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后幻纪元 > 第8章 超产能

第8章 超产能

次日清晨,万物还在沉睡,遥远的东边,地平线开始泛起的丝丝亮光,微红的朝霞小心翼翼地浸润着的周围云朵,微弱的光亮渐渐驱散沉寂的黑幕,给万物带来生机与希望。

南海基地小路两边的树木下,阳光穿透稀疏的叶子之间的缝隙,在地上形成一处处光斑,微风摇曳下,光斑随之而动,如同发光的玻璃在滚动。早起的鸟儿翅膀一个振动,便飞出几米之外,尽情穿行其中,清脆的鸟叫声交织成自然悦耳的进行曲。

周子诺此时正大汗淋漓的奔跑在这片绿野葱葱土地的小路上,空气中弥漫着绿草的清香,微风迎面吹来,抚去运动后蒸发的汗水,留下丝丝凉意,仿佛也带走了身体的疲劳。

这片绿野葱葱的土地,看起很平凡,但其实一点都不普通,要知道当今地球能让人类生存的土地已经不多;纵使南海基地的食物来源早已脱离了早期的自然耕种模式,耕地面积需求大大减少,但南海依然是一个拥有千万级人口的超级基地,土地资源还是比较紧张,所以有这么一大片土地来种植是极为难得的。

这里其实是一片南海重点区域,专门用来种植各种植物的试验土地,负责这里工作的人员都是知识极为渊博的精英份子。

人类的粮食一直都是有史以来史诗级的难题,没有吃的时候要吃的饱,吃的饱后还要吃的好,可以说人类矫情,也可以说人类在追求生活的美好。

事实上物种的多样性能够地球更加稳定的同时,也让人类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就像是新纪元后,人类虽然不再是地球的主宰,但是科技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不仅源于外界的压力,也因为新纪元诸多新型材料的诞生,让工业科技得到快速的推进。

供应南海基地千万级人口庞大的食品需求主要是来源于微创研究所开创的室内培育超产能技术。

养殖业在新纪元前就非常比较发达,唯独种植业还非常依赖自然土地面积,所以种植业曾经是南海人主要攻克的目标。

超产能技术所培养的植物,所需的光不再是自然光,而是人造光;植株也是经过基因剪辑、重组后,并对其多次筛选培育而来,这样的直接好处就是,植物的生长可以脱离原始缓慢的生长规律,可实现人为控制。

例如从时间上,由原先的一年两三熟,变成了一年十几熟;空间上,因为采用的是人造光,所以就不再受限与白天的太阳,所以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地下室,都可以种植,甚至可以一室多层,让自然土地面积制约粮食产能的时代成为了过去。

早些年这种超产能技术推出时,是备受质疑的,如被怀疑长期食用会引起人体发生病变,并导致人体死亡,一时间人心惶惶。

这种心理是正常的,没谁愿意拿小命开玩笑。而当时的南海六人组以身作则,亲自带头长期食用,也经过时间的验证,抵住了众口悠悠,在漫长的十几年后,这项技术也被列入新纪元十大技术之一。

人们也才慢慢对其放下了戒心,其实退一步来说,当时的人们其实根本没有选择,大战后土地面积的急剧缩减,以及在兽潮的威胁下,靠自然的耕种模式养活这座超级基地简直就是种奢望,超产能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势在必行。

不过超产能技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目前不是所有的植株都能满足这些种植条件,也是有着限制的,能够适用这种超产能技术的植物并不多。

哪怕事到如今,微创研究所的科研小队也只是解决了几大主食的产能问题,和一些必备药所需要的药草。

毕竟每一种已经大批量种植成功的作物必然都是经过无数次推导、测试、验证、考察、监控才能推向市场,这个过程十分漫长,而且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不然任何地方出了纰漏,不用兽潮的进攻,南海基地就被自己毁灭了。

所以人类仍然需要突破,需要开创,让更多植株能实现室内超产能培育,也就需要这样的试验土地存在,培育自然植株,甚至在南海基地还有些世间仅存的特殊植物,为了以防万一,还被秘密隔离起来,进行特殊保护。

