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辰帝国浮生录 > 第二十九章 招商引资(一)

第二十九章 招商引资(一)

赵易轩结束了在母舰的度假,重新接管了桃园山工业园区的五皇子躯体,时间已经是到了傍晚,带着腥味的海风徐徐吹来,中午的燥热已经大半散去。

“王爷,‘招商会’已经准备好了,大部分预约的商人都已经到了,您现在是否过去?”现在已经升为从六品王府直史的专职秘书徐子建按约定的时辰敲门问道。

“现在就去。”赵易轩点头道。

大半年过去了,桃园山工业园区和附属工人住宅区已经建设的初具规模,赵易轩把这个九州大陆唯一一个工业化的城市命名为桃园市,当然,目前桃园市只能称之为一个小镇,这个将来计划重工业为主的城市的基建一直没有停止过,东莱、东海两郡的许多会造房子的工匠都被赵易轩聘请或招募过来,由赵易轩的‘技术骨干’带领下建设新式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了不太过惊世骇俗,外观仍旧建造成大辰的马头墙、小青瓦类似徽派建筑的风格,但里面骨架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全都是钢筋混凝土浇筑骨架青砖混凝土的外墙,这样的三四层小楼已经造了二十来幢了,每幢楼小的能住几十人大的能住上百人,上千工人乔迁新居,能买的起房子的只有极少数,从一开始就为王爷打工工作时间接近半年的老技术工人中有些拖家带口的住集体宿舍不方便王府就以低息借贷的方式卖出去一些,大部分则作为免费居住的集体宿舍使用,一间二十多平方的集体宿舍放四到六张上下铺木床,住八到十人,每层楼有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卫生间提供统一供水,厨房的燃料则使用压制的煤饼。这些房子也在逐步替代最早建造的那批土胚瓦房,但现在王爷的摊子铺的比较大,工业区各个厂房工人已经招聘了七八千,连同有些拖家带口的,就算造了许多土胚瓦房也有些不够住,在钢筋混凝土量产以后在赵易轩的城市规划里土胚房是要被淘汰的,在土胚房不新建而钢筋混凝土建筑又施工较慢的情况下,许多单身汉只能直接住在厂房里了。

随着桃园市的不断扩张,大量产业工人的不断涌入,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治安问题,虽然凶杀、抢劫、强X等重刑事案件还没有出现,但入户盗窃、小偷小摸、聚众赌博等治安案件时有发生,赵易轩从盐场新兵训练营调了两V个连的士兵来维持治安只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在桃园市成立警察机构来维持治安又成了台面上必须马上办理的头等大事,而光成立一个警察局后续又会有很多问题,比如拘留、关押又需要监狱,审判又需要法庭和法官。审判权还好,照大辰惯例王府通判也有审判权,但王府没有立法权,王府只可以立家法,立公法岂不等同造反?而可怜的古代王朝大辰只有一部“大辰律”,‘大辰律’内容集《xian法》《刑V法》《民V法》等为一体,由于内容的高度概括许多规定粗糙而概念模棱两可,办案全靠主官的臆断,而且许多规定十分不合理:比如盗窃按大辰律规定盗窃1两银就要杖八十枷十日,盗窃五十两就是绞刑。而贪污罪却轻得多,贪污一百两也就是一个官降一级罚俸一年的轻罚。在赵易轩眼里大辰律是十分不合适自己使用的。只能先把各类法律先准备起来,再等合适的时机一一推出了,目前审案暂时按《大辰律》吧,但有的地方可以从轻的就从轻,有的地方可以从重的就从重,反正自己是王爷,除了皇帝没人敢质疑自己的判罚。

赵易轩的住处暂时是二十多幢钢筋混凝土房中较大的一幢,当然他没有独占一幢楼,几个王府的随从官员,还有一个连队的军警也住在这幢楼同时兼顾他的安全,而城郊桃园山下的规划为王府的那块地除了一个围起来作为停机坪的院子外几个房子都作为重要物资仓库了,除了一个连的军警维护安全外赵易轩并不常去那里,他觉得,在整个工业城没有完备起来前自己的住处倒无甚要紧。

赵易轩带着王先等随从,顺着煤渣路到了工业区边的临时会场,因为没有特别大合适开会的场地,招商会是设置在露天的,其实会场就是一段新浇筑的水泥路,目前桃园市的道路预留得很宽,大部分道路都用压实的煤渣铺设,水泥的产量慢慢上来以后已经有一部分道路铺设了水泥,这段新浇筑的水泥路专门找人清扫过,又宽敞又洁净,拿来作露天会场倒是十分合适,只是边上还有几个新建的工厂还在施工,因为担心施工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到会议,所以几个工地今天就提前下班了。

