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北宋拍电影 > 第七十三章 庐州

第七十三章 庐州

庐州城的城墙高厚,如果有人上前仔细去看,还能在墙面上看见无数刀斧箭刃所留下来的痕迹。这座古城哪怕在灾年依旧是车水马龙,进出庐州的人络绎不绝。

在庐州城的城墙根,有一处又一处连绵不断的竹棚,就好像庐州城又多了一层竹子织成的围墙。

“何公子呢?”范仲淹问向游三。

“怕是又出城拍竹棚里的难民去了。”

何墨这一行人来到庐州城已经是第五天了,这五天里何墨一有空就跑到城外拍摄竹棚内难民的生活,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的拍上一天。

难民们的生活让人难以想象,他们会为了一碗热的野菜大打出手;会为了半张烙饼就让自己的妻女去陪人取乐;会为了一两百文钱把自己的儿女拉出来任由大户人家挑选。

何墨一直拍着,从来不敢落下一分钟的时间,范仲淹找到他的时候,何墨正半蹲着对着一户难民拍摄。

范仲淹担心何墨的身体,劝道:“何公子,自己的身体也要紧,莫要操劳过度了。”

“没事,让我再拍一会。”

跟着何墨一起行动的公孙一看不下去了,直接抓住何墨的肩膀就往城里拖,嘴里还说着:“你要是死了,那十步一杀怎么办?”

其实何墨这是在为自己寻求解脱,一路上看过了饿殍遍野,也看过了易子而食。何墨的心中没有触动那是假话,他总想着自己能为这些可怜人做点什么,这样他内心中名为‘良心’的两个字能好受点。

虽说‘天灾大旱,民间疾苦’这几个字跟何墨八竿子打不到关系,可有些人就是这样,心软起来会自责,何墨恰好就是这样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公孙一没有任由何墨的性子胡来,何墨也挣脱不了公孙一的大手,无奈之下,何墨只得被拖着走进了庐州城。

庐州城内外仅仅只有一墙之隔,却截然不同。在何墨的镜头里,城墙外是一片死气沉沉,而城墙内则多少还有生息的味道。

走在大街上,人们三三两两的聚集着,边走边计算着口粮的消耗。虽然他们看上去也是吃不饱的模样,可脸色与神态上却好的多,或许他们还有活路,不用坐着等死。

城里人的活路便是他们的祖宅或者田亩、店铺,买掉之后能换上两三个月的口粮熬过这个灾年。若家中没了宅子也没了口粮,那就自觉地乖乖去城外的竹棚找个地方,要是运气好或许还能分到一碗粥。

范仲淹一行人回到客栈,强逼着何墨吃下了一块馍饼后,才说起了正事。

“我们打听过了,知府每三日施粥,设有六处粥铺,就开巳时一个时辰。”

何墨喝了口茶水,吞下了最后一点饼:“后面呢?”

“没了。”

“没了?”何墨瞪大着眼睛,不可思议的说道:“不是朝廷还有什么赈灾法度吗?老范这你熟,说说就开仓赈济这一项吗?”

范仲淹略带苦涩的回答:“以工代赈,开常平仓、饥民入伍,赈灾有种种办法都在册子上写的一清二楚。”

范仲淹口中的册子尚未有全名,是朝廷发放给官府一些书刊中附带着的册子。只有在将来南宋时,这本册子才有了它的全名——《救荒活民书》。

“那然后呢?”何墨继续追问道:“庐州知府不管吗?就三天施一次粥,谁他妈能撑三天。”

“传闻知府是觉得此次只是寻常的蝗灾罢了,等明年开春又能种粮食活命。”游三接着何墨的话茬说道:“所以不用开仓赈贷,施粥已经是尽显皇恩浩荡。”

这话游三自己说的都觉得没有底气,到底是什么样的知府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荒唐至极,百姓们无米无粮如何撑到明年?”范仲淹一着急脱口而出:“原本打算明日去知府衙门,看来是拖不得了。走,随我去知府衙门。”

范仲淹带头冲向知府衙门,何墨三人紧随其后,不得不说庐州府还是蛮大的,等四人到了知府衙门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范仲淹才不管什么天黑不天黑,休息不休息的,直接上去敲门求见。

“谁啊?还让不让人休息了。”

门房衙役满嘴抱怨着出来打开偏门,一看是四个不认识的人,理都懒得理:“有事明日请早,今日不受理公务了。”

“就说中书省右司谏范仲淹求见。”

说完这一句,范仲淹大步流星的走进衙门,门房衙役刚想去阻拦,却被游三一把按住了肩膀动弹不得。

等范仲淹一行人走进衙门之后,门房衙役才急急忙忙的前去通报。

宋鉴已经当庐州知州九年了,按照朝廷规制这将是他在庐州的最后一年。这天他刚刚脱下官袍,准备躺进小妾暖好的被窝中,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给吵到了。

“何事如此惊慌,成何体统。”

“老爷,有四人硬闯衙门,说是中书省右司谏范仲淹求见。”

“慌什么?”宋鉴嘱咐下人:“先让刘师爷去会会他们。”

“可……可师爷……”

“支支吾吾的干什么?刘师爷人呢?”

“回大人,刘师爷不在府衙内……”

“去哪儿了?”

“去……去翠红院了。”

“混账东西。”宋鉴气愤难耐,最近这刘师爷实在过放肆了,真以为自己要调走就奈何不了他了?

“罢了,让他们候着。”宋鉴不慌不忙的穿戴起衣服:“带他们去偏厅。”

宋鉴可不在乎什么小小的右司谏,一个正七品的官哪怕再有来头,也动不了他从二品的一州知州。他只是好奇,为什么会突然来了个京官。

在何墨一行人等了一个大半个时辰后,宋鉴这才姗姗来迟。

“对不住了,老朽年事已高,腿脚不利索。诸位久等,久等了。”

宋鉴确实没说谎,他做为一个六十有八的老头,满头白发,还拄着拐杖出来。范仲淹原本想发作的一顿话也咽了下去,只能好生说:“请问知州大人,庐州府外易子而食,饿殍路枕,庐州府就没什么赈济吗?”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