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南宋那些年 > 第五十五章 五虎平西演义

第五十五章 五虎平西演义

写完《杨家将》,这天许衡和谢方、张平讨论下一本书的写作内容,经谢方和张平建议,许衡决定开始写狄青,其实这也难怪,话说北宋的名将,自杨延昭之后,便属这狄青最为出名了。

狄青,北宋名将,他出身贫寒,年少时,因其兄与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入京,窜名赤籍”,并按照当时的规定,狄青面部刺字,由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狄青武艺高强,并精通骑马射击。早期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选做散置。

宋夏战争初期,当时的偏将屡次被西夏打败,士兵大多畏惧胆怯,狄青行军打仗时经常亲自做先锋,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狄青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

狄青在作战过程中,披头散发,戴青铜面具,冲锋陷阵,时人称“面涅将军”。当时与西夏作战的军事主管主要为范仲淹和韩琦,经过连年作战,西夏再也不敢小视宋朝军队,当时民谣可以为证:“军中有一韩(韩琦),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

范仲淹见到狄青后,认为狄青是良将之才,对他厚礼相待。范仲淹教他读《左氏春秋》,对他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狄青从此改变志趣,读起书来,终于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从而成为一位文武全才的军事将领。

狄青奋行伍,经过十余年的征战才富贵显达,当时他脸上的刺字依然存在。宋仁宗曾经敕青傅药除字,狄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地,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因此仁宗对他更为器重,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枢密副使。

皇祐年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岭外一带骚动不安。仁宗拜狄青为将,南下征缴,皇祐五年正月十五日狄青率军夜袭昆仑关,大败叛军,侬智高逃亡。为表彰狄青的功绩,仁宗任命他为枢密使,这是有宋以来武人能够就任的最高职务。

由于宋太宗以来重文轻武的大环境,狄青的功绩自然不被文官集团所容,当他担任枢密使的四年时间里,弹劾他的奏疏连续不断,其中以欧阳修弹劾狄青最为急切,理由无外乎武夫当权,会重蹈五代覆辙之类,同时,作为宰相的文彦博,也借口士兵对狄青的拥戴,力劝宋仁宗免去他的枢密使职务,宋仁宗颇不舍,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反问道:“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嘉祐元年,朝廷便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离京出任判陈州。嘉祐二年二月,狄青嘴生毒疮,三月,狄青抑郁而终。因此后人将狄青与岳飞并论,北宋有狄青,南宋有岳飞,二人都战功赫赫,却所都死于皇帝的猜忌。

经谢方建议,书的名字被定为《五虎平西演义》,这天赵与莒也来医馆,谢方便当着众人,念起许衡的书稿来。“诗曰:圣主登基天下宁,万民欢乐兆升平。妒贤国贼开端衅,导引君王费钩兵。话说大宋开基之主太祖赵匡胤,此位天子,原乃上界赤龙临凡,英雄猛勇,豪侠情怀,创开四百年天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位于后周而归一统。前书已有《两宋》表明,兹不絮谈。且说大宋相传继统四世仁宗嘉祐王,当时天子英明,群臣为国,四方宁靖,百姓安康。前者宋太祖既殁之后,杨家父子众英雄相继而亡。今者人得五虎,英雄佐粥,保护江山,扫除国敌。”

“忽一日,仁宗天子临朝。但见祥光灿烂,瑞色辉煌。是时众文武百官员朝参已毕,文归文位,武列武班。有值殿传宣官说:“万岁有旨,众臣有事启奏,无事卷帘退班。”不一会,有陕西本章一道启奏天子,奏本官呈上奏表,天子展开御案看罢,只为着陕西地禾稻失收,十分饥馒之岁,万民冻馁,苦楚难堪。天子看罢一想,复又开言呼声:“包卿啊,此一段忙劳,又要你代朕施行。只为陕西饥年延缠,不得不要准日起程,到此开仓以救众民。”包爷说:“臣沐我主隆恩,虽粉身难报,何独小小之劳!”天子大悦,拂袖退班,众官归府。次日,天子降旨金銮殿,大排筵宴,与包爷钱别。众大臣俱到金銮与包龙图饯别之际,百官各敬三觞,也有一番行别之言,不须细表。宴毕,包爷众官谢过君恩退朝。”

“单说包爷回转府中不敢停留,即要登程,有夫人早已安排钱别宴。夫妻对酌,夫人说:“愿相公一路平安,完了公务,及早回来。”包爷称是。吃酒数盅,抽身辞别,即日行程。众文武官员俱来送别,包爷一一辞谢。相别众官,三声炮响,一路渡水登舟而去。所有城都内外,众百姓一间包爷起程,水陆一路俱有香花焚烛送行。这包公非是汴京众民知他是个铁面无私的忠臣,就是普天下也知他断明多少疑案奇冤事,救尽不堪枉屈被陷入,或有鬼魂告状,或夜梦诉冤情有传说他日断阳间屈,夜察阴府冤,倘枉死尸骸未腐,还能救活回阳。此话也难辨真是否。但当时百姓知他是个大忠臣,是以恭敬如神,一路香烟不绝,不多烦说。这包公一路而去,有各地方上文官武职迎送纷纷,包爷倒觉安然,径往陕西延安府去了。”

“非止一日程途,暂且不表。再说此时大宋朝内九三八候以下文武官员,忠臣为国君多。独有一党权官居群上,位压百僚。此人姓庞名洪,仁宗王选了他的大女儿为贵妃,侍御宫中,隆宠非凡。他正是仁宗王的国丈,现为宰相钧衡之位。他之为人,立着妒贤嫉能的狠心,怀着诡计凶谋的恶念。在朝所惧包公一人,与着狄青素不相睦。又有二女婿姓孙名秀,此人也为兵部之职,与狄青有杀父宿仇。这狄青何故与他结下此仇?只因狄青之父狄广在朝与孙秀父亲不睦,后被狄广所杀,是故孙秀怨恨狄青。所以翁婿串通一党,二人独畏包公。当日见他领旨馑饥去了,却中二人陷害之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