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辰帝国浮生录 > 第三十九章 药物研发

第三十九章 药物研发

早朝退朝时差不多已倒了正午时分,赵章严让御膳房传膳,顺便见了见从江东回来的盛怀先。大辰国六部并无专管商业的衙门,因此皇商其实是归内务府司礼监管,司礼监总管太监也不过领正五品衔,盛怀先官方的身份是司礼监宫外主管采办事务,领正七品衔,虽然在宫外挂个皇家采办的头衔帮皇帝办事地方太守见了自己都要客客气气,但这七品芝麻官见皇帝,那是头都不敢抬的。

盛怀先带回来了赵易轩赠送给皇帝老爹的各种贡品礼物,在照壁下一字排开倒也琳琅满目。很快一面一人高的穿衣镜引起了皇帝的兴趣,“此物是何所造?比铜鉴清晰明亮十倍!五皇儿还真是有心了。”

“启禀陛下,此曰镜子,是江东王治下工匠所铸,十分精巧,在京师市面上也有三尺四尺见方的,能卖五、六千两银,这七尺见方的五殿下说只造出此一面,献于陛下耳。”

“东西不错,可惜只是工于奇技淫巧,于军国大事和百姓民生无益啊……”老皇帝点点头,又摇摇头。

“五殿下说另有一套宝甲利刃,献于陛下,陛下必然喜欢。”盛怀先拖过来一大木箱子,打开了里面是一套打磨得锃亮赵易轩特意加了料的的板甲和一把开了锋的合金朴刀。“此曰板甲,防御力胜于大辰札甲数倍。另曰合金朴刀,十分锋利,都乃军V国之利器。”

“此甲款制倒是新奇,郭高群你试试此甲到底如何?”

郭高群是大内第一高手,只人影一闪,“嘣”的一声,放在地上的板甲就正中破了一个巴掌大的口子,在一边瞪大了眼的盛怀先都没看出郭公公是怎么出手的也不知道他用的是何种兵器,然后看着郭高群把赵易轩加了料的板甲拿起来掂了掂,蹙眉深思不语。

“如何?”老皇帝问道。

“好宝甲!”郭高群操着公鸭嗓子道,“老奴从未见过如此宝甲,材质比大辰将军所穿札甲好上数倍,重量却只有札甲的不到四成。”

“可惜已经破了个洞了……”

“造此甲却并不难!五殿下说他手下工匠有造此甲的秘技,一日可造此甲三百套。”盛怀先道。

“当真?”赵章严一瞬间就明白了这板甲批量制造对大辰国军队的巨大意义,“速让吾儿献此秘法……不,还是让五皇儿造吧……”老皇帝毕竟是爱惜体恤自己的儿子的,道:“此板甲造一套件需要花费多少银子?还有那合金朴刀……?”

郭高群那边已经用大辰宫廷制式朴刀和合金朴刀互砍,连断数把大辰御林军用制式朴刀而合金朴刀只破了个小口。“刀亦是好刀。”

“五殿下让小人传话,曰带护手护腿头盔等配齐全套板甲四十两,单板甲二十二两,头盔三两,朴刀五两。若陛下想造,五皇子说愿意破产为国,只收成本不取分毫利润,八折出售。”

“甚好!可惜朕国库的银子还是太少啊……先造十万套板甲宝刀装备边军……一天三百套也差不多要一年时间了,太久了!朕可以给五皇儿多派工匠,让他能不能半年内造出来?”

“来人,给江东王赵易轩传旨……”

“诺!”一边的书记官备好笔墨……

……这边赵易轩还不知道已经天降一个大大的馅饼,这里还在为搞新药研发犯愁呢。

要搞药物研发就需要一个生物学实验室,现代生物学严重依赖仪器和试剂,用来造青霉素的点青霉和黄青霉还不是最困难的问题,这些青霉菌是一种常见菌,腐烂的水果、蔬菜、肉食及衣履上的霉变通常就是由青霉菌引起的,在大辰国就很容易能找到。培养也不难弄,牛肉膏也好,麦芽汁也好农庄里生产原材料就是了。关键是DEAE柱CM柱这些东西上哪儿找?再用原子构建?不过还好智脑给出了解决方案:反正就是替代法:用“琼脂”,琼脂可以从海藻里提取。琼脂可以造琼脂糖,琼脂糖可以造交联琼脂糖,再标记上功能基团就可以用了。说起来就一句话,弄起来很复杂,忙乎了几个月,而且赵易轩的基础工业是造不出微孔滤膜的,不得不用原子构建去造生产设备的核心组件。

