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武侠小说 > 这个小偷不太冷 > 第二十九章 贿赂

第二十九章 贿赂

当第二天早上三叔一行人临走的时候,才发现少了洋人小女孩儿,他们把后院儿里里外外大概能藏人的地方都找了一个遍,结果当然是没找到,这可让他们为难了,这样一个小女孩儿能跑到哪里去呢,而有人给出的解释是被昨天晚上的野狗给叼去了,那些野狗连一个大人都能叼走,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想想也是,这无异于是最好的解释,昨天晚上的那些野狗可是他们亲眼所见的,并且还就在捆绑洋人的后院儿,这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肯定是被那些野狗给叼走了,得知这个消息,三叔的脸色显然有些不太好看,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似乎也相信这一解释。

当然了,此时此刻小女孩儿就在杨三的房里,但是没人进去搜查,甚至都没有人向杨三询问此事,还是杨三主动询问他们出了什么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是这些人本来就没有把小女孩儿放在心上,带在身边不知道有多麻烦,被野狗给叼走了正合他们的心意,所以他们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便给这事儿说没了,与这件事相比,他们更担心杨三会不会把昨天晚上看到的事情给说出去。

所以他们派代表杨文狗,外号文狗儿,也就是杨三的本家叔叔去对杨三谈话:“小三子,家里面挺好的,老太太身子骨儿挺好的,你娘挺好的,这些银子你都收好,回去啊给老太太和你娘买些好吃的,可别舍不得,今时可不同往日啊。”

杨三一看这个就有些摸不着头脑,这钱三叔不是都给过了么,怎么七叔又给一遍呢,虽然仅仅是几两碎银子,但是杨三能感觉的到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问题,所以他赶忙推辞说:“七叔,这钱我已经拿了不少了,这些您还是留着喝酒吧。”

谁知道这文狗儿根本没有听进去,他把手中的碎银子全都塞进了杨三的怀里,一边塞还一边说:“哎,七叔喝酒的钱有的是,不在乎这一点儿,只是你不要嫌少才是,都是本家宗亲,干嘛那么客气。”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杨三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有收下了,然而当他收下之后,文狗儿突然问道:“昨天晚上的事你都看到了吧。”

听到这话,杨三的脑子就是翁的一声,原来文狗儿是为了这事儿来的,说实话昨天晚上他们在大厅干的那些事儿杨三都看到了,只不过这事儿该如何说呢,并且还没怎样呢,杨三已经臊的满脸通红了,不过他还是强忍着回答道:“昨天晚上我睡的早,不知道七叔你说的是什么事儿啊,喝了酒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文狗儿一听这话,这心里很是满意,心想这小三子挺会做人呐,懂得这人情世故,这样一来到省了他不少事儿,只见文狗儿笑着说:“小三子看你吓的,难道七叔我还会吃了你不成,你不要害怕,昨天晚上的事那是人之常情,男人嘛,等你再过几年你就明白了,只不过这些事就不要回杨家堡说了,不然以你七婶儿的脾气估计得闹上天去,所以还是让她消停吧。”

这人情世故杨三最是了解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早就死死的印在心里面了,不然他也不能活着走出杨家堡,所以杨三说道:“七叔你就放心吧,小三子什么都明白,我娘告诉过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文狗儿一听这话,那是满脸的笑容,拍着杨三的肩膀说道:“好男儿,好男儿,不愧是虎哥的儿子,我的好侄子,我信得过,信得过。”说完便拉着杨三去三叔哪儿了,他们马上就要走了,杨三怎么也得给大伙儿来个道别。

昨天晚上干完坏事儿之后,这些人还真想了不少,说实话,他们倒不是怕杨三向三叔打报告,即使他打报告也什么关系,顶多被三叔骂两句,再说了他也没这个机会,不过杨三可是有机会回家里面去说啊,这要是让他回杨家堡这么一说,那他们可就连最后的一点面子都保不住喽。

他们出走了这些年,已经很对不住家里人了,可不能再让家里人蒙羞了,所以他们这些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派文狗儿来探一探杨三的口风,所以才有了刚才的一段对话,杨三的表现也确实不错,这些人也都放心了。

现在杨虎是三叔一伙人里面一位不小的头领,手底下有上百条枪呢。看父敬子,所以这个面子是一定要给的,别看这些人都是一些大老粗,但是他们对杨三说话总是客客气气的,并且讲话时还有意的把声音压低了两个分贝,这就叫做人情世故,他们卖人情给杨虎,杨虎将来多少是要还的,也许他们现在的做法是在还杨虎的人情也不一定呢,昨天晚上若是换做旁人,估计少不了一顿打骂。

三叔一伙人抢劫这些洋人本来也是凑巧发生的事,根本不是什么蓄谋已久的阴谋报复,所以弄丢一个小女孩儿,对于这些人来说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带在身边还显得累赘呢,还是给野狗叼走了简单些。这些人外出公干回来的时候,恰巧遇到一辆精致的洋马车,本来也相安无事,但是那位洋车夫见到这些人,以为是遇到了土匪,那是抽马快跑,并且还亮出了枪。这些人本来就有些匪气,见到这种情况也是气得够呛,想这些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也太嚣张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当真做了一回土匪,就这样他们才抢回了这些洋人,那位洋车夫当场就被打死了,连带着马车一把火给烧了个干净。