现在这片试验田,大部分植株相对没那么重要,所以也作为一个绿地公园,供人们观赏,周子诺起的太早,路上倒是空无一人。

“今天就是报到日,跑完这一段,就回去收拾收拾,前去报到!”周子诺脸上露出笑意,南海学院毕竟是人类精英的聚集地,周子诺心中也充满了期待。

绕过林间小路的路弯,一道金属的光泽反射而来,一架六七米高的机甲映入周子诺的眼中。

周子诺也停下了脚步,细细打量着这台机甲,认出了这是来自西欧基地开发的“大力神”机甲。

机甲使得普通人也能击杀妖兽,纯粹科学技术的力量,对于许多无法成为武者的人,只是深受众人的喜爱,但是绝大部分人对机甲的认知只能停留在虚拟游戏里。

周子诺玩过虚拟机甲游戏,也已经取得了南海已经基地的初级机甲师执照,驾驭过真实的机甲,他非常清楚真实的机甲和虚拟游戏里的机甲,这两者的体验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

如同人类的战机,驾驶员坐在驾驶舱里,在战机加速或减速的时候,会相应给予人体不同的作用力,就是所谓的超重与失重。

现实世界的机动游戏例如过山车,就是利用超重和失重引起人体大脑的血液缺乏或是充溢的异常,从而导致心理的恐慌而产生刺激,所以要克服这种心理,需要强悍的心理素质和反复的练习,当然前提是正常人。

现实机甲的超重感和失重感都远比虚拟游戏要强烈的多,这也导致虚拟游戏的机甲高手,在这种影响往难以适应,所以难以控制现实的机甲,因为这些外在环境是目前虚拟游戏所模拟不出来的。

就像一个射击游戏的高手,在现实世界拿着步枪可能都跑不了几里远,身体素质这方面,也是现实和虚拟的区别所在。

如果虚拟游戏能够发展到下一步,这些细节都能模拟出来,对机甲师甚至是武者来说,都会是个巨大的福音。

周子诺也是在现实驾驭了机甲一段时间后,才顺利通过考核,看来这级机甲师的执照也没那么好拿。

不过想想一台机甲最少也要几千万的地球币,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花点功夫,都对不起它的价值所在。

眼前这台“大力神”,是人型机甲,没有头部,驾驶舱落于机甲的胸口处,驾驶舱对出来是一层高强度的防爆钢化玻璃,从外面可以清晰看到里面的操纵杆以及复杂的矩阵按键。

看样子已经有些年头,清晨的露珠布满整个机身,虽然表面多处表漆已掉落,但也未曾锈迹斑斑,可以看出的品质还是相当的不错。

不过这台大力神没有配备任何武器系统,在这里就是专门用于工程,典型的一台“农用机甲”,被留在这片试验土地上打杂活了。

毕竟机甲的力气还是有,手上的一把铁锹,还破了个洞,操作人员也没去修理,可见也不经常使用。

看着大力神驾驶舱内的按键,比周子诺驾驭过的三代机甲还要多上一丢丢,这一点就可以确认这是二代机甲,因为没被优化过的第一代机甲,按键数量是二三代机甲的数倍,输入复杂到你无法想像。

历经战争的洗礼,人形机甲确实更加适合人类的发挥,只是苦了那些机甲设计师,煞费心思的考虑种种材料的限制,还要设定使用的逻辑输入控制。

材料的限制还好说,可能只是耐用度上的问题,不行就换,但是最难的解决的问题无疑是人类对机甲操控的输入逻辑设定。

人型机甲整体的自由度和人体相差无几,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人形机甲才能完成和人体相差无几的复杂动作。

人体的控制其实很复杂,一个简单站起来的动作,所调用的骨骼和肌肉人类自己都不清楚是怎么运作的。

但是人类驾驶人型机甲,和开车一样能够利用到的身体部位,其实不多。两条大腿、两条手臂和十只手指,那该怎么对应?

所以,饶是当时设计出第一代机甲的研究人员也深感无力,找不到一套简洁的控制方式。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时的研究人员只能硬着头皮的推出了第一代机甲,导致极其复杂的输入设定没人能够用好的第一代机甲,原本指望能利用机甲进行近战的想法,在一代机甲就成了幻想。

不过好在一代机甲力大活糙,配备新型掺杂了飞洛合金的弹头及炮弹,加上用如同烧钱般的火力压制,还是能够在兽潮中起到一定作用。

当不了马跑,还能当驴骑!当不了白马王子,也能假装一下阿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