事实上青霉素的整个生产过程如果没有智脑傀儡人的高精度控制,让土著自己来搞就算知道原理没有个几年甚至几十年也是搞不出来的,就举个例子:如发酵技术,发酵主要是为了让微生物分泌大量的抗生素。一般现代生产抗生素,接种量一般为5%到20%,发酵周期四到五天,这要看不同的菌种,有的可能只要不到一天,也有需要几周的,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通气和搅拌,维持一定的罐压和温度,而且要定期进行生化分析和无菌试验。多数的菌种发酵还需要间歇或者连续的加入葡萄糖和铵盐等化合物补充培养基内的碳源和氦源,或者补进其他料液和前体等以促进抗生素的产生,发酵要分析菌丝的浓度和形态,残糖含量铵基氦、溶解氧浓度,PH和抗生素含量,甚至要分析排气中的CO2含量和发酵液粘度。发酵过程中对罐内温度、通气量,对搅拌的转速,加糖、补料的时机和用量等等这些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没有大量的试验作为前提是不可能仅凭臆想就可以做到的。

好在赵易轩又智脑这个‘外挂’,最后通过冷冻干燥法从实验室得到了纯度差强人意的青霉素晶体。当然实验室生产的那一点点可怜的青霉素单位,其成本高昂得令人发指,目前就算有人拿十倍百倍的黄金来换赵易轩都舍不得,现在就只能等制药厂相关设备批量投产把青霉素的成本给降下来了。

比较起来制药产的第二款主打产品破伤风抗毒素就相对容易一些了,当然,那也仅仅是相对,破伤风梭菌可以从土壤中分离,主要的难点还在于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整套操作都要在厌氧培养箱中完成。培养箱还好说,箱体铁板和玻璃都很好造,但隔离用的橡胶手套就懵逼了,虽然已经通过母舰移植了一批橡胶树到了蓬莱岛,但蓬莱岛目前赵易轩还没直接管,就算派人去蓬莱岛弄来橡胶,但赵易轩手里还没有橡胶工业,也弄不出橡胶手套来,只能又依靠原子构建了。培养箱内用蜡烛把氧气消耗殆尽一个无氧环境的培养箱就搞出来了。培养出菌液后下一步就简单了,发酵液简单过滤后,下一步是脱毒。这是通过向发酵液中加入甲醛,将破伤风毒素转化为无毒但仍具有免疫原性的类毒素。之后是纯化,照例用的是硫酸铵沉淀——有了三酸两碱这东西不难弄。通过梯度沉淀获得类毒素之后,下一步是除菌。微孔滤膜是通用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就得到了既不纯又可能染菌的破伤风类毒素。

这东西还不能直接给人用,搞一批马,马匹这种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赵易轩当然也有批量购买过,甚至为此成立了一个养马场,分几匹马出来做试验,类毒素接种之前还要加入佐剂增强免疫原性,动物用的弗氏佐剂很简单,用矿物油就可以制造。最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马匹病恹恹萎靡不振是少不了的,但基本上没有性命之忧,一个多月后破伤风免疫马就弄出来了,然后从这些马身上采血,待其自然凝固后分离血清。还需要弄个离心机,好在离心机还不算难弄,土法也能制造。最后用硫酸铵沉淀纯化,然后是硫酸铵脱盐,因为纯化后的溶液中有硫酸铵不能给人直接注射的,这里就要用到过柱了,然而DEAE柱CM柱赵易轩是没有的,好在可以用胶棉透析代替,胶棉不算难造。最后再用微孔滤膜过滤一次除菌:感谢有外挂弄出来的微孔过滤膜生产设备。

基本上最后的抗毒素溶液就生产完成了,虽然整个过程用的大多是土法,时间也消耗了一个来月,但没有外挂靠土著……就算懂技术懂原理估计也得好几年才弄的出来。

然后药物弄出来就需要封装了,制药厂、玻璃厂、机械厂、罐头厂几家联合改造了一台半自动的安瓿灌封机,基本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玻璃瓶无菌封装的破伤风针剂生产后常温存储三年到五年质保,而青霉素晶体只要不冲兑成溶液保质期只会更长,为了保证肯定能用,所有的药瓶被印上了有效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