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史海拾趣 > 第二十一章 水工间谍

第二十一章 水工间谍

这一年秦国和韩国之间的交往频繁而热烈,交战了好几次,两国的边界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喊杀声。毫无悬念的,每次交战都是韩国输。

秦王政和吕不韦均龙马精神地认为,只要秦国集中优势兵力一鼓作气就能灭了韩国。可惜一件事情的发生致使整个秦国都泄了气。这件事情便是秦国的关中地区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旱灾,饿殍千里,惨不忍睹,极大地影响了秦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如果此时再出兵只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所以秦国对韩国只能暂时按兵不动。

这段时间里,秦王政和吕不韦还有李斯讨论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解决关中地区的旱灾问题。李斯提出关中地区如果能有一条渠那么所有的难事都会水到渠成地解决掉。渠是没问题的,问题就是谁能修好这么一条渠,工程量之大还真不是一般人所能解决的。

这时候,他们想到了一个人,准确地说这个人还是个取了国家名字的外国人,他就是韩国的郑国。郑国原本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后来被韩国给灭掉了。现在单说郑国这个人。郑国是韩国的水利官员,早年间因治理荥泽水患,整修鸿沟之渠而天下闻名。

秦王政主张高薪聘请郑国过来帮秦国修渠。吕不韦认为这样行不通,因为郑国是一个十分热爱祖国不怎么爱金钱的人,这从他的名字就能看得出,要他帮敌国秦国做事岂不是要他当韩奸,就算奸了他他也不会肯的。

李斯提出异议,他认为郑国的名字是郑国的父母取的,郑国本人未必就热爱祖国多过热爱金钱。退一万步来说,就算郑国热爱祖国难道还能爱得多过家人吗?大可以派一帮亡命之徒过去把他的家人绑架到秦国来,到时候还怕他不肯来秦国效命吗?

吕不韦说:“一不做二不休,如果这样都不肯来那就杀了他全家再放火烧掉他的祠堂来个玉石俱焚。”

秦王政更狠,他说得不到郑国就出兵攻打韩国,打到他来为止,让韩国所有死去的百姓都把怒火往郑国的身上烧,谅他在韩国也无法立足。

就在秦王政等人忙前忙后殚精竭虑地要把水利专家郑国请过来时郑国却突然间不请自来了,还说要无条件地帮秦国修渠,致使秦王政等人目瞪口呆地瞪着郑国,简直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人是真的郑国。难道是他们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所以上天特地派个狐狸精变成郑国来安慰安慰他们的吗?为了验明正身,郑国只得光着身子让他们检验,结果显示,这是个如假包换的郑国。

郑国乞求秦王政等人一定要让他帮助秦国修一条水渠,他可是不远万里不辞辛苦特地跑来帮助秦国的,可千万不能辜负他的这片苦心哦。如果秦王政等人不同意他来修这条渠的话他就横尸咸阳宫死了这条老命。说完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夺过吕不韦手中的剑横在他自己的脖子面前,以表明他要誓死效忠大秦帝国。

秦王政赶紧抢了郑国的剑并很诚恳地对他说:“你不必这样要生要死地发誓了,你肯帮我们秦国做事我们都要开心死了。就是要死也是我们比你先死,所以你就不用担心寡人不会用你,不用白不用反正也白用。现在我们就正式任命你为只要饭不要钱的修渠总指挥。”

郑国感激涕零,连忙叩头谢恩。他做梦也想不到他的人生还能发光发热。之前在韩国他参加了一场韩王举行的文武百官会议,主要讨论怎么抵挡秦国以达到保家卫国的目的。正是这场莫名其妙的会议导致他莫名其妙地来到了秦国。

韩国文武百官们慷慨激昂地发言,整个朝堂比菜市场的饭堂还要热闹。身披铠甲的武将们主张要积极地操练兵马,如果秦国胆敢来犯就操死他们,兵马强国家才能强,当然军饷也要加强。

韩国的丞相觉得操练兵马还是远远不够的花钱还是个无底洞,况且他们再怎么操也操不过秦国的兵马,要不然就不会老吃败仗了。武将们不服,纷纷表示他们当场就能把丞相操死。丞相歇斯底里地竖着中指叫他们有种就来操啊。弄得韩王气急败坏地劝他们不要同室操戈,否则整个国家都要被秦国操掉,还是等丞相说完再操也不迟。

丞相接着说出了他的主意,他要求全部的百姓都要动起来在韩国境内都要挖上陷阱,秦军一来就掉进陷阱里,这样陷害秦军不是比操秦军更爽吗?

