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十义 > 第十五章 胡言乱语的醉汉

第十五章 胡言乱语的醉汉

天喜会结束以后,越同舟和一众锦衣卫回到北镇抚司衙门,虽说没得到赏赐,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是越同舟让了郡主一局,于是不少小旗就借着安慰越同舟的名义,怂恿让越同舟请吃酒,还专挑费钱的天恩楼。

越同舟推辞不得只好答应,兄弟们也忙活这么久了,需要去放松下。

郡主虽然赢了,当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在回府的路上跟袁宗达谎称去买点胭脂水粉就下车去了北镇抚司。

众锦衣卫正准备出门的时候,看到郡主迎面走了进来,不觉愕然,这会郡主来干嘛啊。

“喂,别输了就不服气啊,这个给你!”郡主将一袋物什扔过去。

越同舟一把稳稳的抓住,原来是个钱袋,黄绢金线绣的煞是精致,越同舟有些不解。

“簪花我收着了,这袋银瓜子赏给你,别谢我,我不缺钱!”嘴上这么说,郡主心里其实很想越同舟能表达个感谢什么的,也好让自己觉得这头筹来的心安理得。

可越同舟偏偏面无表情,将银瓜子塞进自己怀里后,想起那发簪,便准备掏出来还给郡主。

不想郡主以为越同舟收下又后悔了,便赶紧转身就走。

“给你的就是你的,别让我下次再见到你!”

郡主说完快步走出去,越同舟有些无奈,银子我为什么不收啊本来就是我的,可这簪子你还要不要了。

越同舟想喊住郡主,其他锦衣卫已经围过来了。

“哎呀,人家给你的银子不要白不要,走走走,咱喝酒去!”

越同舟只好作罢。

酒足饭饱之后一些在京城有家室的锦衣卫都纷纷告辞了,只剩几个和越同舟同样出身军府的锦衣卫继续豪饮。

大约真是喝醉了,那几个开始相互吐槽起来,抱怨诸如锦衣卫工资低京城房价太贵买不起,工作太忙讨不到老婆,故乡的老母亲还等着寄钱看病等等,越同舟也不多言语,只是将那钱袋拿出来,将银瓜子分了几堆,将最大的那一堆给了最穷的那个锦衣卫,其他人也都多少分了一些。

众人推辞,越同舟便只道等他们日后发达了再还就是,众人感激不尽,心里默默认下这个大哥,一起给越同舟敬酒。

气氛大好的时候,却听见邻桌一个着蓝色道袍喝的醉醺醺的中年男人拖着调子讥讽道:

“不知谁人如虫蠹,食人俸禄哟尤嫌苦,不知百姓无一物……”

“你骂谁是虫蠹呢!”一个锦衣卫嚯的站起来,借着醉意冲上去就准备揍人,其他人也跟过去准备修理这个不知趣的陌生人。

越同舟赶紧挡在前面圆场:“今日喝酒只图痛快,给我个面子,何必为旁人一句话就扫兴。”

其他人听完只好压着火气回到座位上,不料那醉汉居然又开始念叨:“这世道啊,谁手里拿着刀谁手里掌着权谁就是爷,几位爷呐,你们不是锦衣卫嘛,啊,这怎么也混成这样呢,你们怎么不去抢呢哈哈!”

那醉汉明显是喝多了,几个刚坐下的人又准备去开打,越同舟不想生事,赶紧打个哈哈让几个锦衣卫先回家,自己会会这个醉汉,众人毕竟受了越同舟的恩情便摇摇晃晃的拱手道别。

待几个兄弟都走后,越同舟拎了一壶酒端了一叠小菜往那醉汉桌上一放,自己满上一杯坐在醉汉对面兀自闷了下去,重重的把杯子往桌上一放便瞪着醉汉问道:“敢问阁下何人,不知在下是否曾得罪于您,为何刚才要那般作为?”

“得罪?我都不认识你,你怎么得罪我,我是这的掌柜,小姓韩,单名一个光字,怎么这位爷您是要拘捕我还是怎么地?”醉汉盯着越同舟似笑非笑道,继续喝着自己的小酒。

原来这人叫韩光,天恩楼的掌柜,这名字听着怎么这么熟悉,“敢问前都察院左都御史韩进韩大人您认识么?”

越同舟忽然想起来,自己曾经查过一些档案,前都察院左都御史韩进貌似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韩启一个叫韩光,韩进病逝以后,两个儿子都不曾进入刑司或者言官系统,韩启做了国子监的教谕,韩光开了个酒楼,却不想原来这天恩楼就是韩光的家当。

坊间皆言韩光是个浪荡子,明明考取了功名,不图仕进开酒肆也就算了,还整天编些淫词艳曲跟一帮歌姬混在一起,几乎被当成了京城官二代负面形象的典型案例。

“那是家父,京城里人人皆知左都御史韩大人小儿最不务正业,专好饮酒唱曲,怎么兄台也想借家父之名来羞辱我么?”韩光晃荡了一下酒杯大笑道。

“非也,在下见韩掌柜是个豪爽人,恰好在下也会唱几句小曲,不如一起乐呵乐呵,来,喝酒!”越同舟打量着韩光,给其倒上一杯酒。

十二年前山荷沟全村被屠后,越照花带着越照林进京告御状无门,奇冤不伸,那旧案卷上明明白白的记载,当时三司会审,都察院左都御史韩进亦是主审之一,他昧着良心在调查书上也是签了字的,这个仇越同舟一直记在心里,如今和仇人的儿子相见,越同舟愈发想了解更多当时的情况。

听越同舟说他也会唱曲,韩光顿时来了兴趣,随便问了几个曲目,越同舟基本都不会,当时九叔公办的“寿喜班”毕竟是个土戏班,京城的这些戏他哪里会唱,便只道那些自己熟悉的,韩光竟也是闻所未闻。

借着切磋的名义,越同舟清唱了几句,童子功俱在,颇得韩光欣赏,说话口气便也亲近起来,聊得愈发深入起来。

这韩光是个愤青脾气,说着便不觉又开始讽刺起现实,越同舟引导着话题,不知不觉韩光就说到了父亲的旧事,句句都是替父亲打抱不平,从韩光嘴里说出来的,韩进当年是个正直的人,不畏权贵,作为言官的领袖很是受永乐皇帝器重。

“那令尊就没有曲意办过什么案子么?”越同舟抿了一口酒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有”韩进放下酒杯,脸上的神色蓦然变得峻厉起来,仿佛是戳到了什么痛处,“身处朝中总有不得已的时候,那是家父的心结,死前依然耿耿于怀!”

越同舟待要再问,一个厚实的声音传来打断了谈话。

“这位朋友,不好意思,我弟弟喝多了就喜欢胡言乱语,您且先回,我送他歇去。”

想必这就是韩启了,越同舟只好起身拱了拱手,目送韩启带着醉的一塌糊涂的韩光离开。

一句不得已就可以开脱么,山荷沟那三百条性命就这样平白冤死么?越同舟紧紧握住手中的酒杯,眼中尽是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