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末风华路 > 第十二章 青州大学校训

第十二章 青州大学校训

第二天,起床,吃过早饭,王璨留下张卓、孔乙己、孟甲乙等人处理政务,凤九也留下二十人参与政务,王璨带其余人离开淄川往青州出发。

王璨与老师蔡邕,文姬带一个以前的侍女当秘书用,凤九带一个弟子也当秘书用,手执王璨发明的碳条,都负责记录传达王璨命令,形成文件。李元芳当侍卫七人共乘一辆宽大的马车,车上桌椅齐全,王璨坐在主位,蔡邕坐客位,两侧各有一张书桌,进门处有一张小型桌子,几把椅子,车后部是一个小型厨房。车外驾驶有三个座位,中间是驾驶员,两边各有一个侍卫,四匹马拉车。一个简单的移动办公室格局,房车型,来到这个时代,王璨才混上房车。

众人坐定,凤九汇报:“长安分舵弟子不够用的了,长安留守十人,其余六十多人都来了还是不够用;我已通知青州分舵的舵主带领弟子至青州待命。”王璨说道:“很好,你找一个高手带十名弟子,留仙谷是太平道根据地,东边的凤凰山为巫女派根据地,院落已准备好了,继续招收弟子及江湖好汉。”又回头对李元芳说:“元芳,你怎么看?”王璨不等元芳回答,又接着说:“这样留仙谷南边的摘星山为青州道家根据地,回头你安排人打理。”

这三家也作为青州门户之用,培养人才,培养高手,用以支撑青州防护,以备不时之需。

过了淄河,路右边有一座山,名为齐山,王璨道:“这座齐山分给儒家,上立孔子塑像,建文庙,以供儒家弟子演习儒家文化、礼仪、典籍,培养弟子所用。青州大学不再设孔子塑像、文庙,因为青州大学要融合诸子百家。各派都有根据地,不至于让人误会我们要打压、强并各派。”当年春秋战国时代,齐国也是集合众家之长而遂成霸业,青州这里是齐国故地,有这个融合诸子百家的基础。

青州城北边的黑山划给兵家,玲珑山给纵横家,南边的泰和山给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的后辈弟子,云明山给法家韩非、李斯后继者,仰天山给阴阳家,杂家进青州大学的云门山,佛家住云坨山。

一会儿的功夫,诸子百家就安排好了,马车经过一个半时辰,也就是后世的三个小时,马车接近青州古城,只见青州城南不远处,有一座风景秀丽,山涧溪水潺潺,仿佛神仙洞府的云门山,山顶有一处天然石洞,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这个季节正是夏秋季节,云雾穿门而出,如滚滚波涛,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清风徐来,衣袂飘飘。

蔡邕大师一见就相中此地,觉得在此研究研究学问,讲讲学,教教弟子,也算是神仙生活了。蔡邕也不进城市了,要求直接去大学城,大家转道一起向大学城走去。

渐渐至山脚下,往上二百余米就是一座占地颇广的府邸,山脚下也有一座新修的府邸,不如上面这座古朴典雅,不过都已经修缮完毕,很多军人在忙忙碌碌,王璨命留下一千军士,作为云门山守卫。山脚处有一面岩壁光秃秃的矗立着,王璨面对石壁一琢磨,这个地方写点什么好呢,对了每个大学都有校训,青州大学也整个校训,写个啥呢,抄北大的,还是清华的,暂时不好,换一个吧,北宋张载,张横渠的那几句就很好,于是安排凤九抬过来一张桌子,笔墨纸砚准备好,于是酝酿了一下,王璨挥笔写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书刚写成,远处天际传来阵阵雷声,出现天地异象。众人看看天际,又看看王璨写下的句子,被震撼到了,众人慌忙拜服于地,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天地之间仿佛只有王璨自己站立,良久,雷声消失,王璨说道:“众卿平身”,众人方才站起身来,王璨安排文姬找匠人把诗句刻于石壁之上,作为青州大学的校训。

王璨陪着蔡邕带领蔡府众人到山上府邸中挑选院落,安顿好家人,蔡邕和文姬等人参观学校,山庄内,院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中各处,每个院落仿佛是一个景点,看得差不多了,王璨一指山脚下学府,说道:“山下为预科班,一般学生来了先安置在预科,每三个月考核一次,大约学制一年左右;考核优异者,可以直接上山进入正式学堂,正式学堂每半年考核一次,大约学制二年。”毕业后根据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分配工作。

教学内容以语文、数学为基础学科,孔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内容,再教授实际政务课。

大学管辖之下分学院,学院设置为:文科,理工科,武科,医学科,诸子百家科,以后根据需要再增加。学院下面再分系,更详细地细分学问本领为各系。比如医科,细分为:外科、内科临床,药物,护理,传染病,公众卫生等等。

武科也可以细分步兵,骑兵,水军,炮兵等等系。

任命蔡邕为大学祭酒(也就是校长),王璨本来想自己任校长,一想到将军们喊自己校长,不由得打个冷战,还是别当校长了。

大体安排完了,一看旁边陪着参观的慧贤大师炙热的眼神,于是又说到增加佛学院,道家学院。

然后,辞别老师,凤九留下十名文化水平高点的,王璨也留下十名人员协助老师工作。王璨带领众人下山到山下预科大学食堂里吃午饭,天也不早了,太阳已偏西,过了中午。饭后,王璨带领大家到紧挨着的云坨山。

驼山自古以来就是名震青齐的旅游胜地,号称“驼岭千寻”,绵延数里,远远望去,顶上双峰对峙,“其象如驼”。慧贤大师一看此处也很好,像个佛门胜地,带领众弟子就安顿下来,再预备建立佛寺,发扬光大佛法。安排好了众僧,回青州城的人员就少了一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