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春秋风云録 >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说起鲁国,必须谈一谈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同母弟,爵位上公,故而也称周公旦。

武王灭纣,辅佐他的主要人物有两位:一位是以谋略著称的姜子牙;另一位,就是周公旦。这两位,一武一文,相辅相成,为周朝七百多年天下,奠定基础。

灭纣之后,武王封弟弟周公旦于曲阜(也有记载是周成王时期封于曲阜)。他在朝辅政,由儿子伯禽前往上任,建立后来的鲁国。

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周公旦作为托孤大臣,暂时摄政。他先后平定‘三监’,东征淮夷,建立东都,制定礼乐,第七年还政于成王。

这几件功劳,任何一件,都是功高盖世,名垂千古。

据《史记》记载,为了接待天下贤士,周公旦洗一次头,多次握住未干的头发,出去接待贤士;吃饭的时候,听说贤士到来,立刻吐出口中的食物,前去接待。

成语‘握发吐哺’、‘周公吐哺’就出自这里。

然而,身居高位,难免要处于各种漩涡之中,最早的,

就是前文说的‘三监’。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三个弟弟,怀疑周公篡位,竟然联合商朝的武庚发动叛乱。

周公旦亲自率军,诛戮武庚,杀死管叔鲜,放逐蔡叔度,把霍叔处废为平民。平定‘三监’之后,周公旦封微子于商丘,建立宋国,以延续成汤祭祀。

同时,把‘殷墟’封给弟弟卫康叔,掌管‘成周八师’,以监督商朝遗民。

周武王虽然灭了商纣王,但是,并没有灭掉商朝外围势力。这次解决了商朝遗民,周公旦顺势率军东征,在姜子牙的配合下,很快铲除商朝的余孽,征服东夷五十余国。

对于姜太公,功劳太高了,实在没什么可以奖赏的。这次剿灭东夷后,周公旦以成王的名义,赐给姜子牙一个很大的征伐大权: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至于土地,没有封赏,凭姜子牙的本事,自己开拓。

这个权力太大了,不仅可以拓展土地,还有权征伐不听话的诸侯。后来齐桓公称霸,楚国不服王命,于是有‘召陵之师’,齐桓公就打着这个旗号,让楚国人无话可说。

安定东方后,在周公旦执政的第五年,他组织策划,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邑。

当年周武王看到洛邑有王气,想在那里建都,最终没有实现就病逝。后来,有九个朝代在此建都,史称‘九朝古都’,成为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

周公旦灭掉‘三监’,征服东夷后,终于腾出空闲,谋划在洛邑建立东都。理由是:这里位居天下之中,便于诸侯进贡。话说的好听,实际就是为了控制东方诸侯,监督商朝遗民。

据《史记》记载,修建洛邑之前,曾经向天祈祷,隆重占卜,卦象显示:周室将传三十代,延续七百年,这是上天所命,不可改变。

洛邑修成后,周公旦制定‘礼乐’。

其实,他早就想制定周朝的‘礼乐’,但是内心犹豫,担心天下人不服。铲除‘三监’,平定东夷,营建洛邑之后,在武力上有了绝对实力,这才敢制定‘礼乐’。

‘礼’,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由于夏商时期,君位往往传给弟弟,导致内乱不休。周公旦制定的‘礼’,明确规定,只有嫡长子有继承权。

这就明确了尊卑贵贱,儿子要尊重父亲,弟弟要尊重哥哥,庶子要尊重嫡子,当然,诸侯要尊重周天子。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样规定之后,谁敢觊觎君位,就是违背礼制,就是大逆不道,天下可群起而攻之。

‘乐’,就是和,兄弟和谐,亲戚和谐,邻居和谐,诸侯和谐,万民和谐,主要作为‘礼’的辅佐。

‘礼乐’,就是‘周礼’的根本。

我们都知道,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但是真正的儒家奠基者,其实是周公,他制定的‘礼乐’,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快要衰败的时候,孔子出现,把‘礼乐’发扬光大。

周公死后,被后世尊称为‘元圣’。

天下太平了,周成王也逐渐长大,周公旦在执政的第七年,把政权还给了成王,自己身处臣位。

从摄政,到还政,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时,有小人开始在成王面前说周公坏话。什么谋权篡位啦,什么收买民心啦,什么伺机而动啦,要多阴险有多阴险。

小人,特别是争权夺利的小人,造谣诽谤中伤污蔑,坏话说尽,坏事干尽,其危害难以估量。

这位小人是谁?史书没有记载,不过,小人说坏话,威力真很大,竟然让成王产生疑忌。周公为此感到害怕,独自逃到楚国避难,说实在的,真没有那个中原诸侯敢收留他。

当好人难,当个位高权重的好人更难!

在武王生病的时候,周公旦曾向三位先王祈祷,希望以自己一命换回武王的命,并且把祈祷的策文收藏在府库。

成王小时候生病,周公旦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河中,向神祈祷:王还年幼,没有主见,是我冒犯了神灵,一切罪责,自己承担。并且把策命秘藏于府库。

成王偶然看到了秘藏的祈祷文策,感动的泪流满面,周公,才是真正的贤臣啊!于是冰释前嫌,迎回周公。

后世许多学者,也众说纷纭,部分人认为,周公在摄政时期称王,然而,没有任何人认为他篡位。这就是人品,周

公的人品得到大家的绝对认可。

后来,在西汉末年,有个叫王莽的,打着周公的旗号,辅助幼小,礼贤下士,蒙蔽了所有人的眼睛,最终却谋权篡

位,建立王莽新政,直接导致西汉灭亡。

周公在天有灵,也只有苦笑了。唐朝白居易有半首诗说得好: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倘使当时身便死,

一生真伪有谁知?

成王为表彰周公,封他于‘少昊之墟’(今山东曲阜),赐鲁国土地‘方七百里,兵车千乘’(《史记》),鲁国从此成为大国。

想一想,晋国唐叔虞封地也不过百里。

按礼来说,公爵封地不过五百里。由于周公旦的功劳,把商朝的六族遗民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赐给鲁国,以接受周公教化,故而增加二百里土地。

另外,为了褒奖周公德行,特赐鲁国可以郊祭周文王,庙祭周公,同时可以使用‘天子的礼乐’。

这赏赐可谓光荣至极,再没有哪个诸侯国,享有如此待遇。特别是‘天子的礼乐’,一般诸候,决不允许。

春秋时期,受到耳濡目染,孔子继承了周公旦的衣钵,创立‘儒家’,把‘周礼’发扬光大,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他曾叹息: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也不知道孔圣人以前梦见过几次,就这一句话,后人编纂了《周公解梦》一书。即使我们现在认为那是伪科学,但是民间广为流传,盛行不衰,成为算命大师的宝贝。

另外,我们敬爱的***总理,在抗战时期,曾被称为周公,绝对当之无愧。***也赞扬:确有吐握之劳。

周公去世后,原本要安葬在成周,天空突然风雨大作,禾苗倒卧,大树连根拔起,国人恐惧。周成王就把他葬在周文王的旁边,表明自己不敢以周公为臣。

距离周公旦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三千年,但是,‘握发吐哺’的事迹,源远流长,让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