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南宋那些年 > 第四十四章 轰天雷凌振

第四十四章 轰天雷凌振

回到家的当天,张岳、谢方、张平便忙了起来,张平帮着爹爹改进震天雷的厚度,按照谢方的建议,张岳做出了十种厚度的外壳,并开始考虑外壳的密封方法。

再说谢方,主要考虑引线,按照目前的工艺,也只能参考鞭炮的引线设计方法,目前引线的制作分别为制作纸浆造纸,将硝石卷在纸卷中形成引线,但这种方法制作的引线韧性是很差的,于是谢方特意去找了那个卖鞭炮的,给了他五贯钱,让他在引线中再加入一定的麻线,从而增加引线的韧性。

那人很高兴,三天后便给了谢方足足二十米的引线,谢方试用了,效果很好,于是有给了他些钱,让他又做了足足二百米的引线。

等到第八天的时候,三人等不及,便背着震天雷的外壳、引线上山了,没想到杨明的速度更快,第一批火药的已经做出来,更令谢方吃惊的是,帮着杨明的制作火药的人竟然叫凌振,之前是杨明的手下,后来便跟着杨明上山了,凌振啊,《水浒传》里面的“轰天雷”也叫凌振,看来真是机缘巧合、上天注定啊,“哈哈,等以后把《水浒传》写出来,里面凌振的描述就按照此人来写了,嘿嘿!”谢方心中想到。

话不多说,几个人便开始给张岳做的震天雷装火药、引线并密封,然后来到一个空旷的地方进行试验,谢方特意拿着纸笔进行记录。

也许是功夫到了,第一个震天雷便炸响了,顿时山谷振动,山中的鸟都飞了出来,更能听见野猪等野兽在树林里狂奔的声响,众人都欢呼起来。

“哈哈,谢方兄弟的火药配方果然厉害,我在临安的时候看作坊的人弄得火药,可没这么厉害!”张岳赞道。

“这都是大家的功劳,俺师傅的外壳、密封做的好,杨大当家火药提纯配比的好,这才有震天雷的巨大威力,嘿嘿。”谢方说道。

接下来,众人又对剩下的震天雷分别试验,谢方依次进行结果记录,等一天下来,众人的耳朵都聋了,最前面的张岳和凌振好几次还被弹片划伤了,但众人都很兴奋了,因为大家知道,这震天雷不仅是守城的利器,更可以用作单兵进攻的杀手锏啊。

晚上吃过饭,众人在一起讨论,谢方便结合今天的试验记录进行结果分析,最后大家讨论确定了震天雷外壳的最终厚度,那凌振果然对火药武器的创建有想法,他建议守城的时候,可以做些大,但进攻的时候可以做些小的。

“对,凌振大哥说的对,这小的咱们就叫他手雷,我看凌振大哥对火药、武器研究进步很快,不如就叫他“轰天雷”吧,杨大当家、师傅,你们认为如何?”谢方借机说道。

众人顿时都笑了出来,连夸谢方的叫法好,于是众人又讨论了震天雷、手雷的具体尺寸,张岳建议在上山也弄个铁器作坊,这样就不用来回跑了,并且以后山上自己打造兵器也方便,杨明马上同意并让李虎着手安排去了。

谢方又借机提出了火药颗粒化等一些想法,杨明、凌振点头,但按照后世实现手雷拉环自动引爆的,目前还确实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众人又讨论一会,便回屋睡去了。

晚上躺在床上,谢方在想,其实他今天想把手雷叫做手榴弹的,因为作为曾经的军事迷,他对我军的木柄手榴弹印象太深到了,尤其是国产67式木柄手榴弹,他主要包括保护盖、垫片、螺套、防险纸、拉环、拉火绳、木柄、铜丝簧、铅管、导火索、雷管、弹壳、炸药,手榴弹的弹体部分是铸铁,内装TNT炸药,炸药需要雷管引爆。

手榴弹的木柄是中空的,端部有保护盖。使用时,拧开保护盖、戳破保护盖下面的保险纸,把拉环套在手指上,将手榴弹用力投出。拉环拴着拉火绳,拉火绳的另一端拴着“铅管”也叫拉发火管。

左边的圆环,连接着拉火绳,当手榴弹投出瞬间,拉火绳被往外拉,拽动零件,一根拉毛的铜丝。这根铜丝被拉出的时候和发火药摩擦,点燃发火药产生火焰,引燃导火索。经过几秒钟的延期时间,导火索点燃拉火管另一端的雷管,雷管引爆炸药,手榴弹爆炸。

另外,据谢方所知,当时南宋已经出现了现代火枪的原型,宋高宗绍兴二年陈规守德安时,使用的长竹杆火枪,以竹为筒,内装火药,临阵点燃,喷射火焰,焚毁了金军的攻城器械“天桥”。这是最早的管形喷射火器,它能使点燃的火药定向集中喷射火焰。

后来的宋理宗绍定五年,蒙古军进攻金国时,守城金军使用的飞火枪,将纸制的火药筒绑缚在矛柄上,近战中既可喷火伤人,又能格斗拼刺。虽然是“飞火”,但在火药中还掺杂着铁滓、磁末等,与火焰同时喷出,也能起一定的杀伤作用。

后来宋理宗开庆元年,在寿春有人又进一步创制出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它以巨竹为枪筒,内装“子巢”,也就是弹丸,火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巢”射出去。这“子巢”就是最原始的子弹。

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河。这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长期探索,终于在用人力发射的弓箭和球之后,人类第一次用化学能发射弹丸的成功尝试,也是早期火器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为进一步发明金属管形射击火器解决了一个重大技术问题。

到了后来的元明之际,这种用竹筒制造的原始管状火器改用铜或铁,称为“火铳”。

“慢慢来吧,目前还是先把震天雷和手雷完善吧,手榴弹的事情,得以后再说,还得尊重历史的规律啊!”想到这,谢方便沉沉睡去了。

第二天谢方又简单的把突火枪的原理跟杨明、凌振说了,没想到陈规造的的火枪杨明是见过实物的,杨明、凌振当即表示可以试制,但时间会比较长,因为目前山上还是以震天雷和手雷研制、制造为主,谢方同意。

因为山上还要弄打铁作坊,当天李虎便和张岳三人下山准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