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后幻纪元 > 第10章 虚拟游戏

第10章 虚拟游戏

入夜,院子里静悄悄的,桂花的清香弥漫了整个庭院,像是世人遗忘的至宝,美好却没人懂得珍惜。

虽然道士、何素真、周子诺三人都居住在这个院子,基本上也只有吃饭或者训练的时候才会聚在一起,其他时间都是独自行动,埋头钻研自己的领域。

周子诺的房间,灯亮着,书桌上的笔记合拢,周子诺已经是把今天的功课做完。

南海的教育系统非常发达,网络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是作为一种公益事业存在。南海政府请来各行各业的顶尖人士打造非常专业的教学视频放在网上,只要你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完全能够自学。

而且南海的考试系统也同样开放,只要符合一定年龄的,都可以参加南海高校的统考,并不一定要呆在南海的学校里上过课才能报考。

此时此刻的他正躺在游戏生态仓上,准备登录虚拟游戏进行机甲训练。

最早期的虚拟系统是军方为了降低机甲训练的成本而打造出来的。

打造一台机甲的费用对军方而言不算很高,但是训练机师的时候对能源的消耗,零部件的维修更换,后期维护所产生的消耗那才是笔天文数字,哪怕是财大气粗的军方也难以承受。

尤其是在新纪元,土地资源后期又是相当的缺乏,很难提供足够的场所给机甲师进行训练。

为此军方便想了个办法,花费巨资请人打造了一套虚拟系统,给军中的机甲师使用,以便用来训练和培养。

后来有人发现这种虚拟系统具有一定的商用价值,开始尝试应用在游戏之上,这一尝试便一发不可收拾,受到广大玩家的追捧,虚拟游戏便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发展。

在新纪元的重压之下,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泄压方式,尤其是这种机甲游戏还能训练众多平民,以备不时之需,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虚拟生态仓就是登录虚拟游戏的终端,一个白色巨大的盒子,整个造型很有科技感,如同玉质一般的表面,光滑而细致,看起来很高档。

虚拟游戏的成功完全得益于脑电波链接技术的突破,在漫长的医疗历史中,人类一直在尝试利用科学技术和大脑获得直接的联系。

新纪元之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脑电波连接技术终于取得突破,脑电波的信息解码以及连接技术的突破,使人脑与电子设备信号通讯成为可能。

脑电波链接技术,就是通过脑电波采集器捕抓大脑的信息,解码出来,再将主机的信息转化为大脑能够识别的信号重新返还给大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脑通讯。

将大脑看成一台主机,其余的四肢五官看做输入输出,脑电波链接可以直接向大脑输入各种信息,比如视频、图像、语音等等信号,使人类不再仅仅依赖于五官才能获取外界的信号。

这项技术原本预计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比如许多盲人只是眼球的损坏,那么就可以通过人造视觉传感器,再次与大脑通讯进行连接,他们就可以再次获得光明。

不过试验之中,人类发现这种脑电波链接技术对外界环境要求非常高,要保持足够的稳定和安静,不然很容易受到干扰导致链接失败。

所以打造视觉传感器给失明的人,对于经常要活动的人类而言,这种技术明显不适用,远远不如克隆技术更加实在。

而这项技术却是在虚拟游戏得到了新生,因为虚拟生态仓的密闭性可以做的非常好,能够轻易的隔绝外界的干扰,保持足够的静谧。

可以说虚拟游戏是建立在脑电波连接技术之上,没有脑电波链接技术的成熟,就没有虚拟游戏。

周子诺静静的躺下,按动生态仓的启动键,里面的某些地方的灯光开始亮起,舱门徐徐的关上。

“请闭上眼睛!链接将要进行!”生态系统的声音传来。

周子诺轻车熟路的把眼睛闭上,不一会儿,眼前再次一亮,周子诺就来到了一个虚拟空间,这是一个仓库,摆满了形形色色的机甲,有南海基地的,也有加美基地生产的。

这就是周子诺的玩具库,也只有在这里,他才能像个小孩一样,痛痛快快的玩上一会。

周子诺环视了一下周围,还是能够明显感觉到虚拟游戏的不完善所带来的虚假,比如虚拟空间的金属远远没有现实金属的厚重感,始终缺乏了一点什么。

这也涉及到了一个虚拟模拟现实的问题,即虚拟游戏的真实感。我们常常说一个游戏的画面是不是足够逼真?究竟用什么来衡量?

