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辰帝国浮生录 > 第三十三章 大皇子的谋划

第三十三章 大皇子的谋划

一众将领行礼齐声道:“末将参见大将军永定王殿下!”

“你们起来吧。”大皇子挥手叫起道:“父皇已有明谕,加封我为西北兵马大元帅,节制十五郡兵事讨贼,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今日和诸位共议,集思广益、共商对策。”赵易武环视众人道:“现在先由孙老将军给大家说一说局势。”

孙将军名呈威,在先帝手里就已从军,是一名驻守西疆将近三十年的老将了,在赵易武来西疆之前一直是西疆的主帅,性格独立没有派系,又不卑不亢坚持己见,深得皇帝信赖。孙呈威虽然须发皓白双目却炯炯有神,精神矍铄而不显疲态,他走到预先摆好的沙盘前一一介绍十五郡的局势和军力部署状况:“西疆四郡诸军一直是我部直辖这里老夫就不详细介绍了,皇帝陛下已经下令我军大部移师东进时将西山郡、关西郡、关中郡三郡营兵调防边疆祁山郡祁山关,临广郡有五万边军可接受元帅调动,但仍需调动临广郡、上谷郡、北山郡三郡营兵至彭城彤关严防广陵国的异动,我部可用兵将十五万,加上彤关调拨的五万,加上上谷关的九万败兵,连同调防西部和西北边疆的各郡营兵粗略估计为十万人也可由元帅调遣,殿下所统之兵接近四十万。还有殿下直属的亲兵……”孙呈威抬头看了一眼赵易武,不知道五万亲兵算不算在内。

赵易武冷冷笑了一下道:“时值朝廷危难之际,本王岂会谋一己之私?本王东征之时本王亲兵必为前锋!”

“河西郡广夏郡淮阴郡三郡局势已经糜烂,据线报,红莲教已聚集近约二十万贼众号称五十万天兵天将举旗放炮公然造反,而且陆续仍有莠民投贼,其中最大一支为为广夏郡苍州城贼帅教主薛知微部十余万人,其中红莲教骨干兵士三万,另有二万朝廷俘虏被招降,余下七八万皆新招募裹挟的莠民。其二为河西郡贼号“圣女”柳云春部五万人,其中红莲教教徒兵士两万,新裹挟莠民约三万人。其三为淮阴郡贼四大令主之右使江东来左使武曼成各一万五千人。红莲教教主圣女以下贼官分四大令主八大护法三十六将,分管贼各小股军队。”

大皇子道:“这情报仍不详细,还需派大量探子去细细查探清楚!”

“诺!”

赵易武点头道:“诸位对此局势有何看法?”

“何须如此麻烦,末将请令为先锋只需统领五万精兵,即可直捣苍州,荡平贼寇,还大辰一个天下太平!”说话的是赵易武的爱将黄猛,黄猛作战勇猛对赵易武忠心耿耿深得赵易武喜爱,只是头脑简单没什么计谋。

“黄副将你退下。”赵易武呵退了黄猛道:“庄克己就是因为像你这么想才白白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殿下,臣尚有一言。”一名作文士打扮的幕僚站了出来,这是大皇子赵易武的参谋之一,军师冯晋文,为赵易武众幕僚之首。

“孝文(冯晋文字)有何高见?但请讲来。”

冯晋文谦恭行礼道:“不敢,书生略有一点浅见,刚才听闻孙老将军说永定王殿下节制十五军兵事,西北三郡西部三郡西疆四郡合计也就十郡,书生刚才粗略一看,那还有五郡应是南陵郡、渔阳郡、广南郡、河东郡、兴安郡。河东郡已被红莲教有所袭扰,数县已失,上万营兵龟缩在郡府克州,人心惶惶不得不援啊,若是克州有失贼众即可由河东进入大辰国中原腹地,中州数郡产粮重地乃大辰之国本任其驰聘则大辰危矣!臣以为,中南郡、南陵郡、渔阳郡三郡兵马可令其北上,或牵制或袭扰围魏救赵,与引援克州之兵遥相呼应,未尝不能缓解当前之危局!”

