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末风华路 > 第六十二章 蓟都城的新生活(一)

第六十二章 蓟都城的新生活(一)

凤小舞的新三军骑兵师,参加完白狼山之战后,跟着公孙瓒押送一万俘虏至山海关后,留了一段时间,待俘虏们情绪稳定投入修建大业后,凤小舞率军回到蓟都,那都是从蓟都出发之后二个月的时间了。

靠近蓟都之后,凤小舞被蓟都的新变化惊呆了,这还是我认识的蓟都吗?满大街都是骑着两个轮子跑的人,天气热了,少女们穿着裙子,皮凉鞋,蹬着车轮转动带起来的风,吹动裙子下摆,白生生的腿若隐若现,成为都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有一些是骑着三个轮子跑的,后座上或者载人或者载物,在蓟都平坦的青石板路上奔驰,不比在城里的马车速度慢多少。沿路扎着彩门,相隔百米就有一个,路两边大的彩旗飞扬,一直从安定门到乾安门广场,欢迎的人群手拿小彩旗阵阵欢呼。

锣鼓喧天,鼓手们头扎红巾,鼓槌上的彩稠前后左右飞舞翻动,敲响大鼓,腰鼓队边行进,边敲响腰鼓载歌载舞,舞龙队舞着一百多米的长龙,有七条之多,巨龙上下翻飞,让人眼花缭乱。舞狮队滚着绣球,充满了节日气氛。凤小舞军队从来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比上元节还热闹,看得是目瞪口呆。别说她们,就是蓟都百姓也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这都是王璨任总指挥,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排练打造出来的。

一个月前,王璨接到北方胜利的军报,就开始琢磨这个欢迎仪式,众女都是闲不住的性子,跟着王璨一起掺和,王璨也是给她们找点事做,自从脚踏车造出来之后,众女以及侍女像是疯了一样,满紫禁城,满宫城,满蓟都城蹬的脚踏车飞快,大呼小叫招摇过市,发泄过剩的精力,引动蓟都风潮。为了让她们收收心,一人带一帮侍女负责一项活动,众女才安定下来,又兴高采烈地去干活。众女通音律,通女红,你别说每样都干得不错。

她是从安定门进的内城,出征大军回军进城从安定门进,意思是外边安定了。她不知道的事太多了,在外城永定门和西便门外各新修建的两个体育馆正在修建,后世来看很简陋,但是就是大,四面看台能容四万余人同时观看,中间地面是标准足球场地,周边是环型跑道,以后举办个大型赛事、活动什么的。

王璨在乾安门广场,为新三军凤小舞骑兵部队举办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庆祝凤舞将军得胜归来,王璨来到蓟都后的第一次出征胜利,意义重大。住进紫禁城后王璨想到:生活要有仪式感,无论哪个朝代,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孔子制礼作乐,就是为了仪式感,制定次序,秩序,让社会趋于和谐稳定。

以前王璨官吏班子草创期,军队草创,经济不发达,各处不稳定,现在经济实力强盛了,坐拥好几个州,各种军队野战军、城卫军、新军训练营加起来有一百多万了,花点钱用在仪式不心疼。以前叫穷讲究,现在不是了,以前大多是内战,不值得举行仪式。

王璨以汉丞相的名义为大军举行卸甲仪式。凤小舞将军顶盔挂甲,骑在一匹高大威武的白马上,一袭征袍披风随风飞舞,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观礼众人,不由感叹生女当如凤小舞。凤九也是感叹想再回去领兵作战,为大汉开疆拓土。凤舞身后是各少将级军官,男女各半,再之后是各级军官以及士兵,以团为单位分列,两个女兵团,2000人分列在右;三个男兵团,3000人分列在左,中间是一个辅兵团1000人在中间。辅兵团的一个马车上载有烈士骨灰,后面是几个马车上坐着伤兵。

从凤小舞进城门开始,仪式已经进行了,城卫军封闭了进城车道,出城的车道没封,礼仪军队在前面引导军队进城,乐队在前面吹奏乐曲,夹道欢迎的人群,军队家属也在欢迎的人群中,大部分士兵的家属也随军到了蓟都定居,古代交通不便,家人也想离孩子们近点,蓟都也有工厂,农田,商业,学校随军过来,算军属给报销路费,有安置房。家眷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孩子,父亲,母亲,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有欢呼的人群,有找到亲人的呼唤声,也有找不到亲人的失望叹息声,毕竟是找不到的多,出征大军没有全部返回,大军还在右北平郡和辽西郡驻扎,不过大多数人已收到亲人的平安书信,之所以过来,还是期盼亲人是不是这次跟着回来了。人群跟着队伍前进,很快涌入乾安门广场,容纳十万之众的广场很快挤的水泄不通。要不是城卫军指挥疏导,场面会更加混乱,附近交通管制,有序引导民众进入广场,基本饱和后,不再放人进入,多余的民众,留在广场外围街道的人行道上观看。

大军进入广场列队后,王璨的正式欢迎仪式也开始了,仪式第一项:三百多人的乐队在乐队指挥的指挥下奏得胜曲,王璨也没发表什么演讲,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王璨和长史鲁肃,以及上将许褚、秘书长凤小九、侍郎蔡文姬、监察长蔡邕、幽州刺史许攸、刺史府长史辛平,以及驻军部队中将级以上的军官上前,王璨为凤小舞解下征袍,敬军礼,其他诸人为少将级军官解下征袍。

仪式第二项:乐队奏欢乐曲:一群小学生,穿着新做的校服,洋溢着可爱的笑脸,手捧鲜花,奔跑向前,献给将士们,将士们忍着泪花,接过鲜花,敬军礼,为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的笑容,我们流汗、流血、牺牲,再苦再累也值得的。

仪式第三项:乐队奏安魂曲,王璨亲自牵马,鲁肃等人扶车厢两侧,把装有烈士骨灰的马车引到英雄纪念碑前,众官和众将把烈士骨灰放在台阶上面的平台上,献上花圈,花篮,小学生代表捧上鲜花放在骨灰四周,鸣礼炮,为死亡将士送行,众将摘下头盔捧着,敬礼,然后众人三鞠躬,默哀三分钟。历代帝王将相,从来没有人像王璨这样把阵亡将士放在这么高的位置,以国礼祭奠,然后驻蓟都部队,护送烈士骨灰至城外烈士陵园,安放在陵园大堂里的祭台上,三日后下葬,到时候王璨再率官员和将军们过来。

乾安门广场仪式从大军入城,人群夹道欢迎开始,到骨灰被送走前后一个时辰,整套礼仪被定为惯例,以后照此进行。凤舞带军回驻地,吃过午饭后,出征将士休假二个月,不过大多数人表示等后天举行完葬礼后,再休假回家看看亲人。

参谋部和兵部通知烈士家人,把抚恤金发下去,安抚家属,征求家人意见,是回原籍安葬,还是在蓟都安葬,家人不在蓟都的,由兵部送回原籍。幸好此战是顺风仗,以强击弱,阵亡人数极少,几十位,不过百,兵部的工作压力就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