其实三叔的本意是把这些洋人全都给弄死,然后一把火给烧掉一了百了,然而那位机灵的洋男人确实有够机灵的,再加上他的汉语又说的很溜,很快他就说服了三叔绕他们一条命,而是等着用他们的命来换取赎金,一大笔足以让他们动心的赎金,谁会跟钱过不去呢,何况此时他们正是用钱之际。

找到最后也还是没有找到小洋女孩儿,所以他们只好带着两个洋女人走了,三叔再一次想让杨三跟着一起走,杨三果断的拒绝了,理由是家里还有祖母需要人照料,他只是让这些人给父亲杨虎捎话,让他有机会回杨家堡看看祖母。

当然了,这些人还不知道,杨三的祖母离世已经有些日子了,这些人自离家之后还都没有回过家呢,自然不知道杨家堡发生的一些事情,所以杨三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杨三会骗他们。就这样杨三在有惊无险中救下了洋人小姑娘,也正是因为杨三救下了洋人小姑娘才有了今后那一段传奇的故事,杨三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暂时结束了独行侠的日子。

昨晚那匹忠心救主的大洋马果然还是死掉了,就像钱老头儿说的那样它没能活过今天早上,只是不知道它临死前有没有再看到初升的太阳。三叔对大洋马的死倒是没表现出啥,与之相比他更在意是谁给那两个女洋人穿的汉人的衣服,因为今天早上吴掌柜的向他抱怨来着。起初三叔还以为是吴掌柜发善心,昨天晚上在去拿被子的时候,拿了两套女人衣服,这倒是一件好事,而吴掌柜则认为,是三叔的这帮人偷拿了衣服给这些洋人穿上的,一定要三叔给一个说法,这几件衣服不值钱,但是这些人半夜溜进内宅,这可让吴掌柜心有余悸。

三叔心里也很是纳闷儿,这些大老粗什么时候有了这种心思,不过三叔见他们各怀心事便没有发问,他不用想也知道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昨天晚上这些人在大厅干的那些事儿,可是没有逃过吴掌柜的耳朵,若不是没有那个胆子,他也想去尝尝洋人的味道,这个好色之心是每个男人都会有的,吴掌柜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不能为了一夜潇洒,而放弃了这么大的家业。

那些衣服倒是没什么好可惜的,只是吴掌柜还要花些时间去跟女儿解释一下,女儿的脾气他是最了解的,她这口气肯定是很难咽下去,虽然她表面上对所有事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是内心之中肯定是崩溃的,说实话,他觉得自己亏欠女儿的实在是太多了,当女儿降世的时候,他就欠下了这一辈子。

不管怎样说这些人都没有怀疑到杨三的头上,谁能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去偷衣服给洋女人穿上呢,先不说他有没有这个胆子,他能想到这些么,吴掌柜这里也有两个十几岁的小伙计,整天除了睡觉就是偷懒混日子,让他们去做件事情那是比登天都难,不过都是亲戚家的侄子,要不然吴掌柜早就给他们轰走了,哪能留这些人。

因为看在眼里的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所以吴掌柜就以偏概全,认为杨三也是这样的一个德行,因为他实在是看不出杨三有什么特别之处,待人接物很客气这倒是真的,不过这算什么呢,出门在外的这也很正常。

三叔走的时候给杨三留下了一笔钱,加起来大概有三百多两银子。那可是三百多两雪花银,是杨三无论如何都不曾见过的巨款,杨三第一次经手这么多钱,他拿在手里不只是感觉到沉甸甸的,而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激动。他拿着这些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兴奋,感觉自己不是以前的自己了,感觉自己更加成熟了,像是一个大人了。

当然这些钱不全是给他杨三的,只是三叔代表大伙儿送了杨三五十两银子,而其余大部分是这些人让杨三带给自己家里人的,大概每个人都拿了二十两左右,这些人自从出来以后就没有再回过家,也没有再与家里通过消息,没有尽到做儿子、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所以他们想让杨三给家里捎些钱回去,并且每个人都还让杨三捎带着一封信,虽然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但是,落到纸上的字却没有多少。

他们这些人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能回,回家只会给家人带来更多的麻烦,官府他们倒不是很害怕,大不了一走了之,谁能抓的住他们,可是那族规族法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承受不起的,他们出来了,也就权当他们死在外面了,家人基本上不会受到什么牵连,但是如果他们再有脸回去的话,一家人都会跟着受苦。

当时各地的义和团的名声很大,也不干欺压百姓的事儿,但是清政府就是把它沦为土匪一类。清政府高兴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安抚,因为当时的义和团势力并不像太平军那样反政府,但清政府不高兴的时候,就会把屠刀伸向他们的脖子,拿了他们的人头去向洋人主子请功。到后来义和团的人也很苦闷,搞不清自己到底算是干嘛的,是要反帝反清廷呢,还是要扶持清廷反帝呢,因为没有统一的意见和纲领,各自为战,各成一家。最后就像它快速兴起一样也快速的消失了,在历史上留下那惊鸿一瞥。

话说这些人就放心把这么多钱交给杨三,不怕杨虎家的小三子贪了他们的钱。其实道理很简单,这里面根本不存在信任与不信任,这些人只是图一个心里安慰,不管杨三把这钱有没有送到他们家人的手里,这些人心里多少还是会好受些,他们会想着自己到底是为家里做了些什么,这会减少他们内心的愧疚感,再说了那时候的人对信义看的很重,他们不相信杨三会失信于他们。