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春秋风云録 > 暗流

鲁庄公娶了哀姜后,对她宠爱有加。转眼过去了六七年,日子看似平静,内部却充满了各种矛盾。

当时,鲁庄公已经有好几个儿子,岁数也不小了。由于他们都是庶出,按礼,没有资格继承君位。但是,由于夫人的位置一直虚悬,所以,鲁庄公也没有嫡子。

众位公子中,老大公子般比较特殊,可以说,他就是鲁庄公心中最理想的继承人。

鲁庄公年轻的时候,曾经修建了一座高台。

这似乎成了他的一大爱好,后期更是疯狂。据《春秋》记载,公元前663年春,在郎地筑台;夏,在薛地筑台;秋,在秦地(并非秦国)筑台。一年三季,让百姓疲惫不堪,敢怒不敢言。

修筑高台后,他常常登台望远,主要目的,并非欣赏美景或查看民情,而是为了眺望美女。

色字头上一把刀,鲁庄公也是爱好美色者,可以理解。

有一天,他站在高台上,无意中看见了党氏的女儿孟任,那真是艳如桃李,美若天仙。这一眼,终生难忘;这一眼,一见钟情;这一眼,从此改变了两个人的一生。

作为男子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否则就不正常。鲁庄公更是个痴情种,竟然不顾身份,学着市井无赖子,一直跟着孟任,追到家门口,死活不放弃。

年少轻狂,若非一国之君,早就被当做色狼抓起来。

孟任一路小跑回到家,关闭大门,心中小鹿怦怦直跳,国都之内,大白天竟然有如此坏人啊!

后来才听说,原来尾随自己的,竟然是当朝国君,而且如此年轻英俊。国君怎么了?国君就可以随意尾随美貌女子?国君就可以硬闯别人家门?……国君?

鲁庄公已经完全被孟任吸引,孟任则俨然无比清高,根本不在乎什么皇亲国戚。

身为国君,示爱被拒,鲁庄公非常不甘心。就像初恋被拒一样,当头一棒,那心情,郁闷。

当然,作为国君,底蕴深厚,可以拿出许多宝贝,吸引孟任的目光。但是,这些都没用,不值一提,最后,鲁庄公抛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将来一定让孟任当正室夫人。

话说的轻松,年纪轻轻,他并不知道,要想实现这个诺言,有多么大的阻力。给金山银山容易,给个夫人名分,难!那是要与亲妈作对,与整个家族作对,与整个制度作对,与整个时代作对。

国君夫人?那就是国母,生的儿子就是嫡子,有权继承鲁国江山社稷。

这条件,太诱人。自己没有生在帝王家,如果儿子……

听到这个许诺,孟任的心,怦怦狂跳,根本无法拒绝。为什么嫁人?嫁给什么样的人?所谓‘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有时候,权势、地位、金钱,那就是人生的目标。如果能轻松得到,岂不更好?嫁入豪门,哪比得上嫁给国君?

但是,孟任强压兴奋,并没有被这个诱饵冲昏头脑。

鲁国的君夫人,哪一个不是别国的公主,身份高贵?党氏什么地位?鲁国大夫。鲁庄公什么地位?鲁国国君,王室血脉。双方门不当户不对,差距如天地沟壑,根本无法逾越。

但是,这个诱饵太诱人了,今生今世,根本不可能第二次遇到。能当上国君的嬴妾,已经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多少美女的梦想,一生都无法实现。

如今,国君竟然主动要立自己为夫人。那可是鲁国君夫人啊!这机会,主动放弃,就是暴殄天物,就是大傻瓜,就是白痴。孟任稍微思索,提出一个很简单的条件:必须跟我发誓。

有时候,弥天的许诺,也赶不上一句郑重的誓言。遗憾的是,自从不信鬼神之后,誓言,成为被许多不良之人利用的工具,破坏了许多美少女的梦想。

鲁庄公已经被自己的‘爱情’冲昏头脑,根本不顾后果的严重性,毫不犹豫,割破手臂,与孟任海枯石烂,山盟海誓一番。

这是真正的人间感人的爱情故事,史书有明确记载!就好比后来传说中的织女牛郎,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只不过男生女生的位置颠倒。

如此动人的爱情故事,原本应被传为一段佳话。

但是,鲁庄公娶了孟任后,生了公子般,却一直没立她夫人,也没有立别的美女。为什么呢?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其实,道理很简单,孟任的家族,不够资格;再者,更多人认为(比如《东周列国志》),鲁庄公的母亲文姜在背后作梗,坚决反对。

因为‘夫人’的位置,早已预定出去。齐襄公有个女儿,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文姜就希望,齐、鲁能亲上加亲,替儿子鲁庄公应了那门亲事,而且必须立为夫人。