“克州之危本王深知之,前日已八百里急报命兴安郡所有兵马驰援克州,孤亦密信请求父皇调动中州之营兵数万,克州之围不日即可暂缓。中南三郡兵将调令本王即日业已下达,只是渔阳郡附近是老四的地盘,前几日据说父皇已经不再追究四弟之罪,他业已就藩……”

冯晋文何等聪明马上转移话题:“除了边疆,各郡营兵的战力殿下也是深知的,克州虽不日即可得五六万援兵,但也不要指望这些兵马能建立尺寸之功,但丢失克州的结果却是我大辰万万承受不起的,臣以为应另调一擅守之将统领克州三军,以保克州不失!”

“孝文所言甚是,克州还是要烦劳孙老将军,孙老将军驻守边疆三十年寸土不失,若论守城之能大辰无出其右者,此去克州也是深孚众望。”赵易武微微一笑,正好借这个由头把孙呈威调离北疆,也就没有人在西北和自己唱对台戏了,大皇子拿出了大将军令牌和信印:“孙呈威将军听令,本帅命你为河东将军,即日率领三千精骑昼夜疾行驰援克州,接管克州防务,若是克州有失你提头来见本王。”

“老夫领命!”孙呈威却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就算他知道这是大皇子调离他的计策,只要是对大辰国有利,刀山火海他也愿意去,当下领了授命文书去了。

“臣以为固守克州之后,我众可分为西北两路,西路即大皇子所率祁山关之大军,北路则是汇集彭城边军的上谷关,臣以为上谷关之众需派一稳重善攻之将率领,兵法有云:敌强则守,入界宜缓!况此时敌情不明乎?我众西北两路徐徐压上,寻找战机,馘灭凶逆,以不变应万变!合击苍州。”

这的确是最稳重的打法了,敌弱我强时这么干是万无一失的,冯晋文只说了东南北三个方向,但却没有说南面,大皇子却已是不宣自明:这是要把红莲教赶到南边去祸害老四啊。冯晋文真是深得我心:“甚善!”赵易武刚想一拍大腿,但马上注意到这可是上百将领众目睽睽之下,不迭正襟危坐道:“,那上谷关之兵就由张言诚张将军前去负责,诸将还有什么意见?”张言诚年纪虽然不到四十岁,但也确实是一个领兵多年的老将了,张言诚是大皇子的母亲淑妃之弟,说起来还是他的舅舅,赵易武提议此人,当然没有其他愣头青反对。

“如果没有什么意见,就按刚才孝文所述,现在开始布置细务。”

十几万大军调动,各军将士怎么安排,哪些部队留守以防祁国,粮草辎重怎么调配等等,自有一番布置。

西北本来就是赵易武的一言堂,大部分将领都是大皇子的亲信,如今走了孙呈威更是没有人和他唱反调,个把时辰后任务分派完毕,赵易武点点头道:“除了张言诚、冯晋文、赵长贵……以上几人留下,其他将领各自回营布置去吧。”

“诺!”一众将领各自散去,留下来的都是大皇子最亲信几个人,是什么话都能说的。

“你们几个知道本王把你们留下来想说什么吗?”他环视四周,留下的人还不到十个……自己能完全相信的人还是太少啊,赵易武暗叹。

“微臣以为殿下并不想速胜贼寇。”冯晋文似乎有些畏缩,但片刻之后眼神便变得坚定。

“咹?你说?”赵易武冷冷地看了一眼冯晋文,这人太聪明了,自己用起来都有点害怕啊,不过目前正是用人之际,等以后得了天下再来个鸟尽弓藏吧。

“冯晋文一介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尺寸之长。得殿下简拔于草莽,愿为殿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冯晋文道,“殿下若想成就万世之伟业,臣就继续说下去。”

“你说吧……”赵易武心里一动。

“臣以为,殿下自领兵以来,从未有如此大的机遇,除了在北疆抵御大梁国的王将军那里尚有十几万可战之兵,如今天下之兵马大半已经归殿下所掌握,敢问殿下讨伐红莲教得胜之后,皇帝陛下会放心把这几十万大军交到殿下手中吗?”

大皇子一股热血冲上头颅满脸通红几欲站立而起,但又放松坐了下去,只是死死握住了拳头,叹道:“孝文真是孤之子房啊。”

张言诚、赵长贵一干人等这才恍然大悟,他们也是巴不得大皇子能登上宝座,以后大家荣华富贵享之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