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学霸玩转大明 > 第七十九章 收稻谷

第七十九章 收稻谷

刘牧带来的两只螃蟹并没有进到自己的肚子里,刚拿出来便被朱元璋要了过去。自己还算幸运,最后竟然得到了一条蟹钳。

吃完饭后,刘牧便带着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在汤山上逛了一圈,汤山上的美景让久居深宫的马皇后感觉心旷神怡。

但刘牧的心情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色带好,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紧张了。

游完汤山,朱元璋一行人便回到了刘家庄,一进庭院,便发现一堆白花花的大米,毛骧已经派了一堆侍卫守在一旁,别说人了,就算是一只鸟也没办法靠近。

刘牧竟然见到自己的学生张顺,正在院子里跟一个老者低声交谈着什么。

一见到朱元璋回到庭院,众人便齐刷刷地在地上行礼。

“都平身吧。”等众人站起身子,朱元璋扫了一眼,说道:“这杨大人竟然也来了。”

原来这位老者正是张顺的上司,户部尚书杨思义。

杨思义佝偻着身子,“回禀陛下,微臣听说刘公子在庄上搞稻田养鱼之法,心生好奇,便像来瞧瞧,未曾料到,竟然有幸在此遇到陛下。”

“巧了。”朱元璋哈哈笑道:“朕也是想来看看刘牧的稻田养鱼之法的”

太监们给朱元璋和马皇后搬出了两个椅子,这一对天底下最尊贵的夫妇就这样坐在庭院中间。

“这是几亩地产出来的稻米啊。”朱元璋盯着眼前的稻米堆,问一旁的毛骧。

“臣量了一下,应该是四亩。”毛骧既没有隐瞒,也没有多报,实实在在地就是四亩地产的粮食。

一听毛骧报出了四亩这个数字,朱元璋脸色微微变了一下,除了他自己之外,恐怕没有人能够看得到。

“开始称吧。”朱元璋一声令下,毛骧手下的侍卫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装袋,上称,记录在册一气呵成,一炷香的时间过后,眼前的稻米堆已经装在了一个个布袋里,侍卫们还快便将所有记录在册的稻米的重量都算出来了。

“有多少?”朱元璋急不可耐地问道。

何止是朱元璋,基本上每个在场的人都踮起了脚,翘首期盼着这个数字的公布。

“十五石。”毛骧读出了手上的数字,心里也为恩公刘牧捏了把汗。

四亩第产量十五石,这对于朱元璋而言,是个天大的好事,但对于刘牧而言,则显得有些悲催了。

朱元璋喜笑颜开,得意地看着刘牧,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了,朱标则是像刘牧投来了同情的目光,至于马皇后,脸上还是挂着笑容,仿佛一切事情都跟她无关。

杨思义弓着腰走到朱元璋面前,拜倒在地,贺道:“恭喜陛下啊,四亩地便产量十五石,每亩亩产就快到了四石啊,就算丰年也没法得到这样的收成啊,更别说今年还在闹虫灾,微臣以为刘公子的稻田养鱼之法确实行之有效啊。”

朱元璋现在的脸色跟猪肝没什么两样,杨思义说得话句句在理,自己又没法惩罚他。

刘牧现在的心情跟朱元璋一样,恨不得将杨思义这个老头给亲手掐死。他以前心中还存在着侥幸,朱元璋心情一好,自己再说上几句不要脸的恭维话,或许便可以从轻发落,现在好了,这条路算是彻底没有机会了。

赶紧认输吧,还等什么呢?

刘牧刚想要迈出右脚,坐在一旁一直未说话的马皇后终于张嘴了。

“刘牧弄得是稻田养鱼之法,这稻子收了,那鱼呢?”

毛骧拱手道:“回禀娘娘,鱼,臣也派人打捞了上来,就在庭院外面呢?”

朱元璋不禁皱起了眉头,凑到马皇后身边说道:“这与也能算粮食吗?”

“鱼也能吃,能吃便可作为粮食啊,陛下又没有规定,只有稻米才算粮食。”马皇后并没有因为朱元璋是皇帝,而有所让步,坚持要把鱼也算到粮食当中去。

说实在的,十五石粮食已经超出了朱元璋的预期,稻田养鱼这件事情也被证明了是切实可行的,倘若加上鱼,那超过十六石便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

“儿臣认为,稻田养鱼并没有让稻谷减产,反而有所增产,除此之外,还有鱼作为意外的收获,所以儿臣同意母后的看法。”朱标也站了出来,站在了刘牧这一侧。

刘牧被感动的稀里哗啦,能遇到有这样的皇后,这样的太子,朱元璋这一辈子真是有福气啊。

朱元璋沉思了一会儿,便让毛骧把鱼抬了进来,说道:“君无戏言,既然这地理产得,都算到最后的产出里面来。”

刘牧望着那一条条还活蹦乱跳的鱼,这是自己这么多年以来,对鱼有这样亲切的感觉。

这些鱼,竟然成了自己救命恩人,让自己免于种地的苦海之中。

“两石半。”毛骧最终报出了这个数字。

加上稻米,足足有十七石半,这已经超过了亩产四石,刘牧长舒一口气,跟朱元璋的赌注,自己竟然胜了。

胜了归胜了,刘牧也没有丝毫的得意,赶紧跪在地上,贺道:“承蒙陛下厚爱,这刘家庄的粮食才能达到亩产四石,此乃天佑我大明,天佑陛下。”

随着刘牧的贺喜,在场的诸位也跟在他后面,齐声高呼:“恭祝陛下,贺喜陛下。”

该服软还得服软啊,万一朱元璋一下子恼羞成怒,自己的脑袋还不得搬家啊。

朱元璋站起身来,哈哈笑道:“此乃吉兆,果然天佑大明啊。”

“刘牧听旨。”

刘牧跪在地上,静静地恭候朱元璋的旨意。

“稻田养鱼之法,朕已经明了,确实行之有效。明日命你到户部,将这稻田养鱼之法献给朝廷,朕推广之。”

朱元璋要推广稻田养鱼之法,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刘牧此刻却有了个更大胆的想法。

“这稻田养鱼之法确实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朱元璋一下子来了兴趣,难道这世界上还有更好的办法,那你刘牧为何不用啊。

“那你说说,有什么根本之法。”

“根本之法,在于海外,海外极西之地有亩产三十石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