道:“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快说!快说啊!”

赵佶说道:“这编造《大汉字典》工程浩大,我们可以收集并整理民间用得多的简体字,但不得擅自乱造,这样可以保证它的通用性。另外,再把一些繁体字在旁边简化并注明,这样可以产生对照,它的实用性也大大地增加。最重要的是字体要方正,这样方便以后大量印刷出来。而且字体要尽量小,这样以后可以节省大量的纸张,降低成本,普及就能加快。”

赵佶说完后,苏轼吐出一口浊气。这小王爷今天给他的惊喜实在太多了,他实在怀疑是不是他本人想出来的。简直不能让人相信啊!于是说道:“这是王爷自己想出来的吗?”

赵佶当然说是自己了,要不能说谁呢?如乱说是谁教的,一查不就知道我在撒谎吗?如说是那位神仙托梦给他的,他自己都不会相信,更不要说这个大文豪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么好忽悠的。你看那高俅,当时刚到苏府,向苏轼写了个字,就是他那个俅字,苏轼就知道他是个什么东西,然后就送给别人了。你能说苏轼不精明吗?

赵佶说道:“怎么?学士瞧不起我是吗?这有什么稀奇吗?”

苏轼忙解释道:“王爷赎罪!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王爷才这么小,我实在不敢相信。就算我相信你,别人就难啊!到时我要怎么解释呢?这种事肯定要传出去的。”

赵佶说道:“到时实话实说吧,别人爱怎么想就让他怎么想,不用理他们,他们就是羡慕嫉妒恨。有的人就是这样,对新东西总是以怀疑的态度对待,缺了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你看现在的朝堂上,天天热闹非凡啊!吵的那个乌烟瘴气,今天不是这个被贬,就是哪个受气。明天不是这个不同意,就是哪里要怎么怎么样。后天呢,不是想着要把哪个谁推下去,就是担心这担心那的。这哪像是在为百姓做事的朝廷呢?”

苏轼吓得忙说道:“王爷慎言啊!”

赵佶笑着回道:“哦,是我有点激动了!还请学士不要传出啊!”

苏轼忙说道:“这我知道,还请王爷不要再说了。”

赵佶说道:“好的,不说了,不说了。学士今天我们这功课就这样被耽误,我们是继续呢?还是明天再补上呢?”

苏轼说道:“今天我看还是算了。还有点时间,你还是去玩你的吧,我要回去整理下今天的收获。”

赵佶说道:“好吧,就这样。不过学士不要忘了我说过的话哦!”

看着赵佶一蹦一跳地跑出去,苏轼不由得察了察额头上的冷汗。他今天算是惊到了,这那是教学生啊?这是被学生教啊!以后都不知道怎么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