这都什么关系?俩人是表兄妹,典型的近亲结婚,现代法律绝不允许。鲁庄公非常不满意,我要等多少年才能立夫人?但母命难违,只好顺从。否则,‘不孝’的罪名,即使是国君,他也担当不起,要受到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为此,正室夫人的位置,一直虚悬,就是为了等着娶齐襄公的女儿。

面对此情此景,孟任无可奈何,此时此刻,她才感到,自己是多么孤立无援。不是鲁庄公不想立她为夫人,实则有些方面,鲁庄公也无法对抗。

然而,她并没有歇斯底里,并没有没完没了追问那个誓言,而是让自己躁动的心,归于平静。她明白,鲁庄公对自己一往情深,特别是对儿子姬般,体贴有加;她相信,丈夫一定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结果。

文姜去世后,没有人再约束鲁庄公,他的内心,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决定。

公元前670年,齐襄公的女儿(哀姜),终于嫁入鲁国成为夫人,孟任就再也没机会了。昔日的山盟海誓,终究是镜中花水中月。

再说鲁庄公,年轻时的誓言没有实现,一直心中有愧,但是,他并没有忘记。已经无法立孟任为夫人,那就想办法,从别的方面,给予补偿。怎么补偿?很简单。

娶了哀姜,也算满足了母亲的愿望,新鲜没几天,鲁庄公对她,就不如最初那样甜言蜜语如胶似漆。

为什么?娶杀父仇人的女儿为妻,这是一个死结。如果再有个儿子,就是嫡子,就是未来的太子,有齐国在背后支持,必然继承鲁国大业,对父亲鲁桓公更是不孝。

最重要的是,鲁庄公要给孟任以补偿。这辈子已经不能立她为夫人,但是,俩人有个爱情结晶——公子般。最好的补偿,简单,就是立公子般为太子,把整个鲁国,交给他。

哀姜,一个‘哀’字,何其伤感?嫁给鲁庄公,原本就是错误。

她与鲁庄公的婚姻,就是一场政治交易,她成了最大的牺牲品。其实,古代上层的婚姻,背后都有政治阴影,但这次不同,因为,她是杀父仇人的女儿。若非长得漂亮,恐怕鲁庄公也不会几次三番跑到齐国相亲;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娶仇人的女儿为妻。

所以,结婚几年来,俩人一直没有孩子。

不是不能生,也不是生不出来,是鲁庄公根本不想要。为什么?因为,他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位置,留给儿子姬般,而且作为庶长子,也名正言顺。

哀姜貌美如花,正值妙龄,日子久了,难免空闺寂寞。

鲁庄公不敢过分亲近,有个人对哀姜早已垂涎三尺,那就是公子庆父。其实,从第一眼见到哀姜的那一刻,庆父已经心怀不轨了。

这两位,一个有情,一个有意,不知不觉中就勾搭成奸,至于详细过程,史书没有记载。他们的奸情,偷偷摸摸,老鼠一样,比文姜差远了;但文姜虽然疯狂,比起后来的巫姬,则又是地下天上,逊色太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庆父与哀姜的奸情,许多人都知道,唯独鲁庄公被蒙在鼓里。难道他畏惧齐国,故意装聋作哑?这不是一个男人的风格。

原本,两位偷情鸟可以继续悄无声息地偷情。

但是,庆父的野心,打破了这种宁静。他不仅想得到美女,更想得到整个鲁国;而哀姜不仅不阻止,反而全力支持;同时,他们还拉上弟弟叔牙,暗中为谋反做准备。

偷情,可以假装没看见;谋逆,性质就完全变了,绝对不能容忍。

当时,公子季友看出内部情况不妙。这件事,管,管不了;不管,那就相当于同谋。祸起萧墙的悲剧,随时都可能发生,将来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

公元前667年,陈国一个叫原仲的大夫死了,此人和季友私交甚笃。

秋季,季友私自去到陈国,为原仲送葬。如果这种事儿发生在普通人身上,表明友谊深厚,关系亲近。但是,发生在季友身上,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君子生于世间,躲避国内之乱,不躲避国外之难。

他私自出行,一去不回,主要目的并非送葬,而是逃难。因为,鲁国内部正暗流涌动,哀姜、叔牙,都成了庆父的死党,再加上庆父网罗的一些狐朋狗友,早晚要发生内乱;既然无法阻止,最好提前躲开。

他的离去,让鲁庄公少了一个臂膀。

鲁国内部,看似平静,暗中却‘山雨欲来风满楼’,更加动荡不安,充满了危机。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感觉自己时日无多,特意派人把季友从陈国请回,交给大权,托付后事。然而,朝堂的暗流已经形成,没有铁腕强权控制局势,想要恢复平静,谈何容易。

必须,掀起一番杀戮,消灭那些黑暗中的叛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