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仗剑出塞行 > 第二十四章 在敌人的面前变换队形

第二十四章 在敌人的面前变换队形

突然,汉军鼓声大震,第一条战列线的重骑兵们催动战马,小步向前奔去。敌阵之中,也是胡笳号角之声此起彼伏,匈奴战士们也是各催战马,向前冲锋。汉骑兵们越跑越快,第一排的骑兵们整齐地放平长矛,纵马狂奔。每一匹战马的奔跑速度、奔跑的节奏不同,似乎眼看着那条战列线就要散乱了,刹那间,汉骑兵冲入了匈奴人的队列,呐喊声,马匹嘶鸣声,相互刺杀劈砍的声音,甚至还有高速运动着的重骑兵迎面相撞的巨大砰訇声,都混杂在一起,强烈震动着战场上每一个人的耳鼓,似乎要把每一个人的耳膜都撕裂了。

然而,这样的壮观的交锋场面却是短暂的,仅仅是一眨眼的功夫,双方的战士们都穿越了对方的战列线,战场上堆积着伤亡人马的残破躯壳。

远远地望过去,第一战列线上的汉骑兵们大约还有一半的人马,他们从中间分开,从左右两翼返回本阵,在第三条战列线的背后重新集结整队。

匈奴战士也是用同样的方法从战场上撤退,给后面的战士们留出交战的空地。不过,匈奴人却并没有在他们阵线后方重新集结,而是直接逃回了单于的中央大阵的方向。

第二条战列线的骑兵们冲锋,交战,然后分别从各自的两翼退出战场。战场上又厚厚地扑满一层伤亡人马。

汉军鼓声再响。第三条战列线上各方阵的将领们高声传令,要士兵们准备迎战。

忽然,中军的鼓声突然停止了。所有的汉兵们都感到十分惊讶,纷纷扭头向中军看过去。然后,就是军士们喝斥的声音,要大家保持队形,不许张望。

随即,鼓声再起,但却换了一种曲调,显得更加细碎、更加急促。时时还有长笛声、喇叭声应和着鼓声。中军方阵的所有大小旗帜也一齐挥舞,似乱花迷眼,煞是好看。

卢学义急忙又向王勇问道:“怎么啦?怎么啦?”

王勇疑惑地摇了摇头,说:“好像是要临阵变换队形。具体怎么变换,那可就太专业啦,我也听不懂了!”

这个方阵的将领再大声传令,要求士兵们向左调转马头,跟着自己的节奏奔跑。士兵们遵命而行。于是,调转方向以后,他们的右手侧面对着匈奴人,正面向西,缓缓地向西奔跑。卢学义既好奇,又恐惧,他骑在马上,扭头向后张望。原先是在自己右侧的方阵,现在却变成了后面的方阵,也作着同样的动作,但两个方阵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开。再后面,中军方阵静立不动,仍然保持着面对匈奴人的姿态。从卢学义的视角来看,中军方阵的后面的各个方阵则是在向东奔跑而去世。

几乎同时,第三战列线所有方阵主官一齐大喊一声,于是,中军方阵左边的各个方阵向右掉转马头,中军方阵右边的各个方阵向左掉转马头,又重新恢复了面对着匈奴人的完整战线。只不过,经过这番调动之后,每个方阵之间的距离加长了,现在的战列线几乎比刚才延长了有一倍的长度。

然后,已经完成了重新整队的前两条战列线的殘余兵马向前跨进,填补上了方阵之间的空隙。

这时候,即便卢学义也看明白了,如果现在两军交战的话,延长出来的汉兵两翼就会把对面的匈奴人包围起来的。

对面的匈奴人纷纷拨转马头,向后逃跑了。

张老将军又在中军传令,分出三分之一的骑兵追逐敌人,其余人马原地待命。

至此,汉兵左翼的危机已经化解了。

这时,张老将军身边的几员副将们纷纷交头接耳,好像在议论着什么。张老将军看了他们一眼。于是,靠着张老将军最近的一员副将,陪着笑脸说道:

“老将军,匈奴皆已破胆。如果此时全力追击,全歼这股敌人也不成问题。为何却反而仅仅派出部分兵马把他们赶出战场呢?”

张老将军环顾诸将,诸将们都用疑惑的目光望着张老将军。

于是,张老将军微微一笑,对那发问的副将说道:“依你看,这一场交锋,我军伤亡多少?”

那副将道:“卑职看来,大约伤亡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差不多,”张老将军点头道,“如果按照战前之时,大将军的计策行事,咱们全部一万名铁骑寻找匈奴人的精锐军团决战,大约只要付出三千人的代价,就足可以重创单于的精锐军团,那么,今后可保边塞数年太平。可是,宋威老儿昏庸可恶,做事糊涂,害得咱们广武军精锐铁骑反而要来替他解围,依老夫之见,今天的这一场交锋毫无意义,这一千多儿郎们的流血伤亡都是白白消耗了。如果全歼当面之敌,恐怕还要再伤亡数百名儿郎了,我不愿意这样做,所以,宁肯放跑那些匈奴人。”

“老将军爱兵如子,卑职们十分敬仰。”

“诸位!”张老将军又高声叫道:“敌人的右翼虽然已经溃退,不过,大单于的精锐军团还没有出动,也许大单于还想要孤注一掷,进攻咱们广野军的本阵,大将军那边的兵力恐怕就稍嫌单薄了。趁着儿郎们还没有疲劳,赶快收队,返回本阵,以防万一,才是最重要的啊!”

众将们顿时恍然大悟,心悦诚服地说道:“老将军深谋远虑,吾辈不及也。”

于是,诸将们鸣金收兵,带队返回右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