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秦继业者 > 扶苏与蒙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在咸阳一系列的变革中,河南地,迎来了年后的初雪。

“公子!”长城城堡,蒙恬将一杯热酒递给扶苏。

“胡人经过这几个月的进攻,损失惨重,这年的冬天又来的比往年快,看来明年边塞的日子要好过不少。”扶苏接过酒杯,轻抿一口道。

“那可不一定!”蒙恬闻言摇头道。“胡人经历这个严冬,必然需要弥补损失,也许开春就会发动攻击。”蒙恬凝重道。若是以前,其必然不惧胡人在春季发动攻势,毕竟有大秦作为后盾,不必担忧粮秣补给。但日前秦始皇来令,命其明年在河南地(“河南地,夹于昭襄王长城与河塞之间。既秦时的陇西、北地、上郡三郡的北境。)便筑城屯田,负责规划的官吏不日即将到达。而在此修筑长城的六国之青壮将是第一批屯田人。数百万人将在三十万秦人的看押下屯田河南地,实现边地自足供给。蒙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若秦始皇的政令在河南地推行成功,只需三年,秦人便能彻底掌控河南地。以河南地的粮秣为补给。秦军即可以河南地为跳板,北攻北冥(贝加尔湖)、东伐辽东(大小兴安岭)。待收拾了大秦东侧胡人,秦军便能彻底放开手脚,进军漠北,将在哪里舔舐伤口的孤狼,彻底泯灭在历史上。

而他蒙恬,不仅看上了河南地,还看上了贺兰山麓(贺兰山脉,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又名贺兰山。)哪里的土地更加肥沃。也是胡人的王庭所在,哪里的地位,不亚于秦之咸阳。

攻占贺兰山后,在往西。便是胡人的族地,狼居胥(今蒙中蒙古边境不远的蒙古国一边的戈壁阿尔泰山脉)。攻占哪里,就如同攻占秦之雍城。意义不言而喻。

“也许,胡人已经等不到来年春季!”扶苏看着远处的烽烟道。寒冬将至,胡人却在长城下碰得头破血流。仿佛天佑大秦般,今年的冬天提前到来。城外的胡人迁徙已经来不及了。这些还停留的胡人只有两条路,投降、突破长城洗劫一番离去。

而投降,不在胡人的考虑范围,不论是蒙恬根本不收降胡人。扶苏在经过几次胡人诈降后。不在管蒙恬的做法。还是还留在族地等自己等人带回粮食、食盐、布匹、火炭等过冬喝点物资。都不允许他们投降。所以,胡人现在只有一条路,死磕长城。他们需要食盐、粮食、布匹以及火炭。没有这些,回到族地也会在严冬下死去,不如拼一把。

“胡人又集结了!”扶苏看着长城远处的胡人军帐道。

“长城在,胡人翻不起浪来。我现在担心的是匈奴部,这个部族的统治者很有远见,早早便带着胡人精锐族人离去。以其能力,若胡人度过这个冬天,明年必然会对屯田一事多有骚扰。”蒙恬担忧道。若要屯田,秦人必然需要走出长城,到一马平川的河南地筑城,开田。到时秦军不但要看管近百万六国戍役,还要防备胡人袭击。到时得情况肯定不容乐观。

“所以,我们不仅得解决掉这城外的胡人,还得为来年的官屯做准备。这场战争我们拖不起。最后一次补给将在半月后到达。这是近百万戍卒与秦军口粮,若战争拖得太久,耗费过重。恐怕等不到明年,北地就会哗变。”扶苏看着城外胡人皱眉道。

“这也是臣所担忧的,胡人耗不起,我等更耗不起。”蒙恬摇头道。

“不论如何,明年的屯田必须实行下去。这关系帝国大业。不容有失。”扶苏严肃道。

“公子不若让陛下将羽翼君调来?那小子对付胡人注意多,也许有办法。”蒙恬身边的副将王吉道。

“也许这也是个办法!”扶苏闻言,眼中精光一闪道。对于张羽,扶苏还是很有好感的。

“恐怕他来不了!”蒙恬闻言,摇头道。见扶苏与王吉看着自己。蒙恬随将蒙毅来信中说起张羽在咸阳的事细细道来。

“不曾想当初那个顽皮少年,已经是帝国柱石了!”扶苏闻言,摇头叹道。是的,在扶苏眼里,张羽就是一个顽皮少年,跟着王宁在咸阳城内惹事生非,自己与其认识,就是这其在王宁带领下捉弄自己。从那以后,其便与王宁打着自己旗号行事。当然都是一些整治纨绔,打抱不平。

“是啊!想当初那小子走时还说说陛下误他,不让他封狼居胥。现在想想……”蒙恬摇摇头道。

“虽然他可能来不了!但还是试试吧!顺便将北地事情上报父王。”扶苏道。

“诺!”蒙恬闻言,躬身道。

北地的雪越下越大,胡人的攻击也越来越烈。随着大雪来临。胡人战死的战死,逃亡的逃亡。北地在雪封下再次平静下来。只有一些忙碌的戍役在修补城墙。整个北地,万物寂静,等候着那一声万物春回的惊雷。而扶苏与蒙恬的奏疏,在大雪封山前,一路自上郡之至咸阳。在十月二日,摆在大秦始皇帝:嬴政的案桌上。

随着一起到来的,还有三封私信,一封是扶苏给张羽道贺的。另外两封是蒙恬写的,一封也是对张羽的道贺。一封是蒙恬对蒙毅的嘱咐,让其去张羽处问问策。以夷制夷对塞北胡人收效甚微,而蒙恬认为张羽有法解决这个问题。就像五年前其解决秦人骑卒难以抗衡胡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