会场上已经预先摆放了几十条桌和上百木椅,居中放了几张主座和一块两米高四米宽的木制黑板作讲解书写用。几百个从大辰各地或被邀请或主动风闻而来的商人汇集到了这里,大部分是各大家族或者皇族成员的专属商人,比如太子家,大皇子三四皇子和他们的母族,宰相谢家,徐家……甚至庄家的也来了,家主庄克己虽然新败,但是人战死了也算为国捐躯,皇帝也就没有追究。至于少数几个民间商队其实也是和各地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代社会若是手中没有权力,没有和有权势的官员勾结,单纯经商会被到处盘剥,只会赔得血本无归,是根本赚不到钱的。

一众商人或坐或立或正在那里四处走动找熟识的人聊天或谈生意,见王爷带着随从进了会场,几个和王爷熟悉的就上来请安打招呼,赵易轩也一一回应。

王室商仆赵长贵是大皇子的家仆,最早海盐的分卖也是他和李家家主密探的,那时候就通过李宗振的关V系V认识了,两个月前又专门来东莱郡谈过玻璃生意,和赵易轩是较熟识的,他行礼请安后指了指路边那幢正在修筑的厂房框架,笑问:“小人刚才去那边看了王爷的在建之屋,内里居然用精钢为筋,小人验看了这精钢,完全可以用来作精良兵器铠甲,五殿下居然只用来建房如此巨富?这精钢我们永定王也是需求甚多,这精钢能否也作为商品售卖给我们永定王家?”

那边的房子赵易轩当然知道,是在建的制药厂,制药厂虽然没有成立但已经制作了第一批抗菌药‘磺胺’,磺胺是化工厂生产的副产品,化工厂制药的这部分功能当然是要从化工厂分离的,作为第一代抗菌药不好好利用起来太可惜了。

于是赵易轩点了点头,答应了一声然后向徐子建示意,他是来招商会负责拍板的,会议主持这种很累人很损嗓门的工作当然由其他人负责。

“这精钢自然也卖,不过我们家王爷只卖成品,不卖原材料。”一边的秘书徐子建接过了话,“待会招商会上所有所卖的商品都有货样给大家一一过目。”

招商会的预案当然早有准备,徐子建负责主持,一个排的王府军队负责维持持续,而出了名的大嗓门的预备役排长王老三则负责喊话。

这时候天色已经渐渐转暗,一干商人正觉奇怪这王爷为什么没有准备篝火灯烛之类的照明器具,会场四周几根柱子顶端却突然亮起了明亮的灯光,整个会场顿时被照得亮如白昼。

场内顿时发出一阵惊叹声,商人们啧啧称奇,一干人纷纷抬头举手遮光观察那发光之物,似乎是一个罩子罩着一颗通透的琉璃珠在发出耀眼的光芒,赵长贵身份较高带头问道:“早闻皇子藩地有夜明珠照明,夜如白昼,小人一直不信,今日一见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景,敢问五殿下,这发光的夜明珠是否也在售卖货品之中。”

徐子建是负责主持的,知道这叫灯泡的东西不在售卖的商品之列,只好求助地望向赵易轩。

赵易轩点点头,道:“这发光之物并不是什么夜明珠,此谓之‘电灯泡’,光靠一个电灯泡无法发光,还需许多配套的物件,比如‘锅驼机’‘发电机’‘电线’‘变压器’‘稳压器’等等,全套配齐须得几十万两银子,而且只有发光一途无甚他用,又需专门的工匠经行管理,本王觉得你们买去实在是浪费钱财故不在售卖之列,若是太子殿下、大哥三哥四哥家真的稀罕,也不是不卖,另外再谈就是了。”

然后赵易轩让一个兵士搬了梯子爬上灯柱拧了一个灯泡下来,这电灯泡如赵易轩所说果然不亮了,一些商人传递观看视为奇景,这一套发光的事物就需要几十万两银子,商人们心里讶异不已:这江东王卖了半年私盐居然如此巨富。他们以为赵易轩的银子都是卖私盐赚来的。

全套电力设置技术当然是现成的,连同材料消耗制造生产和人工维护等成本到目前大约也就花了赵易轩几万银子,而且电力也绝不是只有用来照明这么简单,赵易轩当然不会说电力主要都是消耗在了工业生产上,如果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买这全套供电输配变电设备去照明赵易轩也不介意卖给他大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