在早期的游戏里,人类只能通过肉眼来分辨,进行一个估计,但是当时的游戏无论做的再逼真,画面再真实,它都只是一个画面。

和现在的虚拟游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虚拟游戏等于变相的打造了一个虚拟世界,但是真正的现实世界有什么?真的能够模拟出来吗?

我们先想想现实世界有多复杂,一块简单的石头就由有无数分子构成,一个分子又是无数原子组成,而原子之下还能分成中子和质子,别说计算机能否具有足够的计算能力计算这些微观粒子之间的运转规律,甚至这些规律人类都没有确定是对还是错。

所以别说模拟一个世界,就连模拟一块铁,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早期的游戏做的再逼真,仅仅也是画面做的比较逼真而已,离现实世界差远了。

但是人类的虚拟世界需要做到这么极致才能使用吗?

和人眼一样,人类的感知是有局限性的。就好比动画,它实际上就是图片连续的播放,它的原理是利用人类的视觉暂留效应,图片以每秒超过24帧的速度播放,人类就无法识别这是多个连续播放的图片。

对于人类而言,如果100帧还有些比较敏锐的人能感知,那么200帧和1000帧对于人类来说,意义是一样的,实际上并没有做到极致,却足够人类使用了。

因此为了衡量虚拟游戏的发展情况,人类也使用了一个参数来衡量虚拟技术的发展程度,也就是所谓的——拟真度。

这款虚拟游戏《机甲新纪元》,号称有30%拟真度,已经相当了不得。而且这里面还有很大的水分,因为它只是基于人类的感知而言,并不是真的说已经模拟了现实世界的30%,如果是按现实的复杂程度,估计百分之一都不到。

但是虚拟游戏能够做30%的拟真度已经相当不错,虽然还能感知有些虚假,却足以让诸多玩家乐此不疲。

仓库里的一台台机甲都是周子诺在游戏用积分换来的,也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放下所有包袱,享受一个孩子该有的童年。

“欢迎你重新登录机甲新纪元,你要出战了吗?我的勇士!”一个虎头虎脑缩小版的机甲机器人,圆手圆脚,很是可爱,跑到周子诺的身边,这个是周子诺在虚拟游戏里设置的智能管家。

《机甲新纪元》是诸多虚拟游戏中最受玩家喜欢的一款,里面打造机甲环境和现实中的机甲差不多,有传言,就连军方机甲大队用的都是这套系统,非常适合训练机甲师。

对于周子诺而言,机甲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甚至还能启发他对武道的见解。他发现机甲的攻击和防御本质上和武者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多了一层操纵的转化,机甲的输出会因为这层转化而滞后,机甲的操纵难点也在于这层转化。

但是两者对战机的分析判断是一样的,该用什么动作进攻,什么时候该防御,坐在驾驶舱上便拥有了不同的视角,也让周子诺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这样的游戏既能学习一种新的技能,又能反馈已有的信息,对周子诺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而这台生态仓也是道士特意给周子诺买来的。

“嗯!一对一模式,随机匹配!”周子诺说道,这是虚拟空间,可以捕抓玩家的语音指令。

机甲新纪元有很多模式,一对一,或者团队PK,或者刷副本等等,应有尽有,任君选择。

不过周子诺更喜欢一个人思考琢磨,所以更多的时候选择的是一对一的模式。

随后,他直接跳入一架南海打造的银河机甲,银河机甲是他使用的最多的机型,他尝试过很多其他的机型,但是银河机甲的性能参数是他最满意的,很适合他的风格。

“正在随机匹配!请稍后!”系统的声音传来。

周子诺安静的坐在驾驶舱内,双手握着操纵杆,两边的扶手上有着密密麻麻的按键,也正是这些优化过后的按键,才能将机甲的动作发挥的更加细致,这也是机甲师最为头疼的地方,用不同的按键对应不同的机甲部位,通过组合形成各种动作,这层转化单单是记忆就非常困难,也正因为如此,才体现能成为一个高级机师是多么困难。

“匹配已成功!场景切换中!请稍后!”系统的语音再次提示道。

周子诺眼前一闪,透过机甲驾驶舱内部的屏幕,外面的场景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