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春秋风云録 > ‘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

卫国的先祖,是卫康叔封,周武王的同母弟弟。

武王灭纣以后,商朝的遗民成了一个大问题。杀光是不行的,太残忍,太没有人性,违背了仁义道德,而且会激起百姓更大的仇恨和反抗,这不符合圣人的道德观。

另一种做法,就是安抚。

对于反抗政府的危险分子,最好办法就是先感化,后招安,做到仁至义尽,让他们感到皇恩浩荡。如果还迷途不知返,那就只能武力解决——杀无赦!

商朝灭亡了,本着‘灭国不绝祀’的人道主义原则,封商纣的儿子武庚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一者管理安抚商朝遗民,以示宽宏大量;再者延续商朝的祭祀,成汤的业绩不能抹杀。

当然,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随意发展。

为了防止意外,周武王把朝歌外围,划分为鄘、邶、卫三个部分,把三个弟弟分封在这里。目的很简单,就是监督商朝遗民,防止死灰复燃,史称‘三监’。

管叔鲜,原名姬鲜,周武王亲弟弟,排行老三。因原来的封地在管(今河南郑州),故称管叔鲜,后来派他驻守朝歌东部的卫地,他成为管姓一支的先祖。

蔡叔度,原名姬度,周武王亲弟弟,排行老五;因原来的封地在蔡(今河南上蔡),故称蔡叔度,派他驻守于朝歌西南的鄘地(今河南汲县),成为今天蔡姓一支的先祖。

霍叔处,原名姬处,周武王亲弟弟,排行老八。因原来的封地在霍(今山西霍州),故称霍叔处,把他封于朝歌北部的邶地(今河南汤阴附近),成为今天霍姓一支的始祖。

当初,周武王把商朝遗民迁移到朝歌的时候,为了防止发生叛乱,决心在洛邑建造王城;名义上是为了方便诸侯进贡,实际,就是监督,对于这些商朝遗民,给他们自由的同时,必须严加看管。

可惜周武王病逝较早,没有实现建立东都的愿望。

为了防止商朝遗民造反,周王室在朝歌设立八个师,约两万人的军队,史称‘殷八师’。这比保卫西都镐京(今西安一带)的‘六师’还多两个。

可见,周朝对商朝的遗民,控制非常严格。

但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谁也没想到,周朝最可靠的的‘三监’,会与武庚勾结,发动叛乱。

关键在于,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旦大权独揽,把持朝政,难免引起猜忌。

当时,‘三监’怀疑,周公旦独秉国政,要篡夺王位。甚至当时贤明的召公奭,也充满疑虑,周公旦不得不多次辩解,才得到召公体谅。

但‘三监’就不这么想了,他们不仅没有履行监督职能,却联合武庚作乱。

武庚,也称禄父,商纣王的亲儿子,据说他很聪明。

一个人如果很聪明,当然是好事,但是,聪明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野心勃勃。

这类人,目光高瞻,理想远大,往往不安分守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终的结果,或者高高在上,万民瞻仰,或者进入地狱,遗臭万年。

武庚就是个不安分的聪明人,何况身体流淌着高贵的商王朝血统,对周朝充满国仇家恨。

天下已经安定,为什么突然要发动叛乱?武庚主要是想复国,‘三监’则想趁机夺取朝政,双方一拍即合。就这样,‘三监’不仅没有起到监督作用,反而推波助澜,被轻松策反。

西周早期的一次大型叛乱,就这么发生了。对于武庚来说是复国之战,对于‘三监’来说则是叛国之逆,对于周王室,绝对不能容忍,必须剿灭。

‘三监’与武庚联合在东方发难,对于刚刚建立的周朝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不幸的是,他们太着急了,没有选好时机。

因为,有一个人还活着——姜子牙。他不仅活着,由于不吸烟不酗酒似乎也不近女色,身体素质比年轻人还壮实。

当初灭纣的时候,他已经八十多岁了,如今估计快成为百岁寿星了。或许是真的得到神仙眷顾,吃过什么灵丹妙药,这样的年纪,身体健壮的难以想象,竟然亲自带兵,帮助周公旦平叛。

姜太公什么人物?战争,对于别人很残酷,对他来说,打仗就是玩,是游戏,是快乐,是享受。

所以,周公旦、姜太公联手,东西夹击,经过三年的战争,终于平定叛乱,杀死武庚和管叔鲜,流放蔡叔度,贬斥霍叔处,又横扫东夷各国,使天下得以安定。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政权更迭,新朝建立,千变万变,但这个道理不变。

武庚被杀后,为了延续商朝祭祀,周公旦选择了商朝更加贤明的微子启,在亳地(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

这一仗打了三年,可谓耗时费力。之后,周公旦把朝歌和商朝遗民全部封给卫康叔,建立了早期的卫国,并且谆谆教导,作了《康诰》勉励他。

《康诰》的大致内容:对一般平民要宽厚;施行文王的富民政策;不要冤枉好人无辜杀戮;对掠夺财货,不孝敬父母,不和睦兄弟的,用严刑诛戮。

不仅如此,周公旦主持,正式在洛邑建立王城,也称‘成周’。

对于‘成周’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人认为是周成王所建,所以称为‘成周’;也有人认为,‘成周’代表周朝建成统一大业的丰功伟绩,众说纷纭。

当初的‘殷八师’,改为驻守成周,后世又称之‘成周八师’。一者可以监督商朝遗民;再者可以控制东方诸侯,威慑四夷;第三也可以作为镐京的前沿屏障。

由于周公旦辅佐成王长期驻守镐京,‘成周八师’的指挥权,自然就交给了卫康叔,这使卫国瞬间成为一方大诸侯,也成为保卫成周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卫康叔不错,虽然年轻,把卫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深得民心。后来被成王任命为周朝的司寇(相当于********),以表彰他的德行。

西周时期,关于卫国的史料比较少。卫康叔之后,由于长期与戎狄作战,卫国整体实力逐渐下滑。

到了卫武公时期,重修卫康叔政令,使卫国重新强大。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犬戎攻破镐京,卫武公率军前去勤王;周平王东迁的时候,卫武公全力帮助,后来与郑武公共同辅政。

不过他年纪较大,很快就退隐了。公元前719年,卫国发生‘弑君’惨剧,从此更加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