然而,大家都认为丞相的计策行不通,如果全国到处都是陷阱,那人们怎么出行,感觉就是自己给自己挖陷阱。所以大家都建议应该先给丞相挖一个陷阱看看他掉进去会有什么反应,反正武将们的反应一定很高兴。搞得丞相怒火中烧,差点烧破了相,还闹着要辞职,反正谁做丞相谁倒霉。

韩王见文武百官们吵得面红耳赤的只能放下他自己的脸面去求他们不要吵了,大敌当前大家更应该团结一致。然而,正吵得过瘾的官员们哪里肯善罢甘休,看那架势肯定要不眠不休地吵下去。韩王只能宣布退朝,让大伙儿回家休息休息。

“等一下,我有话要说”。说话的人就是唯一一个一直都没有吵架也没有说话的郑国。这样一来,那些热衷于吵架的人反而不吵了,整个朝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大家都众目一致地看着他,都觉得他是一个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能震惊全场的人,所以所有的人都很期待他接下来的讲话,有些人还掏出了笔记本绷紧全身的神经来洗耳恭听。韩王也很想听听他的高见。

他终于说话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大声地说:“我们韩国要修一条渠。”大伙儿果然都被震惊了,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种与战争没有一点关系的话。接下来的几秒钟里整个朝堂还是鸦雀无声,因为所有的人都被他累得外焦里嫩,要恢复正常是需要点时间的。

郑国见大家不说话他就继续说:“我们韩国的旱灾也比较严重,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多修一条渠,让老百姓衣食无忧,这样才能增强国力,也能增强和秦国打仗的抵抗力。”

其余的大臣们再也忍受不了了,争先恐后地上前殴打郑国,还骂郑国整天不务正业就想着修渠,这一次非要好好修理他不可。有的大臣骂郑国纯粹是来捣乱的,大家在这边热火朝天地聊战火他偏要聊水渠。还有的大臣骂郑国眼里只有郑国没有韩国,对韩国灭掉郑国这个事情怀恨在心。更多的大臣骂郑国不会算数,修一条渠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这不是要拖垮韩国吗?

韩王听了这话灵机一动,赶紧叫大家停止对郑国的动手,他对大家说:“既然郑国那么喜欢修渠还不如派他去给秦国修渠,这样不就可以让秦国的老百姓疲于修渠了吗?整个秦国都疲惫了哪里还有力气攻打我们韩国呢?”

因为是韩王出的主意,所以所有的韩国人都没有意见,还赞美韩王高瞻远瞩。得意洋洋的韩王命令被打得鼻青脸肿的郑国马上滚去搞垮秦国,搞不垮就别回韩国。

倒是其他国家的使臣认为韩王的这个主意是用屁股想出来的。帮秦国修渠只能疲劳秦国一时,等修好以后秦国的势力就会强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到时候消灭六国就势在必行了。

李斯问郑国修一条渠需要动用多少人马?

郑国为了完成韩王交给他的疲秦计只能报大数,他说:“五十万吧。”秦王政等人听了都不出声,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就这样呆呆地看着郑国。郑国以为他报上的数把他们都吓呆了,弄不好他连渠都没得修赶紧改口说:“那这样吧,三十万也行。”但是他们还是不出声,似乎还是觉得为难。郑国又说:“那就二十万吧,不能再少了,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啊,你们的眼光不至于鼠目寸光吧。”

哪知秦王政对郑国说:“怎么你算的数比我们的少那么多啊,这点人怎么能完成得了这么大的工程量啊,我们原本预计最少都要投入七十万人呢。”

这一回轮到郑国目瞪口呆了,他没有想到秦国人居然这么够意思,让他的才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绝对不是韩国的那种境界所能比拟的。

因此他发誓哪怕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要帮秦国修好这条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三百余里的水渠。灌溉面积达到四万顷,足够养活几十万人。

工作中的郑国好兴奋哦,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虽然他也会经历低潮期但那毕竟是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