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春秋风云録 > 真的是逃亡吗

真的是逃亡吗

再说陈完,原本在陈国也还不错,虽然暗藏危险,但他处处小心,总能逢凶化吉。加上他‘虞舜’的血脉,别人难免也会高看他一头。

然而,公元前672年,风云突变。

由于陈宣公杵臼喜新厌旧,有了小媳妇,厌弃旧夫人;有了小儿子,更换旧太子,导致新的杀戮。

作为国君,都有残忍的一面,他竟然狠心杀死了自己原来的太子御寇。御寇没有过错,故而孔夫子在《春秋》中为他留下一笔,当然,主要是谴责陈宣公:父杀子,没人性。

陈完与太子御寇关系不一般,害怕受到牵连,带着一位叫颛孙的同党,一起逃亡齐国。但不知为何,颛孙在齐国并没有久居,很快就到鲁国谋发展,他的后代被称为颛孙氏。

逃到齐国后,陈完定居下来,改名为田完。为什么姓田,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封地在田,于是改为田氏;有的认为古代‘陈’、‘田’谐音,故而改为田氏。

总之,陈完成了田姓一支的鼻祖。现在的妫姓、姚姓(虞舜生于姚墟)、陈姓、田姓、胡姓,都源自虞舜,被称为‘妫汭五姓’。另外还有一些分支,比如孙姓(源自田书)、司马姓(源自司马穰苴)等。

在齐国,齐桓公跟他谈论天下大事,田完回答合礼得体,深受器重。齐桓公很高兴,当时竟然要任命他为卿。

这个级别相当高,即使如管仲,也没有被任命为卿。因为上卿被高氏、国氏占据,绝不容变动;剩下还有一个下卿名额,职位不低,居于各位大夫之上。

刚刚见面,还没有任何功劳,凭着一张嘴皮子,三言两语,就要被任命为卿,岂能让人信服?此时的齐国,有管仲,鲍叔牙、隰朋、宁戚、王子成父等,可谓人才济济,凭什么任命一个新来的为卿?

田完非常精明,那是在危机中长大的人,眼看众人目光不善,委婉推辞了齐桓公的好意,他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他客气地对齐桓公说:“我是逃难来的,能获得宽恕,免除罪过,没有恐惧,这是君王莫大的恩惠。我得到的已经很多了,岂敢接受高位而招来别人的指责?谨冒死相告。”

并且,他还引用了几句古诗,表达自己的心情:

高大漂亮的车子,

招呼我用的是弓。

难道我不想前去吗?

怕的是我的友朋。

古代国君聘请士人,以弓为信物,用别的则失礼。这几句,很清晰表达了田完矛盾的心情:对于那个位置,自己也很渴望,但是,刚刚到来,又怕朋友们责难。

虽然卦象吉祥,但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没有功劳,没有根基,举步维艰;加上从小谨慎警惕,他并没贪图这个诱人的爵位。

这种心态,让他避免了许多危机。

人,不能太贪,这是真理。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诱人的、魅惑的陷阱,等着别人去踩。当你有了贪念,能否克制,全凭内心;在那个花花绿绿的圈子里,沉迷其中,只能磨灭自己。

齐桓公也明白,于是没有勉强,让他当了工正(楚国称工尹)。这可是个肥缺,掌管百工营造,灰色收入非常可观,可见,齐桓公对田完多么重视。

然而,让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姜氏家族,有朝一日,将毁在田氏后代的手中。如果他能预测到两百年以后的事情,恐怕他一定会灭了田完。

前面说过,齐桓公有‘三大缺点’,其实也是三大爱好:打猎、喝酒、好色。

这三大爱好,完全就是今天的‘享乐主义’,作为男性党员,就要小心了,千万不要以为查不到自己头上。

但齐桓公不在乎,整个齐国都是他的,想怎样就怎样,谁敢查?喝起酒来,往往没有节制,不醉不归,不尽兴不停。由于当初管仲曾经说过,这三大缺点并不影响霸业,所以齐桓公并不克制,管仲也从来不阻止。

有一次,齐桓公心情高兴,临时去田完家,就算是家访吧。

国君的突然来临,让田完受宠若惊。他也知道国君的爱好,立刻摆上宴席,拿出美酒,招待齐桓公畅饮,俩人边喝边高谈阔论,兴致盎然;齐桓公酒量不小,一直到天黑,还不尽兴,没有撤退的意思。

反正国事有管仲等人操心,作为国君,齐桓公只须掌舵即可。

当时没有电灯,普通人家,照明绝对是奢侈品。如果在大街上溜达一圈,就会发现白天热闹的街市,周围一片漆黑,冷冷清清。所以说,古人非常珍惜光阴,特别是在黑暗中燃起一束光明,春宵一刻,价值千金。

齐桓公不尽兴,让点上火烛,继续饮酒。

还喝呀?国君张口,酒菜齐备,再多喝一会儿,也并非什么难事。这原本是一次上佳的巴结讨好逢迎的机会,多少人求之不得,却被田完委婉拒绝了。

用他的话说:“我只负责白天招待君主,不负责晚上招待,真对不起了。”

原话则是:“臣卜其昼,未卜其夜。”这形成了一个很著名的成语——卜昼卜夜,警醒后世男人,不要没完没了夜以继日地喝酒唱歌打麻将等,伤身体。

那是当今天下武林盟主,号令诸侯,谁敢不从?是齐国一国之君,拥有生杀大权。

田完需要多大的胆量,敢对齐桓公下‘逐客令’?

作为外来户,实际就是个处境稍好的逃难人员,是个难民。齐桓公过来喝酒,那是给足他面子,多少人想陪着一醉方休都没有机会;如今齐桓公亲自张口,想多喝一会儿,竟然被否决了,真是让人扫兴。

还好,齐桓公是个明君,不是小肚鸡肠之人,认为田完的做法,合乎‘礼制’,所以并没有挑礼。

古代‘礼制’有规定,君王夜晚不能没有节制地饮酒,否则就是违背‘仁义’。后来的楚庄王,就因为率领群臣,长夜漫饮,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绝缨会’

总体看来,田完很明礼,能坚持原则。

然而,他真的是来逃难的吗?如果齐桓公听说了那个算命先生的预言,相信他一定会重新斟酌,是否收留这个人,甚至当时就会派人把田完‘咔嚓’了。

即使如管仲这种人才,可以预料身后要发生的事情,但是,对于二百年以后的变化,他也一筹莫展。

总之,这个人来到齐国,不是逃难的,而是来发难的,不过不是现在,而是将来。他安静地潜伏下来,教育后代,为二百年以后的谋划,积蓄力量,最终吞并整个齐国。

盗窃物品的人,会受到法律制裁;盗窃国家的人,却逍遥法外,成为一方诸侯,这就是庄子所谓的‘窃钩者诛,窃国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