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宋慈传奇 > 第4章 慧眼识足

第4章 慧眼识足

知县刘明仁坐在大堂之上,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下面的宋慈,他根本就不相信宋慈抓来的这个人就是拐走小孩的犯人。他心想,自己派了那么多人,找了整整一天都毫无收获,这个宋慈就去现场看了一遍就能找出凶手来?他怎么也不肯相信,因此他并没有让手下的衙役们停止在谷丰村的搜索。此时他就坐在那儿,一句话也不说,等着看宋慈的笑话。

此时在堂下,宋慈正围着朱筲转圈儿,上下打量着这个巨人。这朱筲身高超过七尺,却是十分地消瘦,脸上颧骨突出,有的地方简直是皮包骨头。宋慈似乎在朱筲的身上发现了什么,他不再转圈了,而是盯着朱筲的小腿在看。

而此时董员外和董夫人正站在大堂的外面焦急地等待着,他们不时地朝县衙的大门外看,因此与其说他们是在期待宋慈的审问,倒不如说他们依然在等待着刘知县的搜索能够给他们带来好消息。

大堂外面的另一边站着陈恒和那个管家,管家似乎正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要是找不到小少爷,要是小少爷有个三长两短,他自己恐怕也活不舒坦了。陈恒此时也是十分地紧张,他似乎也并不是十分地有信心,正在为宋慈捏一把汗。

宋慈走出了大堂,来到了董员外和董夫人的身边,小声地问道:“董员外,谷丰村的南边是不是有一条河?”

“是,是有一条小溪。”

董员外很不解地回答着宋慈的问题,然后他又向县衙门外看了一眼。

“这溪水的另一边是什么地方?”

“是吉水村。”

宋慈转向了董夫人,问道:“董夫人,你这堂弟在这吉水村是不是还有什么亲戚?”

“没有,他在这里就我这一个亲戚。”董夫人擦了擦眼泪说道。

宋慈沉思了片刻,又问道:“你这堂弟可是有什么嗜好吗?”

“大人问起来,那我就只好实话实说了。我这堂弟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住到了我们家,我的父母对他都十分地照顾。这孩子长得太快了,十七八岁就长到了六尺高,比村里的大多数人都高,最后就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成亲不久之后,父母亲也去世了,他就开始一个人生活。他这个人挺老实的,但就是不太愿意干活,所以我和老爷就每月给他一些钱,想让他能好好生活,可后来我却发现……”董夫人欲言又止。

“后来怎么了?”宋慈问。

“后来我们却发现他一直在赌钱。”董员外小声说道。

“我们也是不久之前才知道的。”董夫人流着眼泪说道。

“所以我们就断了给他的接济,让他来我们家里住,可他却还不愿意来。”董员外说。

“我明白了!”宋慈目光如炬,似乎已经胸有成竹。

“他一般都会在什么地方赌钱?”宋慈又问道。

“听说就是在南边的吉水村。”董员外说道。

“好像是在一个姓游的人家里。”董夫人说。

宋慈立即走到另一边的陈恒和那个管家的面前,似乎问了管家什么问题,只见那个管家快速地点了点头。然后宋慈在陈恒的耳边又说了些什么,陈恒就和那个管家快步向县衙大门外走去。

“宋主簿,你所谓的犯人已经抓来了,你却干等着不审问,你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知县刘明仁似乎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他看见宋慈又走回到大堂里面,于是如此说道。

“知县大人!我朱筲向来是清白本分之人,从来都没有做过坏事,周围的邻居都可以替我作证!我什么都没干,大人您可不能冤枉我这老实人哪!”朱筲向坐在大堂之上的刘明仁说道。

“是啊!宋大人,您不会是弄错了吧?我这堂弟虽然有点不良嗜好,但他是个老实本分之人,从来都没做过坏事。我们夫妻对他又不薄,他怎么可能会做这样的事情呢?”董夫人向宋慈说道。

宋慈笑了笑说:“他是不是真的老实,一会儿便可知道。”

宋慈又转向坐在大堂上面的知县刘明仁说道:“知县大人不必着急,我之所以不急于审问,是因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找出丢失的孩子的下落。”

“真的吗?宋大人,这么说您已经知道我儿子的下落了?”董员外拉着自己的夫人在大堂门外对着宋慈跪了下来,“宋大人,我一大把年纪才有了这么一个儿子,我是老来得子呀!请大人一定要找到我的儿子啊!”

“你们放心,我估计等我审问完犯人之后,你们就能见到儿子了。”宋慈说着赶快将两个人扶了起来。

此时知县刘明仁扭过头冷笑了一声,他认为宋慈只不过是在吹牛而已。

“跪下!”宋慈向朱筲喝道。

朱筲很不情愿地跪了下来。宋慈走到了他的面前,盯着他的脸。

“大人,我是冤枉的!”朱筲说道。

“朱筲!你到现在还不愿意承认吗?这可是你最后的机会了,现在说了兴许还能减轻一些罪责。”

“我、我什么都没做,你让我承认什么啊?”

