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言情小说 > 缘生缘灭桃花月 > 第三十二章“58”要告诉她什么?

第三十二章“58”要告诉她什么?

她拖着皮箱穿过客厅,走出小院,回过头来,脚却怎么也挪不动,心遗留在这里,决绝的身体不肯回去……。

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古酒折柳今相离,无风无月也无你!

你给我的是,万念俱灰的伤字,我给你的是无尽的无情,无奈的思绪……。

红尘几多愁,万般熙熙攘攘过后,一个人的寂寞,留下一生无法复原的伤疤,一个人难熬的漫漫长夜。

念念不忘的爱,一辈子只有一次,一辈子只有一次。

他站在窗前,看她逐渐远去的背影,内心辗转过无尽的挣扎,在尘埃中落定。

哪怕他再也不想忘记,哪怕他那么想着去挽回,但此刻,他只能这样无可奈何地看着一切逝去……。

院子里桃树上长满了绿叶,光的影子从绿荫的树隙中水银般的倾泄下来,是谁的手轻轻的在心上柔软的抚摸过?是谁又是那么决绝的离开?

他突然很想哭,却又哭不出来,他很想追上去,却又踌躇着……。

他又没有勇气,他很想追上前去,拥她入怀,抚摸着她的长发,柔情蜜意的说:

“能不能留下来?”

其实,他心心念念的是她,……。

刻在心扉里的名字是她,让他心痛的也是她,……。

“夜雨扰芳华,尘埃中挣扎,一生悲喜谁人问,青灯一盏无颜色,这山河远阔,人间烟火,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可是,他又能怎样?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离去,而心如刀割。

无人伴我以春秋,无人伴我以诗酒,到最后,竟也无人伴我共白首。

他的心突然的一揪,仿佛有什么东西就这样在眼前缓缓地流去了,有辛酸的,痛苦的,甜蜜的,那些生命中刻骨铭心的,那些恋恋不舍的美好的日子,都随着她的离去变得遥远而高不概叹……。

她拖着皮箱走出了街头,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街头,微风习习,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非凡。一对对情侣手牵手擦肩而过。

而她形影单调,有人在街头等她,是芃芃,可是,她不想见到他,任何人跟她搭上关系,就会倒霉。

她不能再拖累任何人,她要靠自己,在那里跌倒,就要在那里爬起来。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入骨,情不知所在,一往而情深,人世间有百媚千红,而你倩桃却是我情之所钟。

芃芃迎了上来:“倩桃,我能帮你什么吗?”

倩桃摇了摇头:“任何人都帮不了我,我要帮的只有我自己。”

她继续朝前行走,前面的路虽然坎坎坷坷,荆棘密布,但她一直要朝前走去。

倩桃我一定要武功盖世,天下无敌,我一定不会成为别人手中的软肋。

她不知道霜艳千方百计想要掩盖一切,骗尽天下人,到底是为了什么?

她要跟她周旋到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再狡猾的狐狸也会有露馅的时候,再完善的设备也有疲惫的时候,更何况人,再十全十美的人也会有弱点,只要抓住她的弱点,就能抓住全部。

不怕明处枪和剑,只怕阴阳两面刀。

滑泥鳅难捉,坏人心难摸。

她不相信,霜艳,世间万物没有任何东西叫她介意?

也许是霜艳心虚的原因,她对倩桃非常客气,倩桃也殷切致意,但是,倩桃她是有底线的,触踫到她内心的底线,她是坚决拒绝的。

霜艳所说的“宝藏”,她却实不知道,她从来没有听云旗提起过,更没有听爸爸沈剑提起过,一切只是一个谜而已。

全力以赴方能成功,袖手旁观一场空。

什么时候能够拔开云雾见蓝天?

她决定先去看爸爸。爸爸沈剑被安排在一个很隐秘很高档的养老院里。

霜艳安排的,有专人护理,有专门的医生监护……。

一年四季如春,红砖绿瓦掩映在高大的树木从中,房间里温暖如春,爸爸躺在雪白的床上,像是在熟睡一样恬静而安详。

房间的上空在飘荡着港版的邓丽君的《小城故事》,音乐轻缓,柔情似水。

护理爸爸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大娘,安静,平易近人。

倩桃说明了自己的身份,那位大娘什么也说,只是示意她坐下,和她一起听音乐。

她发现,爸爸逐渐在音乐中舒展着眉毛,安静的入睡了。睡得很甜,很香。

大娘告诉她,她姓安,叫她“安娘”即可。

“安娘,我爸爸好像特喜欢邓丽君的音乐?”

“是啊!我试过放别的音乐,他都很烦燥不安,一放邓丽君,他好像陶醉在音乐之中,很快就入睡了。你说怪不怪?”

邓丽君?爸爸喜欢邓丽君?

爸爸,你想告诉我什么?“58”是密码还是什么?爸爸,你唯一信任的人是我,我绝不会负了你的信任……。

微风轻拂,阳光明媚,一切都以它自己的形式滚滚而来。

在过去漫长的时光里,她曾以为自己周身完备,百炼成神,绝世而独立,傲立群山之巅,洋洋洒洒的哈哈大笑,好似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

而现在,她发现自己缺少很多东西……。

回来的路上,她满脑子都是邓丽君的歌声……。

“八十年代初期,万物苏醒,肆意生长,录音机中飘出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仿佛个体自由伦理的我在呢喃,弥漫着一种无坚不摧的颠覆渴望和哲性魅惑。

街头,叭裤子像裙飘,花格衬衫扎外腰,哈蟆镜上贴商标,头发烫的像羊羔。

渴望冲破束缚的城市青年,用奇装异服彰显个性。

偏远的农村在家门口卖纽扣,拉链。

来自社会边缘和底层的小人物,随着潮水冲向浪尖,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改革开放的初心,他们是宏大构想中的人间烟火。

已届不惑的柳传志,怀揣20万开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

33岁的王石,他筹建了一个奇忆的公司《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

改革的潮水推进了第一次全民下海的巨浪。

27的李东生在一个简陋的农村仓库与香港人合录磁带来,未来的TCL发出了第一声。

1985年,海尔砸掉76台不合格冰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底色,无论哪个时代,哪些咬牙切齿和生活死磕的人,总是能得到命运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