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辰帝国浮生录 >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军官培训班

“焉有此情?岂有此理?”老皇帝赵章严把几份奏折重重摔到了太子赵易文脚下,满脸怒容骂道:“红莲教扯旗造反糜烂数十郡县,你这节骨眼上还要火上浇油?要杀你自己的亲弟弟?这种事情你也做的出来?”

“老三诡计阴谋扰乱超纲谋害五弟,儿臣求父皇诛之只为安定朝廷,不是因为和三弟有私仇。”太子跪下磕头解释道。

“你这个条陈上的好啊!!!朕说了多少次,做太子要有太子的肚量!你就为一点小事,落井下石,要朕杀你的亲弟弟?杀朕的亲儿子?你看看老五的请安奏折,老五都知道保奏老三,再看看你?你连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都不如!”赵章严连喘了几口气才渐渐平息下来,“老三之罪以后任谁也不要再议!谁说我治谁的罪!”

太子不敢再辩,有多少话都吞到了肚子里头,只磕头应道:“儿臣知错了。”

皇帝转头问宰相道:“文若,京师还有多少可用人马啊?”

宰相谢长苏奏道:“京师经制兵马尚有定制,御林军一万护卫大内,城内禁军大营计有一万五千人马,京师外东南西北四大营每营一万五千人,京师可用人马合计八万五千人!”

“朕决定动用京师军队讨伐红莲教妖众!卿觉得由谁领军讨贼比较合适啊?”

“陛下,容老臣一言!”

“嗯?”

“京师乃大辰机枢之地,京师的安全为天下重中之重,京师各部万万不宜调走!”谢长苏神情肃穆跪下奏道:“老臣以为东南各郡并无战事,每郡抽调一万府兵还是凑得出来的,东南十二郡十二万人马,足够使的了。”

“正因为东南各郡久无战事所以朕当心久疏战阵之兵不堪一用啊!且虽说每郡设两万常驻府兵是朝廷定制但下面各府总兵将领假报人头喝兵血克扣军饷肥一己之私朕也是多有耳闻,每郡一万兵能不能凑出来朕都很是担心啊。”

“北边大梁边境冲突日久,几日前皇长子奏报说西部边疆祁国也多有异动,不过广陵国还算老实,驻守广陵国的边军是否抽调一部分作为剿匪主力?再十二郡每郡抽调八千人作为辅兵,老臣觉得也满够使了。”

“不,边军皆不可动,朕意已决,文若你起草诏书:调京师四大营为主力,东南十二郡每郡抽调七千营兵为辅,再征十万民夫输送粮草辎重,由兵部尚书庄克己为帅讨伐红莲教贼寇!”

“诺!”

……

征调各个府郡的营兵当然抽不到赵易轩这个王爷身上,而马长生率众来投更是让赵易轩的兵力增加了一倍还多,最早期的招募第一批两百多士兵大部分都被升级为了士官,而且因为这些老兵休假时候的宣传,现在赵易轩招兵也容易多了,这两个礼拜都招募了两百多新兵,加上李长生带过来投效的六百多人,满够凑一个团的,新兵和原三平岗人马都打散了在编入到各个班,统一由士官老兵班长带领训练,再抽调一部分文化学习积极脑子比较聪明的士官参加“军官培训班”。

有了徐子建这个正宗七品王府主簿,再加上他手里的通关文书,过各个府郡的关卡就容易了,一路通行无阻李长生最后到了东莱郡清源府见到了‘小王爷’,这里还感叹小王爷的还真的是‘小’王爷,看起来最多十几岁,不过爱民如子倒也不是徐子建虚构,到了东莱郡一路走来倒真的百姓衣食富足,而且很多百姓在王爷手下打长工,许多人都夸王爷气量大,给的工钱多,从不寒碜人。

见到了三平岗二当家的人马,赵易轩大喜过望,这徐子建会办事啊,带了几百部队回来还把募兵银子省了,赏银百两官升一级!

