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仗剑出塞行 > 第二章 山谷里的恶斗

第二章 山谷里的恶斗

王勇驱马顺着那草地上践踏出来的痕迹一路奔驰,路上看到了许多格斗的迹象,傍边大树干上钉着的三、五枝长箭,地面上散落着的大片树枝,看着断口处甚是整齐,应该是长刀斩断的。再向前去,又陆陆续续地发现了七、八具尸体,横卧在蒿草丛间。王勇特意观察,发现有两具尸体身着黑衣,也都是身体强健的壮年汉子。身边的佩饰、器械与那道旁受伤的大汉都是一般的样式。王勇心里估计,这位被胡人追杀的少爷很可能是镇守某处山寨的武职世家子弟,也是被征召防秋的。这三名黑衣人一定是那位少爷的随从伴当,不知那位少爷身边现在还剩下几名随从了。

其余的五、六具尸体都是灰衣、皮帽、毡鞋的胡人。可是,山外的胡人部落臣服已久,竟然胆敢公然截杀官军将领,已经十分奇怪,兼且是在瓦桥镇外不远处,就更是令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王勇驱马经过这些尸体时,先后俯身拾起两柄长刀,小心地插在背后的腰带上,两个刀柄分别稍高于左右双肩。

还有三匹战马,站在已经死亡的主人身傍。王勇也都驱赶着这三匹战马,跟随着自己。

奔跑许久,眼看着前面的痕迹通向了一处小山谷里。王勇心中略一凝思,随即勒住缰绳,左右观望一下地形,又驱马奔上附近最高的一处小山丘上,注目向小山谷里望去。那山谷里青翠叠沓,树木稠茂,明亮的太阳光下,王勇清清楚楚地看到时不时地,有一片一片耀眼的反光透过山谷里的枝叶反射出来。王勇知道,那是太阳光照射在刀刃、盔甲之上的反光。看起来,自己来得还不算晚。

王勇驱马向小山谷里奔去,那三匹战马跟在他身后。

眼看着前面的山坳有一个拐弯,遮住了视线。王勇判断,刚才看到的那几处反光点,就在这个拐弯处之后不远。四匹战马奔跑的蹄声,料想山谷中人都已经听到了。于是,王勇猛地勒住缰绳,胯下骏马一声长嘶,顿时人立起来,两只前前蹄在空中乱蹬。身后的第一匹空马向前冲了过去。王勇挥动长刀,用了十足的力气,刀脊拍落在那匹空马的屁股上,马匹受惊,长嘶一声,奋力奔跑,转瞬就跑过了那个拐弯处。以后的两匹空马,王勇也都如法炮制,最后,王勇催动胯下的乌椎马,奔向那个拐弯处。同时,王勇用胡语大声呼喊:

“汉兵大至矣!胡儿授首,免尔一死!”

耳听得‘嗖嗖’长箭破空之声,前面那三匹马被射倒了两匹,呜咽悲鸣。王勇冲过山脚,眼前豁然开朗,电火光中,王勇望见似乎有八、九个灰色的影子,松散地一线排开,堵住了谷口。这几个灰衣胡人或骑马,或下马步行,都隐伏在大树或是岩石之后。他们早被谷口的声响惊动,第一轮的箭矢已经发射,正在忙着重新抽矢注弦。右侧五六步远处,一个高大魁梧的胡人男子,络腮胡须,衣著华丽,似乎是个首领,正从一块岩石后站起,手中的弓矢拉满,正欲放射。王勇抢占先机,手中长刀向这胡人抛去,利刃破空,早把那胡人首领的头颅劈开,那人大吼一声,向后倒去。手中的羽箭射向了天空。

王勇驱马奔近,双手掣出了负在身后的另外两柄长刀,似雪片般连连挥舞,旁边的另外两名胡人都被砍落马下,眼见得是活不成了。

“嗖嗖”长箭破空之声,四、五枝长箭从王勇的身畔飞过。王勇拨转马头,三名胡人骑兵挥舞刀枪冲到了面前。王勇双刀摆动,第一个回合,两名胡人重创落马。第三个胡人拨转马头,又向王勇冲来。王勇故技重施,掌中刀脱手掷去,刺入这胡人的心脏,大叫一声,死于马下。

王勇再抬眼观看,只见从山谷里飞也似的奔出三骑乘客,当先一人,身着淡蓝色衣衫,扬手一箭,数十步外的一名灰袍胡人被射落马下。这蓝衣人身后随着的两名乘客具都是身著黑衣,挥舞着长刀。

还有两名胡人,早已吓破了胆,拚命逃出了谷口,看不见了。

那三骑乘客奔到王勇面前,一齐勒住了缰绳。

那身著蓝衣的男子,大约有三十多岁的年纪,面目英俊,剑眉星目。他向着王勇双手抱拳,笑道:“多谢壮士相助,大恩大德何以言报!若非壮士奋勇相救,我们主仆三人怕是要死在这荒山野谷里了。”

王勇也急忙抱拳还礼,嗫嚅地答道:“些子小事,何劳挂齿!”

