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梁传 > 孙礼回归柴桑城 虎贲军深夜袭营

孙礼回归柴桑城 虎贲军深夜袭营

天刚亮孙礼的枣红马便出现在了柴桑城的东门口,守城的士兵都是虎贲军的精锐哪里会不认得孙礼?赶忙打开城门迎孙礼入城。

孙礼翻身下马没走两步问讯敢来的孙文便远远的出现在了大街的另一头。父子二人看到对方都加快了脚步,孙礼急于了解城外的情况,而孙文总算是有了主心骨。

父子二人碰面后也没有过多的交流,孙文赶紧给孙礼介绍起城外的情况来:“父帅,吴军到达我柴桑已有一日,尚未发动任何进攻,据我观察吴军的攻城器械尚未赶到。从昨日傍晚时分到现在吴军一直在扎营。”

孙礼听到孙文的汇报不由得暗暗心惊,如果吴军扎营扎了一夜那人数起码在十五万以上,这可要比孙文的报告中说的要紧急许多。柴桑作为江东六郡中地位最为关键的军事重镇是除了建业外常备军最多的一个郡,可是即便如此虎贲军全军上下加起来也不过四万余人,看吴军此刻的声势起码人数是自己的四倍以上,如果再算上后续运送器械的工程兵人马起码要达到二十万。再加上粮草运送等一系列后勤保障如果此次动用的民夫起码要百万人,孙礼万没想到吴国居然会搞出这么大动静。这怕是动用了吴国整个荆州的主力。

“你可知道对面统帅是谁?”

孙文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回父帅,对面一直在扎营也没有露头,你没回来我也不敢擅自试探,所以......”

孙礼点了点头,倒也没有责怪孙文的意思,孙文虽然从小便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却从没有单独领兵作战的经验,一旦处理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整个柴桑陷入危机。暂时按兵不动等自己回来虽然算不得上策,但至少是比较保险的。

孙礼也不再多说,领着孙文急匆匆的来到了城楼之上。眼前的景象着实是壮观对面的吴军士兵依旧在忙碌着,看得出来因为数目庞大吴军的士兵在轮流的工作,柴桑城外的地势颇为狭窄,吴军漫山遍野的营帐连起来就像一条盘踞的长龙。黑压压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还不算不远处江上在大船里休息的士兵,孙礼看到这样的情况心中大概有了一个估计,吴军怕是把荆州连带梓潼永安一带的主力都拉了过来。

孙礼沉吟了许久拍了拍孙文的肩膀:“你去给我挑一百个身手好的兄弟,再挑一百匹快马,今夜我要探一探吴军的虚实。”

孙文本想劝阻孙礼,却被孙礼抬手打断,孙文自知拗不过父亲,只得走下城关着手准备。

其实孙礼是有自己的考虑的,其一便是要看一看吴军扎这么多营寨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确实早有准备;其二是孙礼和吴军常年打交道他想看一看对面统帅究竟是谁,以便作出对应策略;其三便是孙礼也看出吴军准备不充分多半是知道自己不在柴桑,自己去露个面让吴军对自己的情报产生质疑。

眼看着天近黄昏,吴军终于扎好了营寨,孙礼攥了攥拳头等待着夜色的降临。

夜渐渐的黑了起来,吴军的营帐中亮起了灯火,无数支火把把夜空照的亮如白昼。那漫山遍野的营帐也化作了一条火龙似乎要吞噬掉周围的一切。

孙礼没有做什么战前动员,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很多事情只需要一个眼神。孙礼带着一百名精骑借着夜色顺小路杀出了柴桑。

孙礼让士兵在马尾巴上帮上了树枝,那些马跑过得地方掀起了满天的烟尘。就算是在这样昏暗的夜里也让人不得不注意起来。

吴军的阵营中掀起了一阵骚乱,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般,一个接着一个营帐的士兵披着头发,扛着枪,穿着还没有扎好腰带的铠甲冲了出来。

孙礼并不恋战,只是催促手下加快速度,就像是一只海鸥极速的划过海面一般迅速的奔跑着。

孙礼看得出来这一次吴军可不是虚张声势,那营帐中冲出来的士兵虽然形形色色却真真有小二十万人。就在孙礼心惊的时候吴军营帐中杀出一员老将,那老将带着二十余骑飞快的冲向了孙礼。

那老将眼看着要近前,抬手就是一刀。那宽厚的关刀轮起来就像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径直的奔着孙礼的后背砍去。

孙礼到底是征战多年的老将,来不及调转马头,在马上身子一扭长枪直奔那老将的喉颈处。那老将显然也没想到孙礼竟能做出如此动作赶紧侧身去躲,这一躲两人的攻势就都落了空。

孙礼不愿恋战赶紧拍马离去,眼见得那老将追不上了,孙礼回头喊了一句:“宋濂,你可还记得当日我在长沙说的话?这一次我孙礼定要取你首级。”

由于吴军准备不足再加上舟车劳顿,孙礼顺利的逃脱了吴军的追击。在回柴桑的路上孙礼心中难以平静。

一是忌惮吴军的数量,上一次吴军动用如此大的声势还是在梁军偷袭攻下建业的时候。这一战吴国看来是不会善罢甘休。第二便是这宋濂让孙礼颇为头疼。宋濂在吴军统帅是谁根本就不重要了。孙礼南征北战多年鲜有败绩,要说让孙礼最难忘的那一定是三年前长沙一战,当时长沙的统帅便是这宋濂。

孙礼和吴军打了多少年的交道,上至吴军的大将军,下至个城郡太守就没有孙礼没有碰过的对手。在孙礼心中吴军最难对付的就是这老将宋濂。不过好在宋濂的性格在整个社会风气糜烂的吴国很难吃得开要不然麻烦就大了。

孙礼回到城中孙文赶紧过来帮父亲褪去盔甲,孙礼拍着孙文的肩膀说到:“我回来的急,尚且不知道京城之中圣上做了什么样的安排,你现在拿我手书回京中找郭淮先生。请先生的养子灵鹫出马去一趟沈家,就近为我军筹措粮草,此事无必要你与灵鹫同去。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孙文领命拿到孙礼的手书后便连夜离开了柴桑,孙礼坐在城墙边上看着孙文夜色中离去的背影心中有些不舍。让孙文去筹措粮饷只是一方面,他也怕自己守不住柴桑,万一柴桑有什么变故至少得给他老孙家留一个后人。谁知道这一面是不是父子二人的最后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