三平岗二当家李长生

年龄25/78

体力160

统帅55

政治18

智慧51

武力88

魅力48

品格82

野心53

忠诚70

关系60

特殊技能:①内力200②特殊武学:刀法:断浪刀法(高)

李长生的武力足足有88,就比李怀恩稍低,关键是这人是来投靠小王爷的,忠诚度刚投靠就有70,已经算可以了,想把他留下来当保镖头子,但这货坚决要求去带兵。

也罢,这马长生智力统帅都超过50了,高于平均水平,不带兵好像是有点浪费。

于是赵易轩提出:带兵可以,任命你为中尉连长,但你的手下要打乱编入王府亲军,你要去参加军官培训班。

于是李长生来到了赵易轩指定的军官集训处:这里是一幢造型奇怪的三层大楼,和马长生以往见过的任何楼房都不同,这个房子除了屋顶的大梁屋桁和门窗,其他地方看不到一点木头,包括二楼三楼的楼板,连一点缝隙都看不见,而且墙壁楼板硬如铁石,一点灰都扣不动,整个房子好像一整块石头造似得,后来同宿舍的一起参加‘培训班’的一个‘排长’告诉他,这房子是砖头叠水泥抹的,那个排长在参军前给王爷造过这里的房子。

这里的这样的房子也多,足有十来座,许多孩子在这里上课,好像私塾,但比马长生以前见过的任何学堂都要大,估计得有几百上千号人,据里面上课的孩子说这里上学不要钱,还给免费供应一顿午饭,所以清源府城附近的许多穷苦人家把孩子送来上学。

“真是善政!”马长生叹道,原来自己参加培训班的这个房子是临时划过来用的。

然后他拿到了自己的军服,而且一发就是好几套,这军服和大辰鹑衣百结乞丐一样的号褂完全不同,这身绿色制服十分合身,都是量身定做的,而且不知道是什么料子制作的,又十分挺括,身上有许多小玩意,比如武装带、臂章、肩章、领徽……而且别的参训的军官肩章领徽都是一颗星,而自己是两颗星,看来王爷是给自己一些优待的。

第一期军官培训班加上马长生统共86人,分成两个班,几乎全部的预备役军官都不识字,要先进行扫盲学习,军官培训班的学员白天参加操练,晚上利用学校教室晚上的空闲,参加统一的扫盲培训,扫盲培训是大班制的,学校所有的教室都用上了,屋顶有个叫‘电灯’的东西在发光,教室里一点都不暗,亮如白昼。这叫‘电灯’的宝物让马长生啧啧称奇。

扫盲班除了军官外,还有很多跟王爷府签了工契的长工,课本也和马长生听说过的任何书籍毫不相干,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没有的,第一本‘教材’是一本话这各种奇怪符号的怪书,认会了题目才知道这课本叫《拼音识字》,什么啊哦鹅衣乌鱼的,里面许多插图:ü是一条鱼,e字是一只鹅,非常直观的把音教了出来,而且每个字都是有两个读音,除了大辰官话,还有另一套叫‘普通话’的读法,虽然马长生从没听过这种叫普通话的方言,但还是觉得‘普通话’很好听,比硬邦邦的大辰官话好听多了。马长生惊奇的发现,有几次扫盲班的老师就是白天训练他们的教官,马长生很佩服这个叫赵十四的教官:这教官就好像文曲星下凡似得,啥都懂啊!自从学了‘拼音识字’马长生觉得自己认字非常迅捷,很多字不用老师教,看课本注音就懂了读法,一个多月就认识了五六百个常用字,自己就能读一些简单的文章了。

但到了军事训练科目,马长生却对教官提出的队列、口令、纪律这些东西产生了质疑,马长生自问也是带过兵的,纪律他可以理解,军队没有军纪当然不能成军,但他实在想不通叫一干将士用一种奇怪的步伐走一种奇怪的队形对练兵有什么帮助,而且还拿着一种奇形怪状的‘烧火棍’(木质仿枪)作为兵器,用奇怪的姿势(瞄准)做各种莫名奇怪的动作。

当他把自己的疑惑向教官提出来的时候,教官提议,让马长生和自己各带一队四十人,相互之间进行一次对抗战,马长生愉快地同意了。

为了保障安全,所有的人都穿上了藤木编制的防具,教官一队用那种奇怪的烧火棍叫什么‘刺杀用教练枪’的,马长生这边用的是去了矛头的长矛,因马长生的武力实在太高,教官和马长生两人不得下场,只在边上指挥。

结局完全出乎意料,马长生会的那几个雁形、玄襄、锥形之类阵型在教官指挥的队列下毫无作用,教官就教学用的整齐队列几个突刺就将马长生指挥的队伍冲成了一盘散沙,或打倒在地或者赶出场外,简直溃不成军。

马长生还兀自不服,说:“本将的军阵适合数百上千人以上的大战,几十人的街头斗殴不能尽其才。”

教官只是笑笑,说:“一个月后我们会拿到真枪实弹,到时候你看了这‘烧火棍武器’的真实样子再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