青年公子笑道:“救命之恩,可不是小事。嗯……在下乃是清溪寨的黄信,敢问壮士的姓名,容得在下报答大恩。”

王勇道:“我乃是这山中的一介狷民,哪里有什么名字?这匹乌椎马是阁下的吧?这便奉还,我还有事,告辞。”

说罢,王勇便跳下马来。

那少年公子也急忙跳下马来,上前抱住王勇,叫道:“恩公,我受你再生之德,岂肯如此容易放你过去?请教恩公的姓名,也好彼此相见!”

王勇见他真情,不得已,于是说道:“我乃是黄茅寨辖下的军户王勇,现在要去投军,黄公子放我去吧。”

黄信公子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那匹乌椎马,忽然一皱眉,露出了忧虑的神色,指着那马儿问道:“壮士!这马匹的主人伤势如何?”

王勇叹道:“便是这位大哥指引我前来的,他胸前的伤势极重,我看……”

说到这里,王勇摇了摇头,住口不语了。

黄信公子听了,也是神情黯然。

那两名黑衣人也早已翻身下马,分别跑到那些躺倒在地上的胡人们的尸体旁边去察看,有的胡人重伤未死,黑衣人还大声地呵斥询问着什么。随即,挥刀把那些受伤者也都砍死了。

王勇知道,这是打扫战场时的惯常手段,倒也不觉得残忍。

一名黑衣人匆匆跑到黄信的身边,说道:“少爷,这几个胡人都是那大胡子凶汉出钱雇来抢劫的,其他事情全都不知道。”

黄信点头,说道:“那胡酋自然是当场毙命了?”

黑衣人笑道:“脱手飞刀劈裂面门,哪里还有命在?这位恩公真是好本领。”说罢,黑衣人也向王勇抱拳施礼,表示感激之情。

黄信拉着王勇的手,“来,王壮士,咱们看看这胡酋是个什么模样。”

王勇不好推辞,便随着他走到那胡人尸体跟前。

被飞刀劈裂面门而死的凶汉,嘴脸狰狞,血污满地,有什么好看的呢?王勇虽然并不畏惧,但这毕竟也不是什么很赏心悦目的东西,所以,王勇略扫了一眼,浑不在意。

倒是那黄公子,仔细端详许久,好像很有兴趣的样子。

两名黑衣人也围拢在他身边。

黄信突然问道:“老李,小陈,你们看出什么名堂来了没有?”

两名黑衣人各自回答了几句,无非是猜测这人的年纪,评判一下这人的相貌,如此等等。

黄信摇了摇头,说:“你们看看,这人的身材魁梧、高大,皮肤苍白,高鼻权颊,与山外胡人们的相貌很不一样呀。”

“是啊,是啊,”两名黑衣人一齐说道。

黄信又看了看那个年纪较大的黑衣人。

这人捋着颏下的短髯,沉思着说道:“少爷,你这么一提醒,我才回过味儿来。这贼酋八成是匈奴人吧!可是,单于的大军至少还在数百里之外,怎么会有匈奴人孤身来到瓦桥镇外呢?”

“不错,这件事蹊跷得很。”黄信冷笑一声,又道,“小陈,取了这贼酋的首级,带回镇子去。”

年轻的黑衣人应诺一声,拨刀斩下那颗头颅,又从尸体上撕下一块衣裳,把首级包裹在这幅布匹里,提在手中。

黄信又向王勇笑道:“王壮士,天色不早了,咱们不如先回瓦桥镇,歇息一晚,再做计议,如何?”

王勇看看天色,果然是金乌西斜,暮色渐起。于是,他点点头,说:“便依黄公子之言。”

四个人各自上马,返回瓦桥镇。途中先后遇到那三名黑衣人的尸体,便扶上马背,一起带回镇子。黄信主仆三人悲愤哀伤,一路无语,待到四匹快马奔入瓦桥镇的城关时,大街两旁已经有人家铺户点起了星星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