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宋慈传奇 > 第7章 送别

宋慈牵着马和连丝怡一起走在通往官道的路上,两个人都默默无语。连丝怡心里有千万句话想要说,但此时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官道就在前面了。刘克庄和何荣各自的家都离官道比较近,他们两个人已经在官道的边上等着宋慈了。

连丝怡眼中有泪水在涌动,她想把心中的话一口气倾吐出来,但到了最后却只说出了一句来。

“好好照顾自己,不要管是非之事。”

说完连丝怡就转过身去,不让宋慈看到自己忍不住流出的眼泪。

“你放心,我答应过你的话一定会做到。”

宋慈告别了妻子,牵着马也来到了官道边上。何荣看宋慈过来,就牵着马并了过来。

“刘兄,多谢你的指点,我一定会牢记于心。宋兄,路途遥远,我们就赶快上路吧。”

“好。”

“惠父,临安城鱼龙混杂,人心难测,此去只为求官,千万别牵扯上什么其他的事情。”

“我明白。”

“元升,切记试论时要多看几遍题目再破题,到临安后,这几天经义、诗赋仍要多读多背。”

“我记下了!”

刘克庄向两位好友拱手告别。

“惠父,一切顺利!元升,一定要高中!”

“潜夫,放心吧,一定会顺利的!”

“放心吧,刘兄,我必会全力以赴!”

“保重!”

宋慈和何荣骑上马,向刘克庄拱手告别后,就甩动缰绳,向临安进发了。

连丝怡远远地看着两个人骑马远去,逐渐消失在了视线的尽头。

连丝怡回忆起了九年前与宋慈的初次相遇,那次连丝怡是去临安游玩的,当时她正在临安的一间书坊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书,这时她突然看见有一个书生模样的人端着一盆馒头走在街上,觉得很是奇怪。这个人端着一盆馒头来到了一群叫花子旁边,这些叫花子看起来已经好多天没有吃过东西了,有两个人看起来似乎已经奄奄一息。

开禧二年的战事前后,宋金边境地区有许多人举家向南迁移,但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人都死在了路上,活下来的人也大都沦为了乞丐。他们中有一些人逃难到了建康,也有许多人跑到了更远更靠南的临安。

宋慈把馒头一人一个都分给了这群叫花子,然后又去卖馒头的店里买了一盆馒头,原来街道的另一头还有一群叫花子。他刚把馒头分完,一个衙门差役正好巡街走到了这里,于是就走过来驱赶这些叫花子。

“快走!去桥下边呆着去,别在这儿挡路。”

宋慈看着这些乞丐,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躲过了天灾,却躲不过人祸,生活贫困之人肯定还是大有人在。”宋慈心里想着。

连丝怡本来在看书,看见宋慈的举动之后,就不由自主地注意了起来。宋慈分完馒头正走在回馆舍的路上,这时却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这位公子,你的心肠真好。”

宋慈转身,看到居然是一位妙龄女子。

“哪里,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连丝怡走到宋慈的身边,问道:“可是,那些人以后该怎么办呢?”

“我也不知道,听天命,尽人事吧。”

“假如你也是穷困潦倒,你又该如何帮助他们?”

“遇不平事,心有不忍,有一分力,就出一分力吧,我也只是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罢了。”

“这天下不平之事有千万,你又如何能平得完呢?”

“平一个就会少一个,至少今天那些人不会饿肚子了,至少这几天他们还能活命。”

连丝怡用这几个问题问过许多人,似乎只有这次得到的回到最能令她满意。于是两个人在街上一边走,一边聊了起来。

连丝怡知道了宋慈是建阳县人氏,来临安是来报名参加省试的。正好连丝怡祖籍就在建阳,两家又都有亲人在广州当官,宋慈的父亲宋巩是广州节度推官,而连丝怡的兄长连净贤当时在广州衙门做判官,两个人早就认识。

连净贤比连丝怡大十多岁,连丝怡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身体也不好,幸好兄长比较大了,和妻子一起照顾着他们。之后母亲也去世了,连净贤就一边照顾着家里,一边用功读书,终于考中了进士,做了判官。可连净贤当了官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里不再那么上心了,幸好此时连丝怡已经长大了,可以照顾着生病的嫂子。但不久之后,嫂子还是由于病重去世了。后来连净贤由于解开了一个棘手的案子,得到了朝廷的赏识,调任到了临安。

宋慈和连丝怡相识后都觉得相见恨晚,很快就熟络了起来。宋慈回到建阳后,两个人频繁书信往来,关系越来越密切。之前连净贤和宋慈的父亲宋巩就经常在一起办案,两个人本来就十分熟悉,连净贤还经常拜访宋巩,虚心求教,两个人一有空就在一起坐坐,说说各自对不同案件调查和审理的看法,成了忘年之交。

宋慈回建阳不久之后,父亲宋巩便得了重病,宋慈本来已经被任命为鄞县县尉,但他毅然不去就任,回乡照顾父亲。由于宋慈到处寻医问药,和连丝怡的联系也减少了。连丝怡得知原因之后,亲自跑来探望,之后连丝怡就回到老家居住。连净贤知道宋巩重病后,派人送来了许多礼物,但他知道宋慈没有就任官职之后,就不想让妹妹再与宋慈有过多联系了,但没想到连丝怡竟自己跑回了家乡,他也是无可奈何。后来宋慈上门提亲,在连丝怡的坚持下,连净贤总算是答应了。于是就这样成就了姻缘。

刘克庄看见连丝怡愁容满面地站在那里,上前安慰道:“嫂子,惠父兄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顺利求得官职,平安归来,嫂子不必过虑。”

听到刘克庄的话,连丝怡的思绪才从记忆中抽了回来。

“我并不是担心他求官的事情,他这个人什么事情都要管一管,我怕的是他会遇上什么其他不好的事情。”

宋慈和何荣在路上已经走了好多天了,这些日子里,他们白天赶路,夜宿旅店,不停地往临安进发。

“过了绍兴,临安就不远了,前面有个茶摊,咱们去喝口热茶,也让马歇歇脚。”宋慈对何荣说道。

“听宋兄的。”

这些天一直赶路,两个人都有些累,所以两人都没有说话,他们一边喝着茶,一边听旁边的客人们议论着什么。

“听说北边出了一伙贼人,专门劫赶路的行人呢!”

“我听说他们有个头子,外号叫‘独眼鬼’,凶恶得狠啊!”

“哎哟,这要是运气不好遇上了,可千万别轻举妄动,把钱给他们得了,不然连命都保不住!”

“我还听说这伙人吃过人哪!真要被他们抓着了,恐怕想留个全尸都难啊!”

“唉,如今这世道可真是……”

说话的人说得正热闹,宋慈和何荣也听得正起劲,这时一个白衣女子骑着马从茶摊旁边的路上疾驰而过。

其他人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而宋慈注意到了。

宋慈看着那小女子骑马远去。他似乎有一种预感,过不了多久就会再遇见那个人,而且此后很长的时间里,他们的命运会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