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南宋那些年 > 第三十六章 《武穆遗书-九要论》

第三十六章 《武穆遗书-九要论》

“张岳,你看你的拳法能不能让谢方也学学,我不求他功夫多高,只要能强身健体、防身即可,你看如何?”听许衡这样为自己着想,谢方还是非常感动的。

“行啊,许先生,谢方这孩子俺是越来越喜欢了,不过练武苦啊,就看他能不能吃这个苦了,谢方你愿意拜我为师,练这形意拳吗?”

“当然愿意,张岳师傅再上,受俺一拜!”说着谢方便给张岳磕了三个响头。

“哈哈,爹爹这下好了,许先生这里俺是师弟,但你这我便是师哥了,嘿嘿!”张平见状,拍手叫好,其实通过这半年多发生的事情,张平总觉得比谢方要差很多,可如见谢方拜自己的爹爹为师,自己入门早,明显是师哥,再说功夫这块,他自信八个谢方也不是他的对手,顿时觉得扬眉吐气。

“师哥在上,受谢方一拜!”谢方顺势向张平深深一揖,“哈哈,你们师兄弟日后可要多亲多近!”张岳朗声说道。

晚上回家,谢方把今天拜师的事情给父母说了,谢有得两口子当然很高兴,他们也知道张岳是将门之后,功夫了得,自己的儿子能拜人家为师,也算造化了。

第二天,谢有得带着谢方来到张岳家,献上礼物,谢方正式向张岳拜师,拜师的时候,先拜岳飞,这岳飞自然成了这形意拳的祖师爷和创始人,然后再拜张岳。

拜师结束后,张岳便先教谢方三体式站桩,这站桩是功夫的基本,一般都是站桩要站满一百天,才能练基本的拳路,当时张平站桩的时候,老是想偷懒,差点被张岳给打死,这才挺了过来,也才有了后来功夫的突飞猛进。

开始的时候,张岳先给谢方念诵岳飞的《九要论》:“从来散之必有其统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而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事有必然者。”

“且拳事之论亦甚繁矣,而要之千变万化,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夫所谓一者,从首项至足底,内而有脏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肤、五官、四肢百骸,相联为一贯之者。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

“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泰山;当时而动,如雷如崩,出乎尔而疾如闪电。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前后左右并无抽扯游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之也。若火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至。是岂无所至而云乎?盖气以日积而有益,功以久练而方成。观圣门一贯之传,必俟多闻强识之后,豁然之境,不废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尽,不可躐等,不可急遽,按部就班,循次而进,夫而后官骸肢节自有通贯上下表里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体百骸,终归于一气而已。”

“传说这《九要论》可是《武穆遗书》的一部分啊,如今听张岳讲来,果然是拳法的总则,不仅说的明白、透彻,更是文采斐然,岳飞元帅果然了得!”谢方心中赞叹道。

因为许衡之前跟张岳说过,只求谢方能有功夫防身、强身健体,于是张岳对谢方的要求自是要宽松些,但这站桩由于是根基,自是不能马虎,于是谢方每天早上便来到张岳家,开始站桩半个时辰,晚上回到家,也要至少站满两炷香的时间,每天雷打不动。

这三体式站桩,又叫三才桩,指练此桩可以体悟天、地、人三才的奥妙,站桩时先立正,脚跟靠紧,两脚尖张开约45度左右,身体半面向右,左脚尖对正前方;双膝微曲,膝盖与脚尖上下相对;两手握拳,置丹田旁,拳心朝上。右拳上握,小臂外旋,肘紧贴肋向前上方钻出,边钻边吸气,拳心向面部,高与鼻尖平,吸气尽而式成。

呼气时,左拳上提,小臂外旋,以肘擦左肋发而伸向胸前.拳眼向左,自右拳上向前,拳散开变掌,边内旋翻掌边向下方劈去,高与肩平;同时,右拳亦变掌,掌心朝下,拉回下按于右肋下之日月穴旁;与劈掌之同时,左脚笔直向前踵出一步,前后脚相撇约两脚半之远;手足要同时动作,掌随呼气而下落,呼气尽而面式成。

式成时,手与足上下相对,肘与膝土下相对,肩与胯上下相对,此之谓“外三合”。顶头,竖项,松肩,坠肘,胸涵而背拔,虎口撑圆,目视前方。精神集中,身虽放松而气势腾挪,伏如横弩,有一触即发之势。心一动而意即随之;呼吸纯任自然,无一丝勉强之处。以意领气,使之升则升,使之降则降;吸气时气七升而内脏随之紧缩,呼气时气下降而内脏随之放松,自觉双手双足热胀麻痒,有气达四梢、力充掌指之感。此之谓“内三合”。

开始站桩的时候,谢方最多只能站一柱香的时间,然后就浑身出汗、全身酸软了,这种状况约持续了半个月左右,谢方便能站二炷香的时间,等站完下来,浑身通泰,简直是欲罢不能了。

而张平,因为练武的时候有了谢方这个小伙伴,功夫又长进不少,这些都被张岳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更妙的是,谢方在站桩时更能体会浑身气脉的变化,从而对《伤寒论》里面说的六经十二条经络有了更深的认识体悟,其中这十二条经络指: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的三条经络、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三条经络、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三条经络、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三条经络。“这难道就是古人所说的“反观内视”,古人真是诚不我欺啊!”谢方心中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