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局中人局中道 > 第五十八章 得胜归

第五十八章 得胜归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戴寿自认为精心准备的秘密武器,早就被富友德摸了个门清,在汉州赶造的那些假狮子就是专门为克制戴寿的大象准备的。

戴寿的撒手锏——大象一经出动,富友德前锋的部队亦是左右散开,将自己为戴寿精心准备的秘密武器——假狮子,展现给对方。

戴寿的军队驱象而来,富友德藏在中军的众多精壮健汉立即推着木轮车飞快地迎了上去,木轮车上摆放的正是那些刻画的栩栩如生、威武雄壮颇有些张牙舞爪之势的假狮子,这些假狮子不仅吓人,而且张开的血盆大口中还能喷射出火焰。

木轮车上的假狮子虽然样子很可怕,却只能起到一个阻吓的作用,并不能给对方实质性的伤害!不过没关系,富友德还给他们准备了很多马匹,这些马匹的眼睛被蒙了起来,并在马身之上罩上了狮子皮(画的),等到戴寿的大象出现时,立即驱赶马匹往前冲,虽然从动物的天性来说,马绝对不敢和大象作对,但蒙上眼睛的马就算是恐龙来了也会往前冲的。与此同时,富友德还命令以强弩火器进行冲击,刺眼的火光,震耳的炸裂声,把戴寿军队的大象吓得不轻,纷纷掉头而跑,结果反倒把戴寿的兵士踩死无数。

可以凭持的撒手锏不仅没起作用,反而把己方的阵型冲的七零八落,戴寿的部队瞬间溃不成军,靠着城上飞箭的掩护,玩命似地向城中逃去。

富友德大军紧随其后进行掩杀,在掩杀的过程中,富友德被城上的飞箭射中,然而富友德非但不退,反而继续纵马向前奋勇杀敌,玉箫等将领亦是殊死作战,将戴寿的兵马斩杀无数后方始收兵。

这一仗让戴寿损兵折将、伤亡惨重,重新整顿好残兵,戴寿再不敢出城迎战,只是命令将士严守城池,企图凭借坚固的城池抵御富友德大军。

然而,一个消息传来,让戴寿彻彻底底地失去了斗志:汤鼎臣的西征大军在廖永忠的带领下,一路势如破竹,首领明升已献城投降。

首领都投降了,我们底下人还起什么哄!于是戴寿命人登记府库、仓廪钱粮,并让人将自己的双手反绑到军门投降。

锦里平定,富友德与玉箫又分兵巡行未下州县,初露头角的玉箫没有让富友德失望,带兵攻克了保宁,将保宁守将吴友仁捉拿押送京城,至此,蜀地全部平定。

大军凯旋而归,祝洪明异常开心,亲笔写作《平西蜀文》,盛赞富友德功劳第一,廖永忠次之。并按每个人的功劳大小给予赏赐,摆庆功宴为此次西征的将领庆功。

这一次的赏赐很公平,作为祝洪明的儿时伙伴、生死患难的兄弟征西将军汤鼎臣因为在大溪口屯军时间太久,全靠副将廖永忠出奇兵获胜,所以汤鼎臣得到的赏赐仅排第三。

玉箫得到的赏赐是比不上汤鼎臣的,不过玉箫依旧非常兴奋开心,因为这次西征,他从富友德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在战场上大展拳脚露出了锋芒。至于得到的那些赏赐,玉箫现在还没放在眼里,对玉箫而言,他觉得自己现在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取得更大的功劳、获得更多的赏赐。玉箫甚至还觉得自己这次的西征,可以说是威风凛凛、战功赫赫,足以让长公主祝琴对自己刮目相看了。

心念飘然间,在庆功宴上,玉箫竟不由得喝的有些醉了,就连太子祝棋走到自己身前向自己敬酒,都忘了施礼,端着酒杯便一饮而尽。

祝棋给众人依次敬酒,祝洪明一直默不作声地看着众人反应,待看到玉箫毫无礼节地坐着把酒一饮而尽,祝洪明面色一变,目中寒芒陡射,勃然大怒道:“大胆玉箫,你可知罪?”

玉箫虽醉,但皇上的声音还是听得出来的。听得祝洪明对自己厉声一喝,顿时间酒意便被吓醒了七八分,忙跪地道:“臣愚昧,请圣上息怒明示。”

祝洪明指着祝棋对玉箫道:“朕问你,我是何人?他是何人?你又是何人?”

玉箫听罢,顿时汗如雨下,先前由于喝的有些微醉,再加上觉得自己是太子祝棋的舅丈,所以没有对太子祝棋施礼,这样的行为实属大不敬!

于是玉箫忙叩头道:“玉箫一时贪杯,忘了君臣礼节,请皇上恕罪!”

祝洪明面色阴冷道:“你当着朕的面,对太子如此不敬,朕岂能饶你!来人——”

“父皇,玉将军今日实属无心,请父皇看在玉将军此次立下的战功份上,饶恕玉将军。“祝棋素来为人宽厚,见父皇发怒要将玉箫治罪,忙跪下身来为玉箫求情。

“请皇上饶恕玉将军。”其他将领也异口同声地为玉箫求情。

祝洪明面色稍缓:“玉箫,你对太子不敬,就是对朕不敬,朕本欲将你处斩,但念在太子和众臣为你求情的份上,朕就饶你一回,但是你记住,不管是谁,他立了功朕会赏;犯了错朕也会罚。若是有谁敢欺君罔上。“说到这时,祝洪明陡地提高声音道:”就算是开平王,朕也决不轻饶。“

‘处斩!’玉箫心头一颤,心中不由叹道:自己怎会这么糊涂,傻子都看得出皇上一直在培养太子祝棋为接班人的,对这个未来的皇帝不敬,那岂不是嫌自己命长了!幸好太子宅心仁厚,为自己求情,否则自己的这颗脑袋还真不好保住!

想到这,不由得感激的看了祝棋一眼,然后对祝洪明叩头谢恩道:“谢皇上不杀之恩,谢太子殿下宽厚之恩。”

祝洪明面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杀威棒朕已经替你打出,将来辅助你的人朕也给你找好。棋儿,你可莫让朕失望啊!

挥了挥手,祝洪明对玉箫语重心长地说道:“起来吧!记住今日之事切勿再犯!”

谢过皇上,玉箫站起身来,后背早已汗透。殊不知其他众臣也亦是如此,因为祝洪明的意思已经很清楚:谁若敢对皇上和太子殿下不敬,就算是开平王常伯仁也绝不姑息,那这些功劳远不及开平王的就更不用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