“好,既然你不说,那就只好让我替你说了。”

宋慈看朱筲低着头不说话,于是便开始说道:“人到了某个地方,一定会在那里留下一些痕迹,而孩子丢失的那片空地上,最明显的痕迹莫过于地上的脚印!”

“脚印?”刘明仁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疏忽了这一点。

“没错。虽然那片堆放稻杆的空地上已经被踩得到处都是脚印了,但某些人的脚印却非常地与众不同。脚的长短一般与人的身高是成正比的,能拥有这么大的脚印的人,除了身长七尺的你,还能有谁呢?”

此时跪在地上的朱筲脸上开始冒汗了。

“一般身高如此高的人,体重也会相对十分地重,但那枚脚印虽然比较大却并不是很深,因而我判断你是一个非常消瘦之人。虽然现场的脚印有些杂乱,但一大一小两排脚印还是会特别地显眼。小脚印中的右脚的脚印,脚后跟和脚弓外侧不明显,而大脚印是左脚偏外,这说明你当时是扯着孩子在走。你肯定是用蜜糖一类的东西诱惑董少爷,让他跟着你去玩儿,而小孩子又认识你,所以就对你不加防备。”宋慈继续说道。

此时朱筲已经开始有些发抖了。

“原来真的是你!你这个没良心的!”

董夫人说着就想要冲进大堂里去,却被董员外拉住了,董员外让她继续听宋慈说下去。

宋慈于是继续说道:“而且你并不是临时起意,你是早有预谋的,因为稻杆堆燃起的那场火就是你放的!”

“我、我没有!”朱筲依然在极力否认。

宋慈笑了笑又说道:“我在空地旁边的树林边缘也发现了你的大脚印,而在那个地方,有一枚右脚的脚印是扭转的,而且前面很深,后面却比较浅,而这只有是人在用力投掷什么东西的时候,才会形成这样的脚印。你就住在树林的另一边,我推测你当时是带着火具偷偷地来到了树林的边缘,趁着稻杆堆挡住管家视线的时机,把火点着扔了过去,然后你再跑回家去。我说得对不对?”

朱筲浑身颤抖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堂姐一直接济于你,可是你却不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当得知你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之后,董员外就停止了对你的接济,于是你便怀恨在心,图谋报复。你拐走你堂姐的儿子,无非是想吓唬他们夫妻俩,并且从他们手里弄到钱而已,好让你可以继续赌博。”

知县刘明仁坐在大堂之上听得一愣一愣的,现在的他终于明白,宋慈很有可能是对的。

“娘!”

“宝儿?”

管家抱着小少爷进到了县衙里面,笑呵呵地看着董员外和夫人,后面的陈恒还带来了一男一女,这两个人看起来像是夫妻俩。董夫人跑过去把小少爷抱在了自己的怀里,眼睛里不停地流出泪水,董员外也流着泪走到了夫人的身边。

“老爷,多亏了宋大人!”管家哭着说道。

董员外点了点头,扭头看着宋慈。

陈恒将那一男一女带到了大堂上。朱筲听到外面孩子的喊声已经是吓得不轻,看到这两个人的时候更是吓得瘫软在地上,身体一下子矮下去了一大截。

“大人,我们到的时候,这两个人正打算带着孩子逃走,要是再晚一点,恐怕孩子就要被他们给卖掉了!”陈恒对坐在堂上的知县刘明仁说道。

“哎呀!大人哪!我们可不敢卖这孩子呀!我们带着孩子出去是想找朱筲的。都怪这混蛋朱筲,他把这孩子放在我那里让我们看着,说什么能不能还他欠我的赌债就全靠这孩子了。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呀!”那个男的说道。

“今天早上的时候,他还跑到我们家,说让我们赶快把这孩子卖了,来抵他欠我男人的赌债,这不要脸的居然还说多出来的钱还得还给他!我们这小老百姓哪儿敢卖孩子呀!我们出门是打算去找他,把这孩子送还给他的呀!”那个女的说道。

“朱筲!你还不从实招来?难道还等着本县对你大刑伺候吗?”刘明仁终于说上话了。

“我招!大人,我全招!”

宋慈走出了大堂,来到了董员外和他夫人的身边,两个人赶快向宋慈致谢。

“要知道大恩如大仇,若是真想对一个人好,一定要及时教导于他,必要的时候再给予帮助,而不是一直资助他,否则的话,他就会变成一只吸血虫,稍有不顺就会反咬你一口。”

“多谢宋大人,我们明白了。”

宋慈和陈恒来到了县衙门外。

“大人,你是怎么知道这孩子在南边吉水村的游家的?”陈恒问道。

宋慈笑了笑说道:“我在空地所看到的一大一小两排脚印是走到南边的石子路旁边消失的,而那石子路就朝着正南,而南边两村的交界处正好有一条小溪,我看到那朱筲的两个裤腿上都有水,所以我便猜测他不久前才刚刚去了吉水村。朱筲经常在游家赌博,所以即使那孩子当时不在游家,也肯定和他们脱不了关系。”

“大人观察得可真仔细呀!”陈恒笑着说道。

“所以人命之事……”

“当专心致志,不可疏忽草率!”

说着两个人又大笑了起来。这时,他们看到有一名皂隶慌慌张张地跑进到了县衙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