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东汉大陆 > 第十七章 东郡陈衮?

第十七章 东郡陈衮?

夜色愈发朦胧,大路两边风吹草动,树叶梭梭作响,不过这些声音很快就被一阵越来越近的马蹄声给掩盖。

徐晃两腿紧夹着马腹,只希望自己胯下战马能跑的再快些。

“唉,一直自诩是员良将,没想到还是轻敌了!五万大军啊,就这么没了!”他一边跑一边心疼的自嘲。

约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徐晃终于来到了晋阳城外的黄巾军大营。

“来者何人!”守卫大营的校尉认不清来人,急忙挺枪带兵迎了上来。

“我乃杨首领麾下骑都尉徐晃,速速放本都尉进去,有紧急军情汇报!”徐晃马不停蹄的大喊。

“原来是徐都尉!”守卫大营的校尉认得徐晃,见徐晃浑身是血也不敢多话,把他放了进去。

进入大营后,徐晃又快马加鞭的往杨奉、韩暹所在的帅帐中赶去。

到了帅帐,徐晃也没有通报就闯了进去。

此时杨奉、韩暹两人都未入睡,一直在等着徐晃的好消息,结果没想到却等来了身上血迹还未被风干的徐晃。

看着徐晃这个样子,杨奉大惊道:“公明此去如何?”

徐晃双手抱拳,跪地请罪道:“晃轻敌了,五万大军全军覆没!”

“什么!”杨奉、韩暹两人都大惊失色,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平日里公明就算与董卓手下名将徐荣、华雄厮杀也不落下风,今日怎么就在这小小的并州全军覆没了,莫不是公明已经叛变?”韩暹大怒,“铿锵”一声拔剑指着徐晃质问道。

“呵呵,卑职有罪不愿辩解。但若是卑职叛变了,将军现在还能拿剑指着卑职吗?”徐晃沉着冷静,低声道。

“公明所言极是!”杨奉急忙向前,按下韩暹手中的剑道。

同时,杨奉按韩暹的手腕时候稍稍用力捏了捏,好像在做着某种提示。

韩暹会意,也不问缘由,突然扶起徐晃哈哈大笑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区区五万兵马,怎抵得上公明这种良将!刚刚所言,不过戏言罢了。连公明都不是他们的对手,看来我们这有撤军准备他日再卷土重来了。”

徐晃被韩暹的话感动的一塌糊涂,对杨奉、韩暹纳道:“现在撤军可能已经来不及了,还请两位将军再分晃一路兵马于营外埋伏,以免太原军趁胜追击。”

“公明此言差矣,太原军远道而来又与公明厮杀一番早已疲惫不堪。只要那刘什么的不是个傻子,再给他个胆子也不敢再率他的疲惫之师追到这里。”杨奉笑道。

徐晃犹豫再三,继续纳谏:“话虽如此,可还是小心为妙啊!”

“哈哈,公明此战锐气已失,我等还是连夜撤军,让公明养精蓄锐吧!”韩暹也笑道。

不过他循着敞开的大帐看了一眼挺拔的晋阳城廓还是不由得叹息了一声:“得不到晋阳倒没什么,没得到城里的那个小娘们才是真的可惜了。”

韩暹的话让徐晃眉头微皱,他正要开口劝杨奉,杨奉却说道:“吾意已决,且勿多言。”

徐晃摇头叹息,说:“既然如此,晃请求断后。”

“公明太过谨慎啦,不过如此也好!”杨奉道。

既已决定,杨奉、韩暹也不耽搁,命人一边收拾大营一边召回围困晋阳的黄巾军,准备连夜出发。

徐晃则是找了些冷水擦了擦身子,换了套干净的黑鹰纹铠甲,又吃了点干粮,从现有的兵马中亲自挑选了五千兵马准备断后。

刚到亥时,黄巾军便已收拾妥当,由杨奉、韩暹带两万五千兵马还有一应辎重先出发,徐晃留在后面慢行。

早有斥候把杨奉、韩暹引兵连夜出走的消息报知林冲。由于天黑的原因,斥候也看的不真切。

林冲生怕是计,又怕跑了徐晃,便一咬牙,派人去禀报刘协,自己带兵绕开黄巾军大营,去追杨奉、韩暹了。

……

深夜,晋阳城。

凉风徐徐,琼英全副披挂的站在城楼上不停眺望远方。她的身边,多了一个看起来三十几岁、身高七尺、穿着皂袍、相貌堂堂又不失一身正气的文士。

这个文士,是东郡东武阳人,姓陈名衮,在刘协发布求贤令时刚好在晋阳,懒得跑腿就投奔了晋阳城的守将琼英。

琼英见陈衮足智多谋,就把他留在身边,对其言听计从,准备在刘协归来时举荐给刘协。

“白日城外喊声震天,探马也探查出了城外是主公与黄巾贼在交战,先生为何极力阻止本校尉引兵去接应呢?黄巾贼中可是有个用斧的猛将啊!”琼英不明所以的问陈衮。

杨奉、韩暹最初攻来时是徐晃做的先锋,琼英出城迎敌时只一合就被打败,因此深知徐晃的勇猛。要不是她使得一手好的飞石,说不定已经成了徐晃的斧下之魂。

“自古攻城之法,三倍围之,五倍攻之,十倍拔之。贼寇有兵八万,晋阳城只有五千的老幼病残,何止是十倍之多!但这些黄巾贼只是前几日做做样子攻打城池,这几日全是围而不攻。更可笑的是,校尉大人派出去的使者还能平安无事的到达太守那里,校尉大人不觉得奇怪吗?”陈衮反问道。

琼英不笨,在陈衮如此分析下突然恍然大悟道:“先生是说他们是故意引诱太守大人过来的?”

陈衮笑道:“不错,但区区黄巾贼,怎会是太守大人的对手!武松、校尉大人的夫君二者在一缠住徐晃便足以当之。你看城外那些撤去的黄巾贼应该也能猜到,是太守大人胜了。”

“就因为先生料定太守大人会赢,所以才不让本校尉引兵去接应?”琼英追问道。

“非也非也!吾料定太守大人会赢只是其一,其二是校尉大人要是引兵出去了,杨奉、韩暹二人会放校尉大人过去吗?就算校尉大人引兵杀了过去,他们二人必定会引兵攻打晋阳。如果晋阳丢了,校尉大人不是有负太守所托?”陈衮又反问道。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杨奉、韩暹都是些碌碌无为之辈,是绝对想不到这等诱敌之计的,吾料他们军中定有良将。不过不管他们的良将是谁,此时他已经失去了杨奉、韩暹的信任。”陈衮继续说道。

“为何?”琼英问道。

“因为按照那个人的意思,我军远来疲惫,厮杀一阵后更是疲惫不堪,他们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在大营附近埋伏,打赢一阵再退兵,不会不战而退。”陈衮笑了一声,继续说道:“撤军就要有人断后,而那用斧的猛将就是断后的最佳人选。要是运气好的话,那位失去杨奉、韩暹二人信任的良将也会留在军中。倘若真是如此,校尉大人引兵去把这两人抓来岂不是大功一件?当然,用斧的那员猛将说不定就是那员良将。”

“既然太守大人胜了,太守大人自会派人去追击的吧?”琼英有些犹豫道。

“太守大人的兵马要好好休养一番才行,不然是绝对比不上校尉大人这五千老幼病残的。所以,琼校尉带兵前去是最好的选择。”陈衮解释道。

琼英还是犹豫不决,突然城外来了一骑斥候。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