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南宋那些年 > 第二十一章 桂花酒与大曲

第二十一章 桂花酒与大曲

谢方和张平来到许先生的医馆,谢方先把带来的清茶给许先生煮上,等茶煮好,屋里顿时茶香四溢,许先生品了一口,连夸好茶,“先生,我给您带了两斤茶叶过来,您慢慢喝,你出门访友的时候把这茶叶送给朋友也行,包括上次那位道悦大和尚。”

“呵呵,石头你啊,主意都打到我这来了,也好,茶为涤烦子,我就送给那些朋友尝尝。”“先生,酒为忘忧君,俺新琢磨出来一种桂花酒,您一块也带给朋友尝尝,如何?”许先生谢方这么说,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说起“呵呵”这个词,最早见于北宋的苏东坡,他曾写信给好友:“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更为著名的是他给因“河东狮吼”出名的好友陈季常写信:“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呵呵”意思是只要晚上睡得舒爽,写词只是小意思。因此许先生常用“呵呵”,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人又说笑了一会,谢方、张平便开始了每天的日常学习,等晚上到家的时候,谢方对谢有得说道:“爹爹,俺今天和铁蛋去医馆的时候,看见有桂花卖,那桂花太香了,俺觉得咱们可以做桂花酒啊?”

“桂花酒?”这是谢有得第一次听说,“对,爹爹,您明天多买些桂花来,再买些白糖,把他们拌匀压实,密封三天,三天后把这些发酵好的桂花放入酒缸密封,三个月后咱的桂花酒就可以卖了,嘿嘿。”

“石头爹爹,我看石头说的准没错,你看自从听了石头的主意以后,咱家的生意现在多好!”还没等谢有得发话,胡氏抢着说道。

“嗯嗯,石头说的在理,现在卖酒挣不了几个钱,这个法子虽然要多花点钱,但真要成了,咱家的酒肯定都抢着要,到时候自然可以价钱高些,哈哈!我啊,明天就去多买些桂花和白糖,反正咱家现在家底也厚实些了,做不成也能承受,不如索性多做些!”谢有得爽快的说道。

一家人又说笑了会,谢方便回屋看书去了,想到桂花酒,自然就想到了高粱酒曲,“要是高粱酒真是成功了,到时候赚的钱应该不比茶叶少,到时候把酒和茶叶一块卖到金国、蒙古去,就可以赚更多的钱用来养兵、养民,目前看这高粱酒曲的试制是当务之急啊。”

说起这酒曲,汉代就有,开始主要是麦曲,它是将破碎的小麦粒踩成方砖型,然后入房培养繁殖糖化菌而成,主要用来酿造黄酒,北魏末年成书的《齐民要术》中共有九例酒曲制法的详细记载,其中八种便是麦曲。

晋代的时候,在南方出现了小曲,它采用糯米或粳米为原料,先浸泡蓼叶或蛇麻花,或绞取汁,取其汁拌米粉、揉面米团的制法,这小曲多用来酿造米酒。

在北宋的时候,还发明了酒曲人工接种的方法,就是把新制成的曲团在陈曲粉末上滚动一下,陈曲末便粘在新曲团的表面,陈曲末中有大量的根霉孢子,可以在曲团上迅速繁殖,形成生长优势。

关于酒曲中草药的添加,在北魏时代,虽然也使用一些中草药,但是种类少,且大都是天然植物。宋代的酒曲则有了很大的改变,宋代<<北山酒经>>中的十几种酒曲,几乎每种都加为数不等的中草药,多者十六味,最少的也有一味尤其注重所使用药物的芳香性,比如丁香、肉豆蔻等。

而谢方要做的高粱酒属于后世的蒸馏酒,应该用大曲,而这个大曲目前却还没有发明。谢方记忆中大曲是以大麦、小麦、豌豆等为原料,其中豌豆的比例应该占三到五成,原料经过粉碎,加水混捏,压成曲醅,形似砖块,然后送入密闭的曲房。

在密闭的曲房内,微生物开始繁殖,并散发热量,温度的升高又加速水分的蒸发,使整个曲房内温度和湿度都上升。从培菌过程的操作来说,大曲与麦曲并无显著差异,翻曲,通风,堆曲等仍是必要的操作步聚。但关键的区别是培菌温度,因为曲房温度较高,因此大曲属于高温曲。

想到这些,谢方就把制作大曲的初步方法,写了下来,其中模糊不清的地方,就按照制茶砖的套路,就让叶家山的人去想办法吧,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张岳叔又来了,他心情大好,昨天做的几把壶,转眼就卖光了,价格也不错,“石头啊,你的主意真是太好了,我看我以后就光做铁壶了,这绍兴府到时候一家一把,就够我做好几年的,别的都不用干了,哈哈!”。

张岳这次带了两把小铁壶,谢方一看大小适中、做工也更加精致了,正好自己家里留一把,给许先生带一把,知道张岳今天要上山,便把昨天写的大曲制作方法交给他,“张叔,这是俺昨天想的,你交给大当家,看看找人能做不,如果能做,那就太好了!”张岳接过,仔细看过,估计也没看懂,便说回头让杨明看看,转身便走了。

晚上的时候,张岳便回来了,张岳先把包袱放下,谢方数了数里面有五十块茶饼、十块茶砖,见到茶砖,谢方很是欣喜,没想到叶家山的杨明头领、王老汉的执行力很强啊,这么快茶砖的样品便出来了。

更让谢方感到欣喜的是,张岳说杨明看了谢方关于大曲的试制思路,也看不懂,可没想到山寨里有个喽啰叫杜二的,以前在官府的曲房干过,熟悉的麦曲、小曲的制作,后来因不堪管事的压迫,一气之下杀了那人,便逃到叶家山、入了伙。杨明找杜二看过之后,他自告奋勇,说虽然有些困难,但可以试试,有大约四成的把握。

谢方听了大喜,心说传说是杜康做秫酒,被后世尊为酒圣,这杜二也姓杜,莫非是天意,这做大曲、酿高粱酒的事情